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清华大学:发力文科,一流大学再提速

| 来源:阳光高考 2353

清华大学:发力文科,一流大学再提速


大学的人文高度,映照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

“高原更高,高峰更多”,要有中国自信与中国标准

人文社会学科是大学的“文眼”与灵气

李学勤,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韩美林,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者,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

陈来,师从张岱年、冯友兰等哲学大师,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哲学博士;

彭林,长期从事中华礼仪与人文精神研究,致力发掘中华民族的“人文基因”;

还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的柳冠中,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吴潜涛,国情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胡鞍钢,中国首部《民法典》编纂小组成员崔建远……

1月21日下午,在庄重悠扬的清华大学校歌声中,18位人文学者依次从校长邱勇手中接过证书。在曾经走出国学“四大导师”的清华园,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从最初的留美预备学校到清华学堂,再到清华大学,研究者称清华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实际上,清华文科传统的修复,也与这所大学在一个日益多元、自信社会中的定位息息相关;而大学的人文高度,则映照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

文科复兴,将给公众视野里的“工科强校”清华带来什么?当对人文的找寻、对精神的开掘成为风尚,又会给中国大学带来何种滋养?

壹:工科强校为何发力文科

雄踞中国理工之巅的清华,正在加速文科建设的步伐。

平均年龄68岁,来自清华8个文科院系、13个一级学科。在一个题为《一个理工科大学却评选出18位文科资深教授,他们的底气从哪里来?》的网帖下,回复者众多,不少人发帖探求:清华为何要设立文科资深教授?他们,又将给清华带来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18位文科资深教授中,年龄最大的李学勤出生于1933年,已届85岁;年龄最小的,是生于1959年的清华公管学院教授薛澜、人文学院教授汪晖,均为59岁。此外,获选教授中,“50后”有10位之多,正是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的黄金年龄。

“文科资深教授是清华大学面向文科教师的最高荣誉称号。”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介绍,该校文科资深教授采取提名推荐制,每两年评选一次,“获选文科资深教授的基本条件包括,在清华任职时间不少于5年、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5年以上、参评当年的年龄原则上满60周岁的清华在岗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高尚,立德树人,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在本学科领域作出系统性、原创性学术成就,享有崇高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是所在专业领域公认的优秀学者;为学校发展、学科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

对一向在中国高校中“开风气之先”的清华而言,这是一个并不算早的决定。

媒体了解到,设立资深教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行做法,通常授予那些在学术上作出杰出贡献、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顶尖学者,以肯定他们的学术贡献,激励更多学者以此为追求目标。但目前,我国的院士制度只设立在理工农医等学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直没有与之相当地位和影响的学术称号。

2003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提出“鼓励高校从实际出发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院士相应的待遇”。2004年,武汉大学出台《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遴选试行办法》,规定该校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遴选将每两年进行一次。同年,吉林大学也聘任了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此后,北京大学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设有“一级教授”和“荣誉一级教授”等。

“清华大学因为当时文科初建时间不长,条件并不成熟,就一直没有实施这一制度。”邓卫表示,清华选择此时设立文科资深教授,条件已经成熟,“近年来,清华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快速发展,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优秀学者。作为教师队伍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学校希望通过建立文科资深教授制度,能够更好地建立起传承学术、弘扬传统、激励后学、倡导创新的人才体系和发展机制。”

贰:世界一流,一定是全面一流

有学者指出,从某种意义上看,修复文科,其实是在修复一种文化传统、修复一种久违了的文化自信。

而众多学校设立文科资深教授的背后,正是中国大学对人文精神的日益重视。

“人文学在大学中有何意义?就好比北大校园里的未名湖,或华东师范大学的丽娃河,那是一所大学的‘灵气’与‘文眼’,你说重要不重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表示,人文精神不仅是诗情画意,更包括超越性———对人类前途的整体性思考、对现存制度的反省与质疑、对科技万能的阻隔与批判,“长远看,这些并不体现为GDP或SCI的思考,对人类的意义,或许更值得称道。”

但即便如此重要,在曾经迫切需要技术人才的宏大语境下,“急学快用”取代了人文熏陶、厚积薄发,人文社会科学也曾经一度失落。

1996年,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参加了全国文科大学校长会议,发现文科不受重视是一个普遍现象。

甚至在清华,在20世纪90年代末,也有这样的声音:建世界一流如同从高树上打枣,取决于最长的竹竿,清华更得益于理工科。

对此,胡显章提出了“木桶理论”,即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整个综合性发展是制约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木桶与竹竿”之争。后来经过交流,大家终于达成共识,那就是“木桶”“竹竿”都要,而且文科也应出“长竹竿”。

幸运的是,今天,曾经的质疑在绝大多数中国大学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平衡、多元、相互砥砺、相互补益的综合性大学方可成就“一流”,争出文科“长竹竿”,成为共识。

2017年3月30日,清华大学在时隔15年后再次召开文科工作会议,邱勇直言,“文科是学校品位的体现”,将推动清华文科建设发展迈入新的阶段,让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

而就在清华首批文科资深教授刚刚进入公示期,1月15日,浙江大学召开文科发展咨询专家小组会议,就如何进一步促进该校文科发展繁荣出谋划策。

武汉大学也于1月20日召开了第二届文科院长论坛,探讨文科发展思路。

甚至西南交通大学,传统视野里以交通轨道学科见长的高校也于近日召开了文科繁荣工作座谈会,表示将在文科建设上有“大决心”“大手笔”。

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认识到,无论是在创建“双一流”的征程上,还是在实现大学最根本的育人使命上,人文社会科学所提供的滋养都必不可少。

