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充实”就是言之有物、持之有据,用足够的高质量的材料显示文章的主题。记叙事情,能够写出事情的全貌及其重要细节;议论问题,能够运用充足的论据阐明问题的实质。
“中心明确”就是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中心在记叙文中表现为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文章的主题思想。不论是直露还是含蓄,作者的感情倾向应明确,主题应明白。中心在议论文中就是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明确。
一、如何做到内容充实呢?
1. 积累占有丰富的素材。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胸中有丘壑”,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那么丰富的素材从哪来呢?
(1)拥自然入怀。观赏日月星辰,凝思山川河流。风的私语,花的叹息,高耸入云的山峰,波涛汹涌的江河,游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跃然在湖面上的一抹斜晖……都是自然赐予人类的跳动的音符,只要能用敏感的心及时捕捉,就能谱写出一首首悦耳动听的歌。21世纪教育网
(2)和社会握手。社会生活,也是我们写作的泉源。触及社会焦点,追踪时事话题,关注家长里短,放眼环球世界……只要你用青春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青春的思想思考这个世界,用青春的心智观照这个世界,即使是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也能为我所用,任我驱遣,写成警人警世的隽永奇文。
(3)与课本交流。课本是编者的心血凝聚,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内容涉及为人处世、道德情操、思家爱国、名人事例、名篇名句、典故诗词等方方面面。如能抓住课本,广采博记,并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因时因地,巧妙化用,必能开掘这五彩缤纷的“花圃园地”,创就一篇篇独具特色的精粹美文。
2. 合理选择与使用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和支柱。要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就要注意材料选择与使用的切凿、典型、新颖。
(1)材料要切凿。真情实感,材料切凿,是内容充实的根基。作文需要真实,但这个真实,不是仅仅对生活的自然摹写,而应是在生活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考生写作时根据为文需要,在把握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可编造故事,代人立言,编拟“格言警句”,来丰富文章内容。但反对考生反复运用陈旧素材,缺乏创意地胡编乱造。例如,不少考生曾一度沉迷神游太空、时间旅行、神鬼传奇、梦中奇遇等缺乏底蕴和真实体验感受的题材,这不仅无益于文章内容充实,反映出的也只能是学生积淀不足和生活感悟力的缺失。
(2)材料要典型。材料典型,是内容充实的命脉。典型的材料,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说服力,可以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最佳效果。
写记叙文,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身份、职业等特征的材料。例如有同学写一位教师,为了突出其工作负责、富有生活情趣的特点,选择他平时衣着总是一丝不苟、但有一次匆忙中忘记照镜子而使一绺头发高高翘起、惹得全班同学乐不可支的材料来写,同时还写了他作业批改认真负责,以致有调皮同学故意测试他,都逃脱不了他的“火眼金睛”。这样写就既真实又生动典型,突出了人物个性,丰富了文章的情趣。
写议论文,就要考虑材料在证明观点的代表性、针对性。如2009年湖南高考作文《踮起脚尖》中。考生就用分论点的形式论证中心。
踮起脚尖,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看:美丽的大自然,柳絮摇曳,燕子北归,艳阳高照,蝉鸣虫唱,麦浪吐金,丹桂飘香,雪花纷飞,寒梅傲雪。在这独具韵味的世界中,不要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打开窗子,看看屋外,推开门,来到田野,踮起脚尖,伸开双手,闭上眼睛,倾听风声,触摸空气,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新自然,让人神清气爽。
踮起脚尖,谱写人间的真爱。
瞧:那小女孩,正踮起脚尖,手里拿着十元钱,正往募捐箱里塞,脸上的表情是多么的神圣;那瘦弱的男孩,把脚踮得老高,“妈妈我比你还高,我能提这个!”把袋子死死地提在手里;高高瘦瘦的男生背后,母亲不停地踮起脚尖,为儿子翻正衣领!
(3)要有现实感。这是针对材料陈旧而言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立足于现实,从现实中取材。考生要在平时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积累丰富的素材,一旦需要就能源源不断地拿出来。当然,不是说写文章不能用历史材料,即使是写记叙文也可以写历史故事,关键是历史材料中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文章才能有新意。如《愚公移山》,从传统意义上讲就是告诫人们要学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但在作文时可以发挥逆向思维,愚公挖山精神可取,方法不佳,你一辈子不幸福就算了,凭什么让你的子子孙孙也不幸福,在作文时愚公可以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论证。
写人叙事的记叙文,要想拥有新颖独到的题材,就离不开平时的留心观察,用心感悟。例如对父母的感情,许多人或是写为了报答父母而勤奋学习,或是写在父母生日那天献上一束鲜花等题材,而有篇题为《父亲的喷嚏》的文章,专就父亲的喷嚏来写,极为新颖,令人捧腹而感动。
议论文选材要注意新颖。过旧的材料,难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有些材料虽然新,如雅典奥运会上的刘翔,在当年来看,材料是很新的,但是因为关注率太高,一般引用的人较多,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也难以激发起读者的兴趣。
二、怎样做到中心明确呢?
