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历史高考答题时间安排及复习技巧

| 来源:搜狐教育 10379

历史高考答题时间安排及复习技巧


距高考只有3天了,考生复习到这个阶段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定型。但是最后阶段中,考生状态的调整和在高考考场上的发挥也会对成绩产生重要影响。

小编就文综考试中历史学科考试时间的安排和答题注意事项为学生给予指导,同时也就重要学科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在考前最后阶段夯实基础,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统筹时间,规范答题,放平心态

1应考时间的总体安排:

(1)利用发卷后的5分钟,对试题内容、难易程度进行整体理解感知,做到心中有数。

(2)选择题:历史11道题,平均50至60秒钟完成一道题,不能超过1分钟,共用10分钟。

(3)非选择题:历史3道大题,每题有3至4道设问。共9至11问。平均起来3至4分钟完成一问。

2时间分配原则:

实际上答题不可能是匀速的,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时间。

(1) 牢记两个要点。

选择题要给大题留出一定时间;

容易题要给难题留出一定时间。

(2)防止两个错误。

“省时出错”(过快)。求快弃准、会而不对。没有准确性的快是不可取的;

“超时失分”(过慢)。求对怕错,会而无时。在定量限时训练中形成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

(3) 避免三种倾向

①学优生避免:执着过头——卡在半路

有些实力强的学生答题习惯是不做出前一题就绝不做后一题。于是在一个题上胶着不放,不仅消耗了时间,而且常常会因一道题而严重受挫、乱了阵脚,导致整个考试失败。历届学生都有这样沉痛的教训,大家要引以为戒。

正确的做法是执着于每一道题,都全力以赴、专心去做,在规定时间没有做出来,果断放下!放下不是放弃,做好记号,等回头再来做。有时前面不会的题,随着做着后面的题会产生顿悟和灵感,回头再做时就会了。

②中等生避免:紧张过度——舌尖现象

我们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很熟的人,一下子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就在嘴边,可就是想不起来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舌尖现象”。明明很熟的知识,答案就在嘴边,可是在考试中就是想不出来,这是由于紧张过度所致。

遇此现象最好是把回忆暂时放下,专心把后面的题做好,待心态平稳时,所需的答案自然能想出来的。

③一般生避免:自信过低——蜻蜓点水

有些学生因为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自己信心不足,考试时答题不够专心。开始做一道题时,就准备换道题做,其想法是:试试看,看看这道题难不难,太难就做下一道,一个题没做完,就去做下一道,做着前面的题想着后面的题,每个题都做点,又都做不全。

这种不断地从一个题转移到另一题的蜻蜓点水的现象,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是审题不细,想的不深,分析的不透,把简单题看成难题,望而生畏;二是误解题意、答非所问,把简单题做错。

正确的做法是对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进行认真思考,尽量根据材料、结合知识合理作答,尽可能多得分。

3正确的答题方法

(1)选择题

可以分解成如下解题步骤:

①首先判断题目叙述的是我们学过的哪一历史事件。(判断的三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

②回忆学过的与此历史事件相关的所有知识。(对学过知识进行合理筛选和迁移)

③对题目所给信息理解要完整且全面。不可只看到部分信息或是只根据部分信息反映的史实进行选择,否则就会落入陷阱。

④判断设问与选项之间的正确对应关系,选出正确选项,排除干扰选项。

补充:设问为“实质”的选择题怎样回答?

实质:也可以叫“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实质是隐蔽的,是通过表象(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通过表象(现象)掌握实质。

错因:学生出现错误,一般是回答的“现象”(“表象”)或其他历史要素(如目的、意义、作用、特点等),而非“实质”(“本质”)。

实质的其他表述形式:本质、说明了、反映了、体现了、证明了。

天津高考历史试卷一直以来以这种问法设问的选择题占很大比重,很多同学一遇到这种题就出错,大家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2)非选择题

①根据材料回答的问题,对材料的理解要全面、准确——确保不丢分;

a.提示性的文字可能在材料的开头和结尾;

b.留意分号和省略号,一个分号可能是一个答案,省略号的前后句子很可能是答案;

c.将你认为是答案的句子用笔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d.将划出的句子提炼概括,转换成所要的答案。

