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写议论文总是没有素材,该怎么办?”
“老师,我平时该怎么积累素材?”
有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问题,为此,小编搜罗全网,给大家总结了一份这方面的材料,希望能给受此问题困扰的同学一些帮助。
★ 关于议论文素材,其实不是你没有素材!而是你不会用。
回想一下,考试的情况下,没有素材的时候,你一般怎么办?你会生搬硬套地写这些人的这些事:
爱迪生实验无数次发明了灯泡,居里夫人千辛万苦发现了镭,贝多芬如何扼住命运的咽喉,李白如何不畏权贵,杜甫如何忧国忧民,陶渊明如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司马迁被宫刑了无数次坚持写出了史记……
★ 为什么你会写这些老掉渣的素材,一个字:熟。
因为熟,你总能在考场紧急的情况下,基于本能想尽办法用尽作文。但问题是,这些素材,你熟,大家都熟,大家都这样写,于是这些素材就逐渐地成了掉渣的素材了。
★ 换一个角度,如果你有一些你熟得不能再熟,而不是大家都熟的人物和事迹,是不是写起来顺一点了呢?
我就不相信,古今中外没有一点你喜欢或者特别不喜欢的人物,如果有,你专门读一些关于这个人物的文章,平时尝试着用一些小片段把他们写进你的作文,这样反反复复地练几次,到了考场,你的本能会驱使你想尽办法把这些素材写进那篇作文。
★ 可能你会说,那这些素材要是跟作文题或者观点不符,怎么办?这就涉及到积累素材的两个方法:
第一,从深度挖掘,如果你读一个人物,读得足够深,深到他生平事迹、贡献、思想甚至说过的经典言论,总能找到契合作文题的部分,如果有三五个这样你熟知的人物,足以驾驭一篇文章。
第二,从广度挖掘,不读一个人物,可以读多个人物,如果有十个除李白杜甫陶渊明那些掉渣素材外的人物,印在你深深的脑海里,考试起来是不是比只有一个两个来得保险一点呢?
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一款适合你。如果你觉得十个不够,那五十个呢?如果你有五十个素材,考试的时候一个都用不上,只能说,你运气也太背了。
★ 上面讲了那么多,其实就一句话,要有自己熟悉的素材。
这个熟悉,不是我们从小从课本上学的那些人物和事迹,而是你曾深入研究或者广泛阅读过的人物。
而要达到“熟悉”的境界,唯一的办法只有用,不是平时随便读读,考试再用,而是平常边读边尝试着写个小片段用进一道或几道题的作文。
★ 不信你试试看,找一个自己最喜欢或者最不喜欢的人物,好好研究一番,把他写进作文的片段。如果你很喜欢,就把他当作正面素材,如果不喜欢,就当反面的。
也许你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这样的人物,那赶紧去读去看。不要说找不到这样的材料看,你能看到这篇微信文章,证明你肯定认识度娘。
再者,如果你去过书店,看过作文类的辅导书,你一定会知道,关于作文素材的资料简直汗牛充栋,任何一本都够你用高中三年的。
★ 写出一篇好的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是从现在开始多读多用多积累,你的作文成绩一定会提上去 。下面这三点建议很有可行性,希望同学们可以采纳:
1、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建议读下面三类文章)
一是人物类或者时事点评杂志。
二是诗歌和散文。
三是优秀的高考范文。
2、学会分类摘抄和记录
3、把握零碎时间,记录生活亮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