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下简称“普通高考”)报名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江西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报名条件
(一)有本省户籍且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2.高级中等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二)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符合第(一)条所列条件,且具有江西省高中阶段一年以上(截至2016年9月)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可申请报名。
(三)在江西省定居并符合第(一)条所列条件的外国侨民,可持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请报名。
(四)中专学校跨省招收的三年制毕业生、民办中学跨省招收具有高中阶段连续三年学籍的学生符合第(一)条所列条件的可申请报名。
(五)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6.由外省迁入江西省的集体户口截止2016年9月未满两年的人员(具有江西省高中或中专三年学籍的除外)。
(六)不受理在本省或外省借考的考生申请报名。
二、报名时间
2017年普通高考网上报名时间为2016年11月11日8:00—17日18:00,逾期不报。考生申请报名与信息采集的具体时间由各县(区)招考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并公布,应安排在网报之前启动。
本省户籍在省外就读的随迁子女错过报名时间的,可凭就读地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出具的书面证明,直接到户籍所在县(区)招考办申请补报名,截止时间为2017年2月15日。
三、报名地点
(一)高中(中专)应届毕业生可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县(区)(执行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统计用城乡划分代码》划分的行政区域)招考办指定的报名点申请报名,往届毕业生在毕业学校的县(区)或户籍所在设区市招考办(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报名点申请报名。
(二)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直接到学籍或居住地所在县(区)招考办申请报名,外国侨民到定居地或学籍所在县(区)招考办申请报名。
(三)符合国家专项、高校专项、苏区专项报考条件的考生必须在规定实施区域内的县(区)报名才能认定其相关资格。
四、报名方式
所有参加普通高考的考生(包括参加保送,自主招生,高水平运动队、艺术团,
五、报名类别
2017年普通高考报名分为文史、理工两大科类,每个科类再分为单报本科(含兼报艺术、
2017年“三校生”对口招生考试有关政策将另行通知。
报考艺术或
增报艺术专业时间为11月26-27日,已兼报
报考艺术类特殊专业的考生,如已报考全省艺术类统考专业的均可直接报名参加高校的艺术类特殊专业考试,没有报考全省艺术类统考专业的考生需要在“艺术类特殊专业”选项中打“√”。
报考“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
报考高水平运动员体育专项
报考
六、报名程序
(一)报名申请:考生须在各县(区)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的报名点申请报名,并按照规定交验户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证(有效期限应在2017年6月9日后)、毕业证书(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统一提供学籍表或名册)或同等学力证明等材料原件,并留存复印件作为考生纸质档案材料。
残疾考生需要在考试过程中提供“合理便利”服务的,可在报名时向县(区)招考办提出书面申请,按照《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教考试〔2015〕2号)执行。
外省籍随迁子女在申请报名时须交验二代居民身份证、就读学校开具的高中阶段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县级以上学籍管理部门开具的学籍证明以及考生本人与父母或监护人同本的户口簿(如不同本,需提供公证机关出具的关系证明)和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办证期间可凭公安部门开具的回执)等原件。
同等学力认定,初中毕业(肄业)满三年(截至2017年6月)以上且不属于报名条件第(五)条所列人员,可以认定为同等学力。
考生报名时提供的相关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将依据国家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二)信息采集:各报名点使用“江西省普通高考报名信息采集系统”(连接身份证阅读器、摄像头)直接读取考生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身份证照片等),并同时通过摄像头在全省统一制作的背景布前现场拍照,采集考生的图像信息。在校学生采集报名信息时须在班主任现场签字确认下进行。
享受录取优惠政策特定群体考生的相关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另行采集、汇总、上报,不在报名表上填写。
(三)领取密码:考生完成报名申请、材料交验、现场信息采集后,领取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密码,报名密码由考生本人妥善保管,注意安全保密。
(四)网上报名:考生本人凭考生号和网上报考密码自行登录“江西教育网”(http://www.jxedu.gov.cn)或“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http://www.jxeea.cn),认真阅读《报名须知》、《考场规则》和《刑法修正案(九)摘选》、《国
凡不按规定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漏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影响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以对网报信息进行更改,报名结束后不得自行更改。如需更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县(区)招考办书面申请更改。
(五)校验信息:11月18日前,各报名点审核、校验考生信息。11月19-20日,各县(区)招考办审核提交考生报名
(六)报名缴费:完成网上报名后,考生须按规定到报名点交纳报名考试费,报名点(中学或县区招考办)通过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文具由考生自行购置配备,为满足网上评卷的答题要求,基本配备为:2B涂卡铅笔,绘图铅笔(HB),0.5mm中性黑色水笔(可配替换芯),考试套尺一副(量角器、三角板),圆规,橡皮擦,透明垫板。
(七)信息确认:2016年11月21-25日,各报名点统一打印考生《普通高考报名登记表》,组织安排考生现场核对本人的报名信息,核对无误后,由考生本人在《高考报名登记表》上亲笔签字确认(考生的父母、
经考生签字确认后的《普通高考报名登记表》由县(区)招考办统一汇存,作为考生纸质档案材料之一。
七、资格审查
对考生的报名资格实行省、市、县、校(报名点)四级审查制度。学校(报名点)均须设立A、B岗,对考生报名资格逐一核查,在校生的报名资格审核需由班主任、教务处负责人、分管
八、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报名工作的领导。各地要严格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本地报名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以及与报名资格审查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要大力宣传相关报考政策,特别是外省籍随迁子女报考政策规定、专项招生对考生户籍学籍的规定要求、报考类别以及本专科兼报、单报等注意事项。加强对报名工作人员的业务
(二)认真细致、规范操作,切实做好报名信息采集工作。考生信息采集是报名环节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确保全体考生报名信息准确的关键,必须强化责任,规范操作,严明纪律,加强监督。在进行现场采集信息时,必须逐一核对考生身份,防止差错,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报名过程进行录像备查。
(三)严格审查、责任到人,切实做好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各报名点、县(区)、市招生考试机构要严格按照报名条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审查各类考生资格,严禁不符合条件者报名。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实行问责制,学校(报名点)、县(区)招考办为责任主体,实行“谁审核、谁把关,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出现问题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主管负责人的责任。
特别提醒:大
锁定专业:简单的性格
定位大学:根据分数推荐适合的院校,初步定位高考目标
修正高考目标:根据月考成绩,结合优志愿系统及时修正
分析历3-5年专业录取
推荐阅读:
全国各省市2016高考交流QQ群号:
江苏:427569031 上海:420385510 浙江:428396016 广东:248017551 河北:344707506
福建:151161899 安徽:123052735 河南:428777189 山东:121908445 四川:125754301
湖北:428487411 湖南:343855494 陕西:101078162 山西:344066914 江西:413917298
北京:413492564 广西:452431886 甘肃:452437304 重庆:463336024 吉林:160112699
云南:485679348 贵州:180594366 新疆:178918409 天津:511596052 黑龙江:467658668
辽宁:102030733 宁夏:201679097 内蒙古:478424027
关注微信及APP,小编每天推送最新高考资讯、政策和大学信息、大学专业解读。
优志愿微信公众号:youzy_cn
扫描二维码可快速关注:
微信公众号 优志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