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部分考生尽管其分数超过了某一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却最终没有被相应批次的学校录取,我们称为“上线落榜”,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也许有人会问,分数达到了批次控制分数线怎么还不能被录取呢?其实考生能否被录取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高考落榜既有考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划线政策性落榜
教育部录取原则明确要求“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情况下,由招生学校自行确定是否录取以及录取的专业”。因此,各省市都要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控制分数线,既然按略多于招生计划总数确定最低控制分数线,那么理论上这“略多于”的部分在录取中就要落榜,这就是政策性落榜。
(二)投档后落榜
考生投档学校后,由于学校可按招生章程将不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退档处理。被退档的原因可能有:
1. 身体条件受限。有的考生因身体原因报考专业受限,如高度近视、色盲、色弱、嗅觉不灵、听力迟钝等,事先又没有仔细查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和学校招生章程,盲目选报了一些受限院校和专业,最后因身体不合格而被淘汰。
单科要求达不到。考生总分较高,但学校专业有单科要求,考生不符合条件被退档。(图片来源摄图网)
原文出处:重庆招考信息网 为什么会出现“上线落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