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校,一种精神,半个世纪以来深深影响了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1955年,为响应支援国家工业建设的号召,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其后又分设西安、上海两部。从此,一代交大人扎根西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将大量学术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极大地推进了西部地区几十年间的建设发展,也由此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格局。
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西迁精神”时至今日仍被人频频提起。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内涵,这一精神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看来“从未过时”。近日,他在接受新闻专访时就表示,站在新的时代,开辟新的事业,更需要从西迁精神中汲取营养。
基于这样的建校精神,西安交通大学怎么建设“双一流”?其承建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什么?其牵头成立的丝路大学联盟又如何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王树国在专访中回应了这些热点。
新闻:在今年两会中,许多代表委员都从社会使命、办学特色等多角度谈到了如何建设“双一流”。您之前说,双一流不是“分蛋糕”的的计划,那么它应该是什么?
王树国: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也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以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就要有大国的担当、大国的包容,因此站在全球角度,不仅要让中国自己好,同时也要让全球都好,我的理解是,双一流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意义高远。
教育是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尤其是大学。思想和科技成果、人才培养都该着眼于未来,那么当中国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大学应该怎么办?很难想象当一个国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教育还非常落后。世界一流大学从深层次意义上讲,一定是有担当的大学,有思想、有理念,称得上伟大的大学。
现在很多时候,社会反而走在大学前面,包括很多颠覆性技术是由社会提出来,学者再研究。虽然不是说事事大学都要走在前面,但至少在社会发展的主流、规律、方向方面,大学应该走在社会前面,大学应该出新的思想、新的方向、新的成果、培养的人才应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我和国外大学校长交流,大家都有同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让获取知识不再唯一地依赖大学,通过互联网,也许哪一天不用进大学,网上就可以。现在大家已经可以在网上听最著名的大学、教授的课。
双一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条件层面,更不是“数人头”、“数帽子”、“数文章”,大学应该怎么办?要适应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发展、始终走在社会前列,大学培养的人才给社会带来巨大生机、新的产业形态、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才是一流大学的内涵。
新闻:您这次在两会发言中提到了西安交大牵头成立的丝路大学联盟,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纷纷加入,这个联盟目前发展成效如何?
王树国:中国现在很多事情不是中国自身的事情,西安交通大学坐落西部,有责任把西部带起来,同时站在世界看西安,要起到一个人才培养、人才汇聚的作用,将来要让西安成为大家瞩目的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才是一个大学该做的。
丝路大学联盟也是如此,一开始我们学校很多人反对,说这个联盟不都是好学校,但其实我们的使命是如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发展起来,来解决这个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我们现在教育有点不自信,好像只有和世界顶级大学搭上关系才行,不排除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有价值、有实际内涵的交流合作,但其实你自己真正做好了,好的大学会主动来找你,现在很多世界著名大学看到丝路大学联盟有一百多个大学加入,也都主动来了,因为这里面大有合作空间。
所以丝路大学联盟也是立足更高点,真做好了之后,可以引领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潮流。高等教育在这个时代面临很多挑战,如果不主动融入社会,会被社会边缘化。
新闻:去年在西安开工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但目前似乎了解这一项目的人还不算太多,具体的进展如何?
王树国:其实早于创新港动工,现在好多工作已经开始了。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丝路青年学者论坛,报名特别踊跃,来自于全球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中的精英都汇聚于此,现在把整个陕西省其他高校的人才活动都带起来,其实最终目的不是西安交大自身有多少海外人才,而是要让国际上的英才都能汇聚到西安来,这样才会有蓬勃发展的态势,期望是能把整个区域带起来。
创新港周边我们布局了若干科技小镇、新材料小镇、机器人小镇、无人机小镇, 现在形态初步展现,其实国外影响力、凝聚力比国内大,周边省份也都在关注它建设与发展,一边建一边看,效果慢慢体现出来了。
新闻:您在去年两会上提出西部要为人才留下来提供氛围,科技创新港的发展能否起到这个效果?
王树国:人才光靠国家政策不是长久之计,启动的时候需要国家更好的优惠政策,但真正吸引人才靠我们自己,最终留住人才要靠我们搭建的事业平台。
去年我们主办的“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活动”西安交通大学专场,一天的时间校友在西安落地投资1200个亿,这些校友之所以愿意回来,除了母校情结,也关注到交大在做西部科技创新港,看到了这个发展前景。
新闻:您似乎没有过多地对外宣传这个项目。具体的构想如何?
王树国:希望能用实际亲身感受的东西影响到大家。我们现在紧锣密鼓创造条件,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还有住房、医院,就是希望能为国外的才俊打造无后顾之忧的平台。
我们在创新港设立了23个研究院,下面有若干学科交叉支撑,比如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体现学科交叉性、综合性,体现社会对人才未来需求。
这些都是21世纪最前沿的产业,着眼于未来,包括我们还有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在研究时就有社会应用背景,不存在成果转化的问题。当然我们也有基础理论的研究院。我们打造这个项目有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
新闻:这个设想大概多久能看到效果?
王树国:两三年、三五年,希望今年年底、明年就向海内外青年才俊展示成果, 这里有完全不同的大学新形态,学科划分跟以前不一样,是多学科交叉的。包括我们的建筑形态也是开放式的。所以从理念、设计、形态、运作方式、机制体制,都是不一样的。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希望当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学形态之后,会感到非常鼓舞人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