“如果说上一个百年,清华是百年辉煌;那下一个百年,一定是人文日新。”出身理工科、身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从不讳言自己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在他看来,一所大学的影响力取决于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两方面,而在某种意义上,后者的影响还会更广泛、更持久:“世界一流,一定是全面一流。文科,将成为清华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叁:联通历史与观照现实

对于中国大学而言,文科复兴,正在提速。怎么做,成为破题的关键。

在业内,此次清华首聘文科资深教授,被视作其面向文科的又一次“发力”。但在清华园里,更多人愿意将其解读为一种对血脉的赓续、对传统的找寻。

清华园里,曾耸立着中国学术史和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高峰——清华国学院,存在仅四年,录取74人,却培养出50多位举世公认的知名学者。这里还走出了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陈岱孙、王力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人文学者。直到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由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清华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自此,清华文科进入近半个世纪的萧条,其也在公众认知中变成了“以工科著称”。

但此前厚重文脉的积淀却延绵不绝、从未中断。

2009年,在应邀担任复建的清华国学院院长时,因为师承的关系,陈来用“反哺”形容自己的任职:“我本来就是清华血统里成长起来的。”而今,这位哲学家希望能在清华园诠释更广义的“人文日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发展和不断提升。

除了精神层面的传承外,在具体的治学层面,历史也是取之不竭的宝库。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社科学院院长李强均是此次该校文科资深教授的入选者。2011年,两人合作编纂《老清华的社会科学》一书,总结出彼时清华社会科学学科的四大特点:科学的研究方法、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标准、注重对当时中国问题的研究和独立之精神。

“对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是清华大学的一贯立场。”在该书的序言中,列举了西南联大时期,清华成立“国情普查研究所”,云集顶尖专家,从事国情研究,并将结果贡献给社会等事例。“我们总结老清华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特点,厘清其中的重要传统,对于今天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钱颖一认为。

肆:请大师更要育大师

如今,站在新起点上,“高原更高,高峰更多”成为清华冀望的文科发展新格局。西子湖畔,曾经和清华同样经历了文科滑落命运的浙大,则将自身文科定义为“总体不弱,主要问题在于缺赫赫有名的领军人物”。

在某个侧面,这勾画出中国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境况——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高原更高,高峰更多”,如何实现?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

这引发了不少高校、学者的反思与讨论,也让问题的症结逐渐聚焦。

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的问题。

近年来,面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多数高校在人才引进上重点发力。比如浙大,近年来,它先后引进赵鼎新、白谦慎、许钧、周晓虹等人文社科领域知名学者。此次清华获评的18位文科资深教授内,绝大多数也为从外校引入。

但在接受采访时,多位清华文科资深教授表示,当历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高校在文科人才建设上要“引”与“育”紧密结合。

“人文社会学科是酿酒,不放在老窖里香不起来。那怎么办?抓年轻人。”万俊人表示,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实现跃升的决战在“下一棒”,要抓紧对年轻力量的培养。

薛澜也持同样观点:“我们学院目前有三个副院长,都是我们自己培养的,非常优秀。现在我们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就是要‘请大师’和‘培育大师’相结合。”

对于人文社会学科而言,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也至关重要。

近年来,浙大在引进文科人才方面“毫不手软”,有评论认为其“财大气粗”。“我们不是简单用高薪挖人,也不通过搞关系等‘土办法’。”该校副校长罗卫东表示,合适的薪酬和生活条件,只是浙大吸引文科人才聚集的条件之一。“他们很少会为待遇问题讨价还价,而是更看重一所高校能否为其事业发展提供理想的体制、平台、资源支撑和学术文化氛围。”据了解,此前曾在南京大学任教长达20余年的翻译家许钧全职加盟浙大不到一年,其“建设高端翻译学研究实践机构”的设想就在校务会议上获准,并得到了充分的资源支持。

此外,有学者反映,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亟待建立适应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标准,不能一味将“外国人当镜子”。

“过去学社会科学都是学国外的理论,基本上是‘舶来品’,但是到今天为止,确实很多理论解释不通中国问题。”李强表示。

“学校有规定,引进副教授要3个外国专家打分,正教授要5个。”有学者吐槽,而他的研究方向正是中国史:“长此以往,会造成学者做研究、写文章迎合外国人口味的导向。”

任重道远。但无论如何,中国大学的文科复兴已经走在了全面提速的路上。

“清华设立文科资深教授,甚至可以看作是我国社会全面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这不仅表现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并通过科学技术获取更多更好的物质成果,更表现为愈加丰富灿烂的人文社会科学,并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涵养心性、健全人格、和谐社会。”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教学评估处处长刘振天表示:“大学重视文科和人文教育,是教育思想的又一次解放和教育本质的回归,意味着教育真正找到了出发点和落脚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2018届填志愿:这十大禁忌,家长一定要知道!

冬天暖胃的12种汤,高中家长每天换着给孩子做!

国内最奇特的三所大学,以省份命名却不在本省!

期末考试教孩子高效记忆法,期末考试不发愁!

熟记这17个历史答题规律,期末考试你一定用得到!

2018高考:盘点优等生最爱报考的四大工学专业

上课听懂、课下会做,考试还出错!原因在这!

未来理科女生高薪专业 哪些专业最有前景

所有大学生,这份寒假安全指南送给你!

高中生必读书单,寒期来充电吧!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