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傍晚,本市春考成绩开放查询,同时公布了春考招生志愿填报的最低成绩资格线及相关成绩分布表。
从去年春考开始,绝大多数考生都报名参加考试,考生人数多达四万五千多,而春考招生计划才两千两百多,且招生院校与专业有特定指向,所以真正把目标瞄准招生的春考考生所占比例很小,绝大多数考生是把这次全市统一考试当做模拟考了。
作为全市统一考试,特别是高考招生考试,其命题质量与考试组织的严密性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从两年春考的考分成绩比较,也能看出试卷设计的稳定性。今年春考语数外三门科目合成总分与去年春考成绩相比,不仅总分的平均分之差不超过2分,而且总分相应的第一四分位数、第二四分位数和第三四分位数之间的差也都在2分之内,所以两年的总分分布非常接近。加上两年的考生人数相近,所以今年划定的最低成绩资格线仅比去年低了2分,这也说明两者成绩分布的一致性。除总分外,各科目的分数分布也呈现相同的特点,无论是平均分还是三个四分位数,同科目两年间的差距都很接近。
由于把春考视作模拟考,考生对成绩的运用通常会聚焦在两点,一是与区内模拟考成绩或排位的比较,二是对6月秋考成绩的预测。
在春考前后,各区都组织了本区的统一测试,一般称为“一模”,既是对科目教学成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评判。近年来,各区的“一模”从命题到阅卷的质量都有提高,但围绕知识点的选择、试题的素材与情境,以及对解题过程的要求等试卷的设计各不相同,与全市统考的试卷差异更是明显。所以,就特定群体而言可进行相互比较,但具体到考生个体,比较意义就很弱了。因为每次考试的试卷不同都会有影响,何况考试的人群不同,就更加缺乏比较的意义。好在春考是特定的专业招生,且辅助采用院校自主测试方式,部分弥补了单纯依赖考试分数所存在的问题。
类似的问题在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中也有反映。新高考的合成总分包含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因此考生十分关注自己在各科目测试中的相对排位,并以此作为最后等第的预测。我们经常听到考生议论说,该科目在学校里或区里的测试中一直是A等第,或者说从没有低于A等第,但参加全市统一的学业水平等级考却得了一个B或更低的等第成绩,由此就会质疑考试不公平等等。实际上,如果缺乏严格的数学论证和方法,一个学校范围、一个区域范围的考试结果与其他学校或区域范围的考试结果是不具可比性的,与全市统一考试所得的结果也不具有一致性,所以无法进行直观意义上的比较。
同样,由春考成绩开展对秋考成绩的预测也难如人意。虽然春考作为全市统一高考,在命题、考试组织及阅卷等方面的质量得到保障,且春考考生人数与秋考人数相近,但从已有的分析结果看,春考成绩还是难以预测秋考成绩,可能是尚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持,但更有可能是考生的态度对结果产生了偏差。因为,真正参与招生录取的春考人数占比很低,大多数考生抱着熟悉高考流程的目的来参加考试,所以态度上就比较轻松。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中,无疑大家对外语科目的考试是最认真的,而语文、数学很难达到同样的重视程度,语文阅卷就有反映说作文的整体水平与秋考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际上,类似的现象在各区中考的两次模拟考试中也存在,通常“一模”的考试成绩会影响高中的自主招生结果,所以大家的重视程度就远比“二模”高,考试分数与学生程度的关联性也就更强。所以,要想获知分数背后更多的信息,需要我们用更好的工具做更深入的分析与挖掘。(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