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了高三上半学期的艰难适应期,高三同学们又进入了复习的“高原期”——看似复习卓有成效,但却心里没谱。
高三备考,本质上依然是学习,但又不是普通的学习。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在有限的时间里谁取得的进步大,谁就是备考的成功者!具体如何做呢?关键是要把握好以下四点:
胸中有蓝图
备考要精准
从自身实际出发,这样的备考就是精准备考,也是高效备考。很多同学最终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针对性不强,潜力挖掘不充分,成绩提升不理想。
精准备考,要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第一,坚持自己的备考节奏,不为别人的学法所动。
有的学生整天热衷于打听别人的学习方法,在高三更是如此,只要有同学模拟考成绩冒上去,他就去打问学习方法,然后赶紧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几乎每次都如此。结果他自己成了学法集大成者,可是学习效果并没有提升。
学生到了高三,已经有了十二年的学习经历,对学习这件事早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习惯,只需要坚持,并适时调整即可。相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因为一次考试成绩的起伏就改变节奏,也不因为别人做法的优劣而轻易的影响到自己。
第二,重视总结,让模拟考告诉自己哪里才是最应该努力的方向。
高考备考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实现成绩的最大化!那么,哪里能提高分数就在哪里复习,这是高考备考的铁律。
怎么做才能找到最能提高分数的地方?是考后的试卷分析,没有比这更好的方式了。因此要高度重视考后总结,它甚至比成绩还要重要。成绩在它形成的时候就已经成为过去,但是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才是最有价值的,它就是你今后学习的方向,就是你提分的关键点所在。
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考后总结分析,是提高备考效率的捷径,这不是浪费时间,相反是节约时间,因为它提高了备考效率。
那些考过的试卷会告诉你,你的最真实的学习现状是什么样的,是你的,而非别人的。
第三,和科任教师交流,为你提供专属备考建议。
在高三,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会充分的利用好教师资源的,能够经常性的和教师互动,并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其他同学可能没有的收获。
这点其实大家其实都能想到,可就是做不到,原因是多方面的。高三同学和科任教师的交流,不能只限于请教一道题目,还要在恰当的时候,让老师对你的备考做出阶段性的评价,提出建议。这些建议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具有针对性。
一份精准备考计划,能够让你的每一次努力都建立在取得效果上,让你的每一天的拼搏都能体现在得分上。如果你在高三的初始就有意识的形成自己的精准备考计划,会让你的备考少走弯路,让你的备考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取得高考的成功。
行动有定力
备考要有自制力
在历年高考失利的学生中,不外乎这么几种——短腿学科严重的、刻苦精神不足的、备考效率不高的、自制力不足的。
有同学上完自习回到宿舍还是忍不住继续“王者荣耀”!这样的学生并不少,他们一次次的下定决心,但又一次次的回到老路——意志力不足,自制力太差,成了高考路上的拦路虎。
有一句话说,影响一个人不断走向远方的,很多时候不是眼前的高山,而是他鞋子里的那一粒沙子。自制力便是这粒沙子。
那么,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该如何改变自我、圆梦高考?
第一,不给挑战自制力创造机会,逐步告别手机。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制力不足对学习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潜在的,也就是不易被察觉的,这对于时间的浪费尤为明显。
比如回到家心里,拿起手机,心里想的是我就看看有没有好友发消息。结果呢,消息也看了,顺便也玩一把游戏,心里又想的是我就玩一把,结果那一把玩输了,心里不服气,再挑,继续挑,然后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
古人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作为高三同学,要把有可能把自己引入各种浪费时间、精力的事如洪水猛兽一样的警惕、预防。
抵抗自制力差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创造机会,不提供可能性。比如将最大的挑战,也就是手机,能够暂时的告别。如果短时间做不到,可以把智能机换成功能机,慢慢告别。
第二,磨刀不误砍柴工,自我励志教育经常做。
人在高三,就要有时刻准备着的精神,每时每刻都把自己调整到奋斗的状态。因为总有些同学思想一放松下来,各种干扰学习的状况就会不断涌现,于是状态起起伏伏,拼三天玩两天的人也不少。这样的同学自我感觉还是很刻苦的,可是看到成绩之后不惑不解,和自己预想的差的太多,原因就是投入不够。
在高三,即使班级不会每周来一次激励活动,自己也要至少一周做一次自我激励,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与其在路上蹒跚,不如停下来调整好状态,然后快速前进。具体做法是每一周找出一段自由安静的时间,认真分析最近自己的状态,此前的目标实现的怎么样,有哪些得失,今后有何打算,不妨都写出来。特别是在过去的日子里,自己有哪些地方是因为制止力不强而影响了学习,也最好找出来。
和自己来一次心灵对话,也可以说是一次自我疗伤,哪怕就是独自大哭一场也好,这一切都可以算作是自我励志教育,它能让你快速凝聚力量,克服苦难,战胜自我,重新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话不了多少时间,起到的却是加油站的作用。
第三,找一个可信赖的同学或朋友,让他经常提醒你、监督你。
实际上这个做法也是来自于学生,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找一个和你关系很好的同学,说出你的苦衷,让他监督你,实际上是在帮助你。所谓危难之际见真情,在这样一个人生的关键时刻,哪个愿意帮你的人一定是你的挚友。
具体做法上,选择同班同学是最好的,次之是同年级的,因为你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能够及时的了解你的学习状态。可以说,在每个高考成功的人中,大多都有一个中国好同学,他的一臂之力有时候非常重要。
我们并不主张同学们在高三单打独斗,以及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困兽之争。和大家一起并肩战斗,才是最好的备考策略。
心中无包袱
备考要放轻松
