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高中之后,功课压力加大,有许多同学的成绩下降却找不到原因,你有这样的困扰吗?
实际上,这主要因为高中的学习有两个重要变化:一个是学科上的内容增加,老师教学节奏加快;一个是学习方法和技巧上的转换。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就会陷入看似努力学习却毫无成效的怪圈。
下面将分析十二个大家可能遇到的学习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找到改善自己学习成绩的方法。
一、缺乏学习方法和侧重点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忽视概念的重要性,不掌握学习方法盲目做题而对一些难题、怪题备受青睐,甚至见题就解。高中每一门课程容量都相当大,每一节课老师除了讲课本内容之外,都会进行补充,以适应以后的高考,如果在学习中不分重点,见题就解,不但浪费时间,而且会造成各科都学不好,考试必然会失败。
二、科目不平衡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科目上,冷落了其他科目,偏科就如瘸腿,你腿都瘸了如何能够跑得快呢?因此,在各科目上的时间要根据以后的目标情况恰当分配,把有限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
三、依赖计算器
一考试就犯计算上的错误,搞得自己手忙脚乱,数学运算问题是整个高中最沉重的话题,高一可能不是太严重,但高三就特别重要了,所以在高一高二相对宽裕的情况下,要尽可能的提高。
四、听与会
听老师讲例题觉得会了,自己用参考书时一看题明白了,就不再动手去做,再遇到同样的题又无从下手。因为光看答案能理解并不意味着自己会思考,解题不是最终目的,学会解题思路或者思考方法才是最终目的。
五、题海战术
匆忙应付老师作业,搞题海战术,却不认真对待做题时发现的问题。囫囵做题,却不认真分析题目背后的知识点,这种方法在高一高二时也许能暂时满足学习需求,但一进入高三,随着学习量的加大,考试试题的原创性增强,就会导致题海战术对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不是太大。
六、盲目记笔记
听课时将老师讲课内容一股脑记在笔记本上,甚至有些同学抄课本,不动脑筋去思考所以然,忽略老师的分析,这对学习基本没有好处。上课不记笔记和记太细的笔记都没有好处,重在思考,理解,大家在学习中慢慢会体会到,高中学习单靠课本确实是不够的,即使上课听的认真,自己不加以思考理解,下课解题都无从下手。
七、缺乏计划
学习没有计划性,目标,每天盲目学习,晚上开“夜车”,白天没精打采,形成恶性循环。从上高中开始眼光就要瞄准高考,对学习内容要适当开阔,要确切的知道各阶段学习的哪些内容是高考高频考点,要提前打通障碍,不能光盯住平时的考试。
八、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
高中阶段,单纯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时候难完全掌握解题所需要的方法,平时就要面向高考做一些拓展。因为高中阶段的核心任务是面对以后的高考,所以目标就要面向高考,要在平时学的过程中有侧重点,有所拓展,不要只盯住平时的作业。
九、学习要有侧重点
不少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都能学得面面俱到,遇到题目就会盲目求解,没有选择,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
建议在平时做题过程中要结合课程重点,边做题边复习知识点。有基础题,当然也有提高题。有些题目可以选择不做,有些题目要精做,举一反三,要多思考,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高效,而且高质量。
十、盲目做题必死无疑
高中学科增加了,自然作业也会增多。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反而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但是自己却没有发现。
高中日常的学习是为高考打基础做准备的,因此在日常做作业的过程当中,要区分基础题,必做题,拔高题,由基础题再到提高题、到高难题等,一步一步提升自己解题的能力。除了教材上的练习题,适当的课外辅导练习也是需要的,最好每个知识点都对应的试题练习,强化课后作业的效力。
十一、学习方法要成系统
有不少高中学生表示很苦恼,“我每回做作业都很认真,可是成绩还是上不去”,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给大家归纳了做题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明“,就是要明确题目的各类条件以及课本相关知识和方法
第二步是“化”,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化简题目中的条件;
第三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第四步是“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十二、不善总结
不少高中生存在这样的误区,尤其是高一新生,还处在初中的学习模式当中,对高中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概念。他们认为课上完、作业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这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下次课老师还是会再讲到,即使不讲,多做做同类题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因而忽视日常的总结归纳。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不论如何,刻苦学习都是硬道理。因为跟社会上大多数的事情相比,高考已经算是很公平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