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认为我高三都那么努力了,为什么总是觉得与成绩不匹配,我觉得自己能够考更高分才对。
高一高二的考试是阶段性的,侧重考本单元,或者本学期学过的内容,更像是一个个断点。阶段性的
高三了就不太一样了,系统性地考,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复习,短时间地专注努力,很难短时间看到成效。而且每个科目你所在的水平不同提分的难度也不同,把一个科目从基础薄弱提升到平均水平会比较简单,比较快,平均水平往上走会越来越难提升,数学从40到80的难度远比数学从120了上130低,没有长时间的积累真的是不可能的。
高分段不稳定!而且你侧重的科目不同,反馈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大家如果
很多考试考题的侧重方向不一样,你复习的侧重不一样,考题的难度不一样,同一水平的人基础不同反应不同,相差也会很大。所以这里,希望大家以高考题难度为准,大概了解高考的侧重和方向,以及难度设置。阶段性地练习高考题是很有必要的,做到有的放矢。
你的努力只是看起来努力,没有足够高效,或者不如别人努力。真正的高效,投入学习的自己是会感受得出来的,特别重要的标准:专注、投入、大脑高速运转。
学会定位
你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你在什么样的水平,各科目的优劣势。哪些科目是弱势科目,提分更快,性价比更高,哪些科目是已经达到平均以上的,提分可能就会慢一些。弱科多分配时间,提起来。优势科目少分配时间保住。
平均分并不是瞎算的,因为试卷的出题高中低档有一定的分配比。
高考数学的选择填空会比模拟简单,选择题1-8题套路都很固定,不错很容易。选择题1-2拿分也不难。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你更多地去关注高考的难度,会发现你们现在考的很多题是没有必要的。
考多少分,在哪些科目上提分,在哪些板块提分,一定要足够精细。站在学科角度平衡时间,哪个科目最艰难,哪个科目是优势科目。该往哪里倾斜时间。
弱科的提分,就要尽可能从高考出题的中低档类型入手,分科目,分题型,找方法。
一定要刷高考真题
做高考题是因为,你得知道要考什么,该考什么,哪些东西是一定会考的,哪些东西是一定不会考的,哪些东西是可能考的。数学:像什么排列组合高考难度其实偏低,甚至不考,就没必要做那种偏难怪题。数学的计算量并不大,选择题比想象中简单,大题比想象中难更加灵活。
比如
分类 梯度 集中 大量
做题一定要分类梯度大量集中,分类就是分类型做题,先把高考容易拿分的先掌握。梯度就是从简单的题目先做过去,扫一眼题目判定,大概能做出来的,大概做不出来的,完全做不出来的。
1类做完做2类再做3类,肯定会有分类失误的如果做的过程中发现比想象中难,完全没思路就跳过好了,没有必要死啃。循序渐进真的很重要。
大量集中是什么意思,我的建议就是能够尽可能地分出大块时间来做题,这样你才会更容易在做题红发现出题的规律题目的套路,总结归纳永远要建立在熟悉的过程上。
数学
高考数学很多时候就是在更换题目条件或者增加题目条件。比如直接说对称,再到F(X+1)=F(-X+1),关于X=1对称,直接说周期,再到给你一个对称加上一个奇偶性,转个弯告诉你周期。
数学是一门
数学提升上会遇到的问题,遇到了特别难的卷子考差了。心态爆炸,经常性的计算错误。我觉得相信自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时候换一种思维或者多算一步,真的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导数第二问和圆锥曲线是准备给数学冲135以上的同学的,而且越往上花的时间越多,投入产出比越低!如果有短板,先补短板,优势稳住就好了。 如果你关注高考的话会发现圆锥曲线第一问的难度都在增大,立体几何的极值等问题值得关注。
圆内的棱锥,圆柱的内切圆,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
外接球的内容,看到直径戳球心,直径所对圆周角为九十度,如果有角度,肯定会在直角三角形中解决。球心到任意点距离相等。
有的人问我什么才叫总结,出题人的思路到底是什么呢?只有量变才会质变!足够熟悉,做了足够多题,才能总结。
像三角函数大题基本上都会同时涉及正弦定义余弦定理。所以当第一问只用到正弦定理就解决的时候第二问就多半会用到余弦定理。
圆锥曲线选择题,高考喜欢考定义。难一点的题目都会涉及定义,看到一个焦点就戳上另一个焦点,看到,椭圆或者双曲线上有一点,把两个焦点和这个点连接,多半会用到定义。三十度四十五度六十度先找特殊三角形,边和边的关系表示出来。如果找不到再用余弦定理。圆和抛物线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为有丰富的对称。
引入新概念,短时间的理解,错题集建议做典型,考试前复习翻阅,要越做越薄学会删减,在精不在多。如果没有这个习惯可以不做,记忆遗忘曲线,反复多次是必要的。
如果说你觉得自己真的理解能力无敌差,所有科目都没有一点兴趣,其他科目都是短板的话。我建议你从
背单词三种方法:
自然拼读法:international In ter na tion al 读出来就会写。
词根词缀法:inter 在什么之间 nation 国家 al形容词词缀。
联想记忆法:这个就天马行空啦,不举例子了。
切记:尽量把学习新词汇与复习和应用已经掌握的词汇结合起来,寻求二者的平衡。
150分满分,纯背单词可以解决至少90分,阅读理解,七选五,完形填空大部分都在基于理解做题的。完形填空可能更偏重单词短语的理解和区别,一些语法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都是可以机械重复提高的。
一个非谓语动词(加ing 加ed)题目会给动词;
一个冠词 ,在可数名词单数之前挖一个空,泛指就填a an注意元音,特指就是the)定语从句的引导词一般逗号后面就填which,难一些也可能是when;
名词的单复数变化给名词的时候,名词的形容词化加个后缀——al之类的;
形容词变副词(加ly,或者极少部分只加y)空放在形容词之前就是修饰形容词的副词;
连词类But And,注意大小写语意表转折的话就用but ,并列承接就用and,注意有时候句子开头表转折的意思就填however;
病句:时态不一致,冠词误用,代词错误,名词单复数,定语从句引导词,连词,形容词副词误用其实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有很多重合共通。
分类、集中、大量、高效,还建议高考题横向做,比如将2012 - 2018
不光这一科,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知识点就那么多。
还有只做高考题,全国卷123近十年够做了,真的不用做模拟题,模拟题考单词量就是个玄学,高考题对单词量的把握是最精确的,单词量足够了就练语法,练高考卷里常出现的语法,练逻辑,熟悉高考的出题方式。习惯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只熟悉高考题的逻辑。
高考不是洪水猛兽在建立基础的情况下,掌握方法,总结规律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成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