高考复习,状态决定一切,没有好的状态必然没有好的备考效果。
高三毕竟压力很大,出现一些心理状况属于正常,关键要进行积极的调节,及时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要像关注分数一样的关注自己的状态,从上课到自习,从白天到夜晚,努力让自己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太重要。
第一,理性看待复习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知道,高考的重点是复习,它占用的时间很长,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很多,所以挑战不小。
复习是在原有所学基础上的整合、深化,综合性是它的特点。这种综合性会让学生不太适合,特别是数学和文综。就数学来说,难度增大了,而文综则是基于专题的拔高。由于此前所学是零碎的,现在要把它整合到一起,形成知识网络,如果基础不够扎实,可能会心有余力不足。
但这是正常的,每个高三生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属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阶段,必然伴随着很多的疑惑,这实际上是你对知识的再理解和自我深化,是进步的表现,所以要理性形容面对。
第二,淡化成绩,看重备考效果。
复习计划,因人而异,有些同学由于各种情况会导致成绩起伏,特别是持续下降,这对于学生来说压力很大,也感到迷茫。
其实这一阶段,你的学习效果还不足以立刻就见效,也就是成绩还不能反映你的能力水平,但是这绝不是你的所为是无用功,恰恰相反,它们是有意义的,你需要耐心等待,需要一颗坚持之心。
第三,降低难度,建立任务清单。
信心受挫才会引起内心焦虑,现实和理想差距大导致挫败感的产生。要知道高三备考信心是第一位的,除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还要在备考策略上调整。
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让备考有获得感,毕竟还有二轮复习和模拟提高阶段,要期待那个时候取得更大的进步。在第一轮复习中,很多同学都会出现一种误区,那就是情不自禁的会把现在的水平、成绩和高考目标作比;这一比就会比出问题来,差距太大,自信心严重受挫,要么紧张失落要么过于用功导致身心无法承受,出现诸如神经衰弱症状。
第四,多做自我总结,找到突破口。
很多高三同学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又不能清晰的说出压力来自哪里。所以,与其这样低效率的学习,不如适时停下来做自我分析总结,拿出一张纸,写下你的困难和面临的问题,要尽可能的详细具体,一定要具体到习惯和科目上。然后把每门科目的问题列出来,再寻求解决方法。
当你为每个问题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你内心的疑虑也就解除了,迷茫烟消云散,信心恢复,动力十足。那种笼统的压力、恐惧于事无补,不如静下心来理性面对,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如果是现在解决不了的就放一放。
第五,做计划不如列任务清单。
让每一天的学习都是清晰明了的,内容设置上不易过多,要量力而行,因为完成任务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激励。任务清单的好处在于,让你每天的学习有章可循,不至于忙乱,学习任务是切实可行的。而且,还可以采取自我评价的方法,时间最好放在晚上。
刷题讲方法
备考要看结果
没有刷题无数,不算是来过高三;做不了一张张的模拟卷,哪来的理想成绩?不过,最近有些同学说他们做了很多的题目,但就是不见成绩提高,为此很苦恼。
做了很多题,却没有换来与之相对应的成绩,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是个必须要直面并彻底解决的问题,不然很拼的高三只能得到很惨的成绩。
解决第一个问题:弄清做题的目的,明确高效做题的前提和方法。
高三备考做题的目的是什么?这看似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具体做题的时候并没有想明白,也没有做好。任何的练习都是为了提升能力,提升到高考所需的程度。
为了这个终极目标,学生要拼命刷题,但是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能力,而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学生做几道题就掌握了知识技能,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几十道,所以不可简单照搬模仿别人的做法。
做了很多题,但是没有效果,我们可以将这种做题看成是“假做题”,因为它的效果有限,具体表现为:
1.整个解题过程没有独立自主的完成,而是过于依赖参考答案,这样的解题过程并没有充分的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对提高能力无益;
2.对于本可以解答的题目没有完成,而是一次次的半途而废,对于形成完整的解题习惯无好处;
3.解题要求不严格,过于追求思路 ,而忽视过程,使得解题过程不完整,考场上容易出现不该有的扣分,包括审题粗心、结果错误、答错位置等。
这样的做题算不上高效,它只是数字的增加,对于提高能力水平没有作用,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
而有些同学无视不扎实的基础,贸然投入精力在有难度题目的解答上,往往很难有效果,只不过是制造了很多的 “半成品”。即使有时做对,也是偶然性的体现,但这样的偶然性在考场上基本不会出现,所以成绩也就不会有提高。
解决第二个问题:处理好各种关系,掌握科学合理的解题策略。
1.精做和泛做的关系。
精做是要做到完美,确保做一道题就是一次高质量的思维培养过程、解题习惯养成过程。做完后进行总结,若能举一反三,更好。做一道这样的题目耗时很多,但是效果极好,一两天能做一道便是很好。
泛做可能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刷题,一般要有时间的限制,也要有一定的心里紧张感,做完马上对答案。特点是能保证做题的数量,对于熟能生巧的目标有帮助。
2.见效快与慢的关系。
有些科目适合突击,比如数学、地理等,有些学科不适合突击,比如语文、英语。备考中容易对效果产生怀疑的学生,很多都是没有注意到解题效果呈现快慢。就说英语,猛学个一两个星期,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成绩很可能没有提高,这是正常的,因为英语见效慢, 有个过程。
3.平时做题与考场做题的关系。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这个关系最好不存在才好,也就是在平时的做题中就让自己处于紧张感中,心理也将平时的做题当成是考试。但是,能做到视平时入考场的学生真心不多,很多人都是恰恰相反:平时做题过于放松,过于随意,但到了考场上却因为紧张过度而影响思考分析,把应有的水平也发挥不出来。
总之,要在正确的前提下做题,在正确的心态下做题,在正确的目标引领下做题,备考刷题才能“刷出”意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