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下简称“中青院”)召开多场师生政策宣讲与咨询会,向在校师生介绍中央团校、中青院改革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大学”)创办进度。
从多名与会人士处获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政策宣讲与咨询会上介绍了中国社科院大学相关情况,并现场解答师生员工疑问,包括对外界关注的中国社科院大学青岛校区等问题作出回应。
据中国社科院大学筹建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和中国社科院党组的领导下,中青院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正就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划转过程中涉及到的政策制度、学生培养、招生计划和人员机构等工作进行具体商谈,研究制定有关实施方案。为了妥善处理师生员工的关切,确保后续相关工作的平稳进行,经双方协商,由中青院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联合召开系列政策宣讲与咨询会。
该工作人员表示,会议主要内容一是介绍中国社科院大学相关情况和说明已经确定的政策事项,二是解答师生员工疑问并听取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双方再共同研究分析师生员工的诉求、意见建议,形成系统的政策说明材料。因为中央团校的改革方案还没有得到批复,现在不能做系统宣讲,因此这次会议不是最终的政策通报会。
据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办负责人介绍,中国社科院大学已设置八个学院,今年首先在四个学院招收7个专业390名本科生,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关系学院的英语专业。
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办学背景、指导思想和特色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办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办学背景、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等。
据其介绍,建设中国社科院大学既是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的需要,也是落实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还是中国社科院完善独立教育体系,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中青院学科相近、专业设置覆盖率高,两家单位在资源整合、团队融合方面具有良好学科专业基础。从去年下半年起,两家单位已经建立了定期见面商谈的工作联系机制,中国社科院与共青团中央思想统一,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建设发展。
2017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中国社科院调研,指出创办中国社科院大学是中央交给中国社科院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有特色、高水平、高起点的办学方针,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双一流”文科大学。2017年5月,教育部批准同意创办中国社科院大学。
上述负责人谈到,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教学导向,坚持党的领导,把学生培养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将中国社科院大学办成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办学特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要求,办好中国社科院大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党委领导下的校长、院长负责制,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教学导向,坚持以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为根本任务,建立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学术造诣深厚、教书育人典范、年龄结构合理的一流师资队伍,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的学科专业体系和文科教材体系。
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办学定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高地。
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师资建设制度是:实施特聘首席教授制、特聘讲席教授制、课程主讲教授制等师资建设制度,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未来中国社科院大学将建设成为拥有8000-10000名学生(含研究生)规模的完整的高等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社科院大学与中青院转接工作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办负责人继续传达了团中央和中国社科院就中国社科院大学与中青院转接工作达成的一致意见。
一、创办中国社科院大学、推进中青院改革是党中央交办的重大任务,中国社科院负责成建制、一次性接收中青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中国社科院根据中国社科院大学学科专业设置、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服务的需要,负责分层次、分类别、成建制、一次性接收中青院从事本科和部分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职员工,共青团中央负责余下的、承担改革后的中央团校建设任务的师生员工。
二、中国社科院大学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按照创建一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双一流”文科大学的要求,以及中国社科院的实际情况,自主设定招生规模,自主设置学科专业和培养方案。
三、中国社科院大学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在青岛和其他地区的校区建设,以适应未来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发展。
四、中国社科院、共青团中央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负责做好交接工作,并负责各自管理的师生员工的稳定,力争三年内平稳顺利完成交接工作。
五、根据中国社科院大学学科专业设置,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及管理服务学生的需要,按照中国社科院及共青团中央达成的协议,进行人员划转,出现特殊情况的由上级按照原则特殊处理。
上述负责人还介绍了中青院在校本科生、部分研究生和教职工转接有关事项。
一、原中青院2014级、2015级、2016级全日制本科生学习和部分2015、2016、2017级硕士研究生全部转入中国社科院大学,并按原有培养方案,在中央团校、中青院校址完成学业。
二、原中青院2014级、2015、2016级全日制本科生毕业时可颁发中国社科院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或颁发中青院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中青院部分2015、2016、2017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颁发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上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书的颁发方案以教育部批复为准。
三、中国社科院大学新招收的全日制本科学生由中国社科院大学在其北京本部校区培养。
四、原中青院转入中国社科院大学的教职员工,编制内的落实编制,编制外的教职员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人事代理。中青院领导班子成员如果来中国社科院大学工作,安排在相应层级岗位。中青院编制内教职工转入中国社科院大学,保留原职称职级,并按中国社科院大学有关规定晋升职称职级。
五、中国社科院大学为满足教学需要,外聘教职员工和优先考虑聘用中央团校、中青院教职员工,被聘人员必须服从中国社科院大学的管理。
六、中国社科院大学采取课程承包方式,聘用中央团校、中青院教师,从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被聘用人员总体待遇和中国社科院大学的教师同工同酬。
七、在过渡期间,中国社科院大学2014级、2015级、2016级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的教学办公用房、学生宿舍、相关教学生活设施和管理服务保障,由中央团校、中青院提供,相关费用由双方协商解决。
青岛校区是中国社科院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部分
对于中国社科院大学招生、青岛校区建设等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办负责人同样在政策宣讲与咨询会上予以公布。
经教育部批准,今年中国社科院大学首先在四个学院招收7个专业390个名额,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关系学院的英语专业。
上述负责人表示,以后中国社科院大学还会陆续增加和调整相关专业。明年的招生专业会在今年的7月31日前确定下来。
据其介绍,中国社科院大学已设置有八个学院,除了前述四个学院,还有政法学院、管理学院、媒体学院和文博学院。
关于中国社科院大学不开设而中青院开设的专业教师安排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中青院现有的14个招生专业已经成建制全部划入中国社科院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专业规划与中青院现有专业主体较为匹配,如有个别教师可能教授课程与中国社科院大学规划不匹配,中国社科院将支持其到相关高校进修相应课程。
上述负责人还在回答教师提问时谈到,中国社科院大学的法定地址在良乡,良乡校区是本部,但良乡校区不太能满足学生规模的发展,因此青岛校区是中国社科院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如果青岛校区建成,未来一定时间段会有一部分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到青岛工作。配套的交通、住房、待遇,已经在考虑。如果有特殊情况的人员,组织上一定会充分考虑。”
据获悉,尽管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给出了一定解答,但与会教师仍对涉及未招生专业的中青院教师安排、人事关系对接及青岛校区使用状况等存有疑虑。一些与会教师还就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中国社科院大学专业设置、教师职级职称评定等提问。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将收取中青院师生员工疑问、意见建议,再做研究后形成系统的政策说明材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