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建立60周年,自195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所中医学院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全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2所,其中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高等院校25所,设置中医药专业的高等院校238所,硕士授予权单位46个,博士授予权单位17个,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已达到70余万人,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专门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
从最初的4所,到今天的42所,中医药大学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医学被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这4所中医药大学吧!
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截至2013年,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学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并有43个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其中,学校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的2012年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学科获评全国第一,中药学学科获评全国第二。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也是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的一所医科类重点特色院校。1985年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成立,目前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学校校级领导兼任研究院院级领导的管理体制。
学校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研教育区内,占地500余亩,教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在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布局中,已成为“张江药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拥有600多名专家和教授,3名两院院士,76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60名上海市名中医。截止2013年11月,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中医院校第二、上海地方高校之首。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硕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专业覆盖全部中医药学科。在2010年的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估中,中药学科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中药一级学科“优秀”流动站。有3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5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学校中药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医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三。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学校的前身广州中医学院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新中国首批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现名;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于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4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和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及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之一,为中国首批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拥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均为优秀。
截止2015年12月,学校已建成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涵盖12个二级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点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
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在周恩来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于1956年创建, 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 2006年6月四川生殖卫生学院、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兼有理、工、管、文、农、教等多学科相关专业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截至2014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共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二级学科16个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4个,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1门。
纵观60年的发展变化,我国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不仅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而且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60年间,中医药院校功能不断强化,已经成为了中医药社会服务、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特别提醒:大数据精准定位高考目标!请点击 →
锁定专业:简单的性格测试,了解适合自己的专业
定位大学:根据分数推荐适合的院校,初步定位高考目标
修正高考目标:根据月考成绩,结合优志愿系统及时修正
分析历3-5年专业录取数据和当年招生计划,精准定位大学和专业,帮助考生以最经济的分数上最理想的大学!
推荐阅读:
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汇总
成电PK西电PK北邮,谁是高校IT领域NO.1
解析2017美术艺考生高分通过联考的四大技巧
中国最好的十大职业,竟然是这些!
随迁子女能就地参加高考吗?多省份明确标准
2017高考考生心里减压方法汇总
关于建筑新八校,你知道多少
中国各大类最难考大学排行榜
2017艺考生注意 播音主持专业考试内容分析
全国各省市2016高考交流QQ群号:
江苏:427569031 上海:420385510 浙江:428396016 广东:248017551 河北:344707506
福建:151161899 安徽:123052735 河南:428777189 山东:121908445 四川:125754301
湖北:428487411 湖南:343855494 陕西:101078162 山西:344066914 江西:413917298
北京:413492564 广西:452431886 甘肃:452437304 重庆:463336024 吉林:160112699
云南:485679348 贵州:180594366 新疆:178918409 天津:511596052 黑龙江:467658668
辽宁:102030733 宁夏:201679097 内蒙古:478424027
关注微信及APP,小编每天推送最新高考资讯、政策和大学信息、大学专业解读。
优志愿微信公众号:youzy_cn
扫描二维码可快速关注:
微信公众号 优志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