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对书上知识迁移要全面、准确,力争多拿分。

4调整心态

适度紧张会有利于你调动情绪,尽快进入应考状态。但是如果过度紧张就会影响发挥正常水平。调整的方法是:

(1)学会取舍,做不出的题,果断放下,但要做记号。选择题先选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选上,并做上标记,大题千万不能空着。

(2)不为别人左右,只关注试卷,不关注别人。每个人的答题顺序是不一样的,要以我为主,千万不要慌乱,只要严格遵守答题时间,要有条不紊地完成考试。

(3)学科转换时,应先停一下,做三次深呼吸,调整状态,使自己重新兴奋起来。

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这样表述:

夯实基础——前提;提升能力——核心;

掌握方法——捷径;优化心态——保障。

回归基础,立足单元,梳理知识

距离高考还有3天的时间,此时对基础知识的梳理还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宜过细。大家应删繁就简,抓大放小,关注主干知识。具体的做法是:以单元为单位,从宏观上构建知识体系(结构)。如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内容,可以梳理成这样一个知识结构:

考试前,重点知识要了然于胸,毕竟过硬的基础功,才是高考中取得佳绩的重要保障。

围绕“四点”,研透知识,提升能力

考试前,对单元知识的梳理是必要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再现,应对一些主干知识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与剖析,以适应高考的要求。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隐含点,挖掘知识

要善于分析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即历史原因,从而回答“为什么”?

例如复习选修四《历史人物评说》的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时,可以思考这样一道题:为何在早期资产阶级时代,资产阶级多以独裁的方式来维护其统治?

其深层原因是此时的资本主义还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而被推翻的封建君主又时刻想复辟旧制度。

因此,大资产阶级需要出现一个铁腕人物,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统治。所以独裁政权的建立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

近三年的天津卷,或从所给材料、从所学知识,均有这样的设问。

2.关注易混点,理清知识

高考很多情况下是从某一重要历史概念出发进行命题,考查学生是否对这一概念有清晰透彻的理解和把握。如果学生对概念模糊不清,甚至混淆,就很难做出正确解答。

中国近现代史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等内容;世界近现代史提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主义”等概念,也必须条分缕析地加以区分。

如2017年第9题实际上就是从概念出发进行考查的,学生要提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个信息点,并弄清指代的历史事件和胜利的时间。

3.关注生长点,拓展知识

学习历史就是把握历史规律,形成历史智慧,并以此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借鉴,使人们少走弯路和错路。所谓历史智慧,其实就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启迪和认识。

近三年天津高考历史试卷第14题的最后一问,就是考查对某一史实的认识,分值稳定在4分。

4.关注衔接点,贯通知识

要将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上的知识进行衔接,打破教材限制,将选修与必修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

如在复习选修四《历史人物评说》的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时,可以进行这样整合:

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领导长征);

第17课“解放战争”(参加重庆谈判、指挥三大战役、指挥都江战役、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第23课“新中国初期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出访苏联、改善中美关系);

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开展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文革);

必修三第17课“毛泽东思想”;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的提出)。

这样做有利于从整体上对毛泽东进行把握,特别是选修四没涉及的毛泽东在十年对峙时期的三篇文章和必修三的“双百方针”很容易被忽略,而经过整合就不会被遗漏了。

检视错题,确保正确,提振信心

此时不宜再做新题,可以把最近五年天津高考历史真题中做错的题,重新进行组合、限时训练。如果又错了,立即进行查缺补漏,直到娴熟掌握为止。这样做不仅会提高复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应考的自信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高考家长必看,考前怎样安排孩子的饮食?

经济金融专业高校那么多,究竟哪个实力强?

高考临近,各地“出招”严防作弊

2018普通高招全国统一考试外语听说测试考场规则

高考前家长需要知道的15件事!

这7所高校撑起了中国高铁,附高铁相关专业介绍

紧抓生物学习技巧,不同阶段巧妙运用得高分

调整状态迎接高考 2018考生应考策略

2018高考报考:想进芯片行业大学专业怎么选?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