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选兴趣,还是选出路?爸妈选,还是自己选?最让人崩溃的是,填报时抢破头的专业,毕业时分分钟就业尴尬。中国大学10大失宠专业,来了解一下。
其实,在排名和分数已定的前提下,考生的可选择范围基本收窄到某几座城市,或者某几所高校,最有挣扎空间的只剩下专业选择。
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30%以上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并不对口。
1.
就业风口可能还要再等20年
连续6年蝉联《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红牌专业,由于国内生物
这些四年来泡在实验室潜心钻研
2.
如果你想买房,其实不必会建房
学生和家长貌似对“土木”有什么误解。眼看神州大地高楼平地起,房地产行业红利居高不下,在未来可预见的几十年内,我国仍然会是一个大工地。
有没有人讲讲道理?房地产虽热,但财富一直高度集中在投资商手里,土木人置身工地,手里紧握的只有砖头。现在80%的土木生过来人都看出来了:就像你想吃猪肉,不必会养猪一样,如果你想买房,其实不必会建房。
3.对外汉语
在汉语、外语、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开展,中国将与世界各国进行更深入的国际合作。国人有学习外语的需求,外国人也有学习汉语的需求。
但事实情况是,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与
4.
法官律师又不是人人能当
律师一直是高收入职业排行榜的常客,看起来十分体面。不过,要是没有死磕司法考试的勇气与耐心,与
目前高校的
5.
拿健康和青春换未来
6.
随市场环境潮起潮落
1998年,原国
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环境持续不景气,盲目扩招带来的大量外经贸毕业生涌入市场,人才供过于求。杂而不精是“万金油”专业的通病,而这个毛病在外经贸专业的培养上颇为突出,毕业生量大质平,难免前景堪忧。
7.新闻
“无冕之王”风光不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闻系还是新潮专业。那时纸媒还处于“黄金时代”,报刊杂志、出版社的
异军崛起的新媒体行业的续航能力有待观察,但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下降严重的事实,有目共睹。传统新闻的传播渠道电视与报刊,已经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溃不成军。
8.
或成专业“打杂”
由于专业内容泛而浅,对于普通应届毕业生,难以直接从管理岗做起,一般只能在销售、
9.
与国际脱轨
面对国内旅游行业发展乱象,
10.小语种
问题是全世界都会说
很多曾经的小语种,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