1. 文章中心要单一集中。
中心本身应该明确的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并且一篇文章中心应该始终不变,作者不能提出与中心相对立或矛盾的观点。高考作文的“话题”都比较宽泛,可以容纳的东西较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解出许多具体的题目,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文章的中心都必须与“话题”的中心意思相合,并且文章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在一篇短小的文章中,如果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不知所云。一篇文章,内容应该丰富,但中心必须明确。文章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必须受中心的管束和统帅,都必须为表现和深化中心服务。
2. 表达中心的语句要突出、一目了然。
在行文时,要用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把表达中心的语句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清楚地了解作者的观点或主旨,这在考试作文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可以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可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也可以段首显示,反复强调。
3. 把握具体文体应有特定的中心表现形式。不同的文体中心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议论文中表现为某种思想认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成分,中心论点可以用判断的形式概括;在记叙性的文字中表现为某种感受或表象,明确的逻辑概括很少或比较含蓄,有时也可以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揭示或点化写人记事的意义或自己的感悟。
4. 要善于点明中心,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更为重要。
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下面举例分述:
①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
抒情点题。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在描述夜走灵官峡的见闻后,直抒胸臆:“我猜想:即使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孩子,谁也看不清楚,可是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作者将一家三口的骨肉之情同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感情联系在一起,借抒情之笔突出文章的主题。
议论点题。唐弢《同志的信任》结尾:“ 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以评价作结,点明中心。
叙述点题。朱自清《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借叙述直接点题,引出回忆吸引读者。
描写点题。茹志鹃《百合花》结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这诗意浓郁的点题描写,把作品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百合花——纯洁与感情的花,伴随着主人公的身体,映衬着他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读者心里。
②从修辞的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反问点题、比喻点题、排比点题、拟人点题、引用点题。
反复点题。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便点题“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中间结尾也多次点题,直抒胸臆。朱自清的背影,从开头到结尾,四次提到“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看见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流里,再找不到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样反复点题,把父子间浓浓的亲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几次点题前后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天成。
设问点题。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部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直接点题,引出典型事例的叙写。如高考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有位考生这样点题:“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曲折,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新。”这一问一答,直答中心,加之整齐的句式,自然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问点题。杨朔《茶花赋》结尾:“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且呼应开头,恰到好处。
比喻点题。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用比喻抒发了北大这扇神奇充满活力的窗子带给人的清新自由的感受。
排比点题。陶行知《创新宣言》:“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前面列举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逐一分析后得出结论,用排比的句式表达出来,文句自然、紧凑、醒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朱自清的《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三个比喻组成排比段,非常醒目,形象地呕歌了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春天,给人强烈的震撼。
拟人点题。海伦凯勒《我的老师》:“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在叙述爬树的惊险经历后,用拟人手法点明独特的感受,形象生动,恰到好处。
③就点题的位置而言,可分为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段中点题。
标题点明中心。话题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我们就用标题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例如,2009年高考优秀作文《风景这边独好》、《别让常识束缚了你》、《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等。
开头点明中心。例如一位考生写的《敢为天下先》一文的开头:“老子说:‘我恒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虽然这古训倍受推崇,但实际上不过是一张“护身符”。“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敢勇挑大梁,不敢锐意创新。我以为,在这腾飞的新时代里,人人要敢为天下先。”这个开头破中立论,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新时代,人人要敢为天下先。
结尾点明中心。例如高考作文《诚信不可抛》一文的结尾:“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诚信不可抛,唯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生命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永不枯竭!”这则结尾,收束全文,点明主旨,要言不烦,干净利落。
段中点明中心。写记叙文可以描写几个场景,在场景描写之前或之后点明文章中心;写议论文可以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小观点,放于每段醒目位置,强化阅卷老师对文章中心的印象。
总之,点题的方法多种多样,点题的位置也自由灵活,可在开头可在中间,可在结尾。(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