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高考倒计时 化学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 来源:网络 6511

高考倒计时 化学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科学上有这样一个观点:简单去做的事情必然会做得最好。这里的“简单”是指抓住问题的本质。高考复习亦如此,在最后阶段有限的时间里,在精力投入上我们需要“以少许胜多许”。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清晰地认识到高考考查什么、如何考查?理清这两个问题也就明白怎样复习更加有效了。

一、高考考查什么?

高考首先要考查化学知识,这一点毋庸置疑。任何简单或复杂的任务解决都要用到知识,知识记忆是有意义复习和问题解决的基础,也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考哪些知识呢?

一方面,高考会严格遵照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内容标准,不会任意扩展。这就给知识复习明确了范围,即认真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另一方面,高考一份试卷可以将高中所有知识面面俱到地全部呈现出吗?显然不可能。高考只可能选取基础、主干与核心的知识进行考查,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即主干知识和核心观念。分析近几年江苏化学高考试题,可以看到,每年的试题几乎涵盖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所有主干知识,只是每年考查的侧重点和设问方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以突出学以致用的价值。

那么,掌握了主干知识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高考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以能力和素养测试为导向,试题会提供一些陌生信息,要求我们在考场中现场自学,从中提炼特征或发现规律,并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推理,以解决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这类问题考查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命题者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而我们解题的思维过程与命题者恰恰相反。

不论考试中情境与信息呈现的形式如何变化,考查的信息内容如何新颖,问题的设问方式如何灵活,其所包含的问题本质是一致的,我们需要将“溶解”于情境和信息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新“结晶”出来。因此,复习中不要过于关注题目的细枝末节,不能简单记忆理想化、绝对化的知识,而要学会调用和统筹知识,关注真实的、在一定条件下可变通的事实及基于证据的推理与解释。

二、高考如何考查?

高考立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不超要求,试题难易程度与往年相近。因此,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特别是其中的题型示例)就是最好的把握复习内容和试题难度的资料。

纵览高考试卷,从题型上看,分为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知识的覆盖面广,考点及难度比较稳定,得分率较高,能够帮助我们在考试中稳定情绪,迅速进入状态。不定项选择题在重视基础的前提下,也兼顾逻辑推理和知识迁移等高阶思维,有一定的区分度。

非选择题则与真实的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相对陌生的情境,要求我们能够从化学的视角正确理解问题,获取有用信息并和已学知识融合、重组,考查了灵活运用化学核心知识与方法的能力。非选择题的各小题会设置不同层次要求和难度的问题,各小题之间的关联度不大,前一问答不出一般并不会影响到下一问的回答。

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高考试题均为原创题。因此,期望在考前押中试题的心态不可取。事实上,近几年高考试卷在元素化合物方面的陌生度并不高,也不回避经典题型,有不少问题是源自教材。同时试题在知识考查层面上呈现较强的关联性,在能力和方法考查层面上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

例如第16题“物质制备流程题”,是以物质制备、分离和提纯所涉及的核心步骤为明线,以特定条件下物质的转化为暗线,将化学的基本观念和原理作为联结生产实际和考查问题的纽带。非选择题的其他试题也与之类似。

因此,复习中需要以统整和联系的视野回顾教材,不仅要知道各概念、原理的涵义,更要知道其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另外,我们还需要正确区分知识与信息的差异,不要额外记忆试题中出现的在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之外的信息内容。要知道不抓住本质而简单记忆仅是量的增加而不是质的改变,非但不能提高成绩,反而因缺乏对这些额外信息内在联系的理解而加重认知负荷,得不偿失。

三、怎样复习更加有效?

复习有浅层和深层两种层次。浅层复习主要表现为简单再现、梳理和罗列知识点,依靠一定量的重复训练提升解题的熟练度。其结果是往往只能够形成浅表理解与记忆,要在新情境中提取和应用知识则依然较困难。

深度复习要求我们将学科素养发展和问题解答能力培养相结合,对知识进行重新理解,实现原有知识的结构改造与意义增值。换言之,高三复习忌记忆零散、碎片化、易遗忘的知识。以重要化学反应的复习为例,我们需要构建起三方面的知识网络。一是对该反应实质的探究:为什么能发生?在何条件下发生?二是该反应的意义和价值:反应对于概念的建立和深化、理论的证明或发展、自然现象的解释与认识、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三是该反应在实验室实现的装置、试剂、操作、现象等。

思维效益定律有这样一个公式:1×100>>100×1,是指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思考多次,要比对多个问题每个只思考一次更加高效。这就告诉我们,对待最后阶段遇到的试题,不要去过多关注试题的外在形式。正所谓“形式在此,立言在彼”。

我们需要更多理清题目的立意和构思,关注内容的整合与关联,关注方法的适用性、迁移性和拓展性,关注解题基本模型的构建,并在解题应用中进一步熟悉和完善构建的模型。

当我们遇到陌生的问题时,学会这样的四步分析思路:

1、我以前见过它吗? 我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

2、我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原理?

3、有没有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且我早已解决的问题?我能利用它的结果和方法吗?

4、我能不能联想到一个更普遍的问题?一个更特殊的问题?同一类的问题?这样在建构思维模型以及基于模型进行推理和寻找证据的复习过程中,发展特定的思维程序、应变的方法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以上的复习建议其实很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然而法虽朴实,寓意则灵。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复习中做到抓住本质,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关于2018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

高考冲刺作文辅导:锤炼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2018年大学专业介绍:最有钱途的金融学专业

经济金融专业高校那么多,究竟哪个实力强?

高考临近,各地“出招”严防作弊

高考前家长需要知道的15件事!

这7所高校撑起了中国高铁,附高铁相关专业介绍

紧抓生物学习技巧,不同阶段巧妙运用得高分

掌握英语备考中的七大要领,让效果事半功倍

2018高考报考:想进芯片行业大学专业怎么选?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