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和建设方案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正式施工阶段,也标志着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入了新阶段。
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重要方法论。抓好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的 “双一流”建设,以此带动全国高校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在各自的服务领域追求卓越、培养一流人才,整体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使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总要求相适应,这是基于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法和战略抉择。
“双一流”建设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责任,承担“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高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政府保证“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投入,这是大家的预期,也是政府的责任。但是,只靠钱是堆不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况且,拿了门票,有了钱,跑错了路,只会离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越来越远。由此,我以为,比钱更重要的是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改革。
引领大学发展的是崇高的办学理念,严谨求真的治学态度,捍卫真理、追求卓越的责任担当等等大学的精神,这是一所大学革故鼎新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前的“双一流”建设要特别注重这种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这是“双一流”建设要守住的根和魂。
全面深化大学的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大学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已近40年了,改革促进了发展,成就举世无双。但仍需继续以全面改革为动力。实践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所不同的是,我们今天的改革更强调“统筹性”,改革是各个方面在体制机制上的深度的、全方位的改革;更强调“系统性”,改革是各个层次、各个类型的系统推进;更强调“集成性”,改革要着眼于制度的创新与聚合,从而形成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和中国方案。我们要追赶世界一流、成为世界一流,只有从现实出发,不断以改革促发展、促提高,方可达到我们的目标。即使达到了一流,还要继续改革、永不停步,才能保持一流,引领时代。况且,已经提出的改革举措,尚有不少还没有真正落地落实。
高等教育的改革,应当是全面的。高校党的建设、内部治理体系、社会参与机制、国际合作交流等诸多方面都要改革,任务相当复杂繁重,贯穿在高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在本次“双一流”建设方案中,对所有建设高校提出了“五大改革”的明确要求,各高校也制定了具体方案,要以改革促进建设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以下四个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里,既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又明确了大学存在的依据和发展的逻辑。对于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有的学校还不够清醒,也有的学校说起来清醒做起来糊涂。主要症结在于:究竟是以人才培养来带动其他工作,还是以科学研究来带动其他工作?在这个大学发展逻辑的问题上的模糊,会严重影响“双一流”建设的价值取向。“双一流”建设大学的人才培养,更要坚持素质教育这个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建立本科、研究生以及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完整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更要注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内容、方法、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更要加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双一流”建设高校不断培养出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引领时代进步的一流人才。这是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双一流”建设承担着科技创新的重大使命。科技创新能力、或者说学术生产能力,是衡量大学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不同性质的学科应当有不同的要求: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要瞄准国际前沿,在国际竞争中衡量;应用学科要着力满足国家需求,同时进行国际比较;人文社科要积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国家发展服务,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因此,要依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目标和建设任务,制定多维度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促进动态调整,加强资源汇聚,激发创新活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的建设,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不能只注重科研硬件建设,忽视科研软件建设。学术自由是学术创新的前提。要改革束缚学术思想创新的条条框框,激励学者创新思想的自由迸发,引导学者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统一、学术共同体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三是人事制度改革。“名师高徒大成果”,是老百姓对一流大学的直观表达。名师是大学之本。要在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薪酬分配、人才引育、合理流动等各个环节系统梳理,革除制约教师队伍发展的制度障碍,汇聚起与“双一流”相称的教师队伍。人事制度的改革,要坚持德才兼备的价值导向,注意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四有好教师”;要建立扶助青年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竞争涌现人才、实践磨练人才的机制,支持青年才俊的成长;要防止学校间不正当的人才竞争,防止以高薪为诱饵,向中西部地区高校挖“帽子人才”。
四是高校与社会耦合机制的改革。既要革除关门办学的旧弊端,又要克服无序开门的新问题,建立起高校与社会有机、有序联系的新机制、新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既包括国内,也包括国际;所说的耦合,既包括高校从社会汲取资源、汇聚力量,也包括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辐射知识、思想和科技成果等。这种耦合机制,是现代大学成熟的重要标志。
以上四个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些改革抓好了,新的机制建立了,就能大大解放和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学术生产能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就成为若干年持续努力后的自然结果。
毫无疑问,“双一流”建设的宏观管理机制也应当进行改革。“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要继承,但也要克服事实上存在着的“动态监测不够”“身份固化”等不足。本次公布的名单显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总量有所增加(新增25所),区域结构、学科结构等更加合理,而且“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分列A、B两类,这些都传递着改革的信号、体现着改革的要求。在“双一流”建设的宏观管理上,还要进一步探索如何体现动态管理、实现“换挡提速”。比如,科学的学科绩效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进行动态监控、及时跟踪指导,等等。这些,一方面体现行政的管理,另一方面又遵循学科发展、学术发展的规律。对学术事务的行政干预必然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还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探索,在建设起步阶段和中期及期末,进行恰当的评审,根据建设绩效调整支持的方式、范围和力度。总之,建立科学的宏观管理机制,必将进一步提高“双一流”建设的成效,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步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