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过生命中最旺盛的青春期过后,我们总忍不住去怀念那时转瞬即逝的喜与悲。怀念清晨8点的课堂,有我们朝气的朗读声回荡;怀念拥挤的食堂,身边坐着的朋友还是稚嫩的模样;怀念一生一次的高考,手抖执笔的我们,怀揣着满满的焦虑与不安,那感受深刻如昨日时光。多年后,当我们看着身边的高考学子也走到这一刻时,免不了去问:高考来了,你会焦虑吗?
事实上,每个人面临重要任务时,都会有焦虑、恐惧的情绪出现,而高考学子正在经历的叫“考前焦虑”。早在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C.D.Spielberger就制定了《考试焦虑量表》(TAI),用于测试初中以上学历人群在考试情境下的特质焦虑反应。同时提出,考试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考试焦虑都会造成学习效率降低,而中等状态的考试焦虑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王极盛曾以访谈、问卷等形式对高考状元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之一是,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将高考当作平时考试,在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的状态下,他们做到了触发灵感,超常发挥。好比体育竞技场上流传的“二八定律”,意指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技术占的比重是二,心理因素为八,高考状元们成功的秘籍就在于,掌握好了定律中的“八”。
相反,如果心理因素拿不到“高比重”,则很可能让考生也与高分失之交臂。《体育报》曾报道“世界飞人”朱建华的跳高实况,朱建华在跳2.31米时就开始紧张,当默根堡在2.33米高度第一次试跳成功后,观众从电视转播里看到他脸上的肌肉绷紧。由于焦虑过度,朱建华最终发挥失常,屈居跳高比赛第三名。
由此可见,“考前焦虑”对最终成绩的影响极大,想要帮助高考学子迈过这一座大山,就应“早发现早治疗”。目前的考前焦虑反应表现为三种,一种是认知障碍,即考生会陷入不断的自我怀疑,被动或主动地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等;另一种是行为逃避,简单来说就是产生放弃、罢考的念头;还有一种则是生理情绪反应,德国一个研究小组考察了大约500个考生的临床症状。他们发现所有考生都有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加快、血糖水平升高的生理反应。72%的考生有胃部空虚感,62%的考生双膝发软,63%的考生感到口渴,49%的考生喉头发干。
以上因焦虑发作产生的生理反应很容易被误诊,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真正的内因,不仅耽误了治疗,也耽误了考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俗话说,“心病仍需心药医”,医生建议,在考前一个月,就应着手调节考前焦虑,训练考生对于自我情绪的把控。这其中,环境因素至关重要,气压、温度、湿度、清洁度等都可以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譬如,夏季清爽的雨天能让人心绪平静,而气压较高的闷热雨天会让人压抑紧张。
绝大多数考生在高强度的复习安排下,外出时间被迫减少,终日坐在拥挤、灰蒙蒙的教室里,很难享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随之减少,细胞兴奋性降低,从而导致人处于抑制状态,感到疲惫,思维不活跃。所以,家长应该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帮助他们解放身心,以最佳的状态迎战高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