在教育部修订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之前,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伴随着转专业而来的则是转班级、转宿舍、转同学、转学风、转兴趣……诸多变化背后,一些不适应的“症状”也开始显现。如何看待并尽力消除这些“后遗症”?大学管理应该如何着力?学生又如何适应?这些都是校方和师生无法回避的现实。
专业不是你想转就转的!选择之前,你有必要知道这些——
学业困惑
1、从“尖子生”到“差生”的心理落差
这些天,就读江苏某大学
一年前,侯伟申请从
主要症状:转专业前学习成绩优秀,甚至是班级“尖子生”,转专业之后,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对学业产生厌恶,出现不及格现象。
解惑之道:专业选择不但要重视个人兴趣取向,还要与个人特长、特点相匹配。尤其在面临专业性质跨度非常大的转专业选择时,一定要冷静思考,慎重选择。
对学生来说,转专业意味着面临各种改变,比如专业课程的重新适应,教学规律的改变,甚至是
人际困惑
2、总觉得自己是“外人”
对于一年前转入
“我总觉得现在的自己一直游离在班级之外。”小王无奈地解释说,“原来的圈子越来越远,现在的班级又没有归属感。总感觉我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有时甚至连宿舍都不想回。”
主要症状:转专业后,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心理压力较大。调查发现,超过20%的转专业学生像小王一样,在新的圈子里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解惑之道:“大学里的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是一道双选题。”
未来困惑
3、转身之后带来的“新迷茫”
转专业大军中不乏“转来又转回”者。四川某高校
纠结之下,他再次转回到
主要症状:盲目跟风,判断轻率。转专业前缺乏对自身、学校、新旧专业的细致了解。转专业后,对课程学习、专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迷茫、彷徨、无方向,甚至频繁转专业。
解惑之道:“总的来说,大学转专业主要出于以下几种诉求,即‘有意向叛变型’‘外界说服型’‘兴趣至上型’和‘就业瞻望型’。”扬大教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陟遥长期关注高校转专业现象,“其实转专业并不可怕,只要准确定位,主动融入,科学调适,就可以顺利渡过‘窗口期’。”
特别提醒:大
全国各省市2016高考交流QQ群号:
江苏:427569031 上海:420385510 浙江:428396016 广东:248017551 河北:344707506
福建:151161899 安徽:123052735 河南:428777189 山东:121908445 四川:125754301
湖北:428487411 湖南:343855494 陕西:101078162 山西:344066914 江西:413917298
北京:413492564 广西:452431886 甘肃:452437304 重庆:463336024 吉林:160112699
云南:485679348 贵州:180594366 新疆:178918409 天津:511596052 黑龙江:467658668
辽宁:102030733 宁夏:201679097 内蒙古:478424027
推荐阅读:
关注微信及APP,小编每天推送最新高考资讯、政策和大学信息、大学专业解读。
优志愿微信公众号:youzy_cn
扫描二维码可快速关注:
微信公众号 优志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