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总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抱怨,选出学校来读不到喜欢的专业,选出专业来又读不到心仪的学校,真不知道这志愿该怎么填。填报志愿如何才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呢?
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
考生应尽早了解自己将来适合在哪些行业发展,预先制订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根据自身条件来考虑专业。
1、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
读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不但有利于完成大学的学业,更有利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
比如性格外向、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
适合报考
2、结合自己的单科成绩来考虑专业
如果盲目跟风填报了所谓的“热门”专业,进校后因某门单科成绩不好而影响学习,甚至因挂科而不能按时毕业就得不偿失了。比如:
数学成绩不好的考生最好不要选:
物理成绩不好的考生:
生物、
如何找到与合适专业对应的大学?
选好了想学且能学的专业,接下来就是用选好的专业来找对应的大学。对应的大学,一是指自己的高考分数能填报的高校;二是指能填报的高校里不但有自己想学的专业,而且该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专业。那么,哪些专业属于优势专业呢?不同批次院校专业的选择,可参照以下方法进行。
1、第一批本科院校专业选择
第一,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下的专业。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在高等院校中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 的学科。它们代表了一所学校一个
第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里的专业。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为了保护和加强基础 学科、培养基础学科
2、第二批本科院校专业选择
考生可以选择特殊院校里的品牌专业,比如
3、高职(专科)院校专业选择
考生可以瞄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院校,专业建设领先,具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
另外,想专升本的同学,应选择本科院校也会开设的专业,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