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的提出,将绿色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也将对诸多产业产生深远影响。积极应变、主动求变,面向未来、奔赴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立足新发展形势,着眼国家未来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开放办学,整合吸纳政府、企业、行业力量,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正式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上迈出新的重要步伐。
9月5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来能源转型发展论坛暨新学院揭牌仪式在学校翠宫报告厅隆重举行。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高东锋、副处长沈国清,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匡立春,中国石化科技部总经理卞凤鸣,中国海油科技信息部总经理周建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领导陈峰、吴小林、雷玉江、鲍志东、韩克飞、付恒升、李根生、韩尚峰、金衍,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徐春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仪式由校长吴小林主持。
仪式上,党委副书记雷玉江宣读了学校成立三个学院的决定和院长聘任决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分别出任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院长,蓝兴英、宋先知、李军分别受聘担任三个学院的执行院长。
苏义脑、匡立春、卞凤鸣、周建良,陈峰、吴小林、李根生、高德利、徐春明、李军共同为三个新学院揭牌。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的成立,既是学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应时之举,也是学校抢占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高地”的有力举措,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学校在转型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三个学院的建设发展,将坚持以“科教一体、交叉跨界,产教共荣、开放共享,减低零负、创新引领”为主要特色,在建设布局上,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发挥克拉玛依区位优势,深化政产学研共建,以智能化信息化勘探开发与管理为主要内容,为办好校区赋能助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以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将打造零碳和负碳成长极作为主要方向;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以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减碳和低碳油气领域深耕,形成世界水平代表性科技突破。在目标定位上,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指引,培养面向能源前沿领域的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建设路径上,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支撑,构筑产学研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共同体;在发展机制上,以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学院建设新机制新模式。
党委书记陈峰在致辞中表示,加快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科技创新人才,在人才布局上争取先发优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和行业联系紧密的能源类高校,“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要求,聚焦前沿交叉科学问题和国家急需关键技术,拓展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优势特色,加快升级传统优势学科内涵,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他说,学校高度重视三个学院的布局与建设,希望新成立的三个学院明确建设思路,创新培养体系、资源要素和管理模式,建成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打造碳中和领域能源技术创新的示范性平台。
在随后举行的未来能源转型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专家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共同探讨了能源转型发展等重要议题。
高东锋肯定了中石大在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对学校新成立三个学院表示祝贺。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对于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具有深远意义,也迫切需要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相信中石大新成立的三个学院将在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匡立春、卞凤鸣、周建良分别结合行业现状和公司发展实际,阐述了“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意义及任务要求,分享了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技术路径的思考。他们表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学科创新、学术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中石大以成立三个学院为契机,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深度融合,在推动能源转型、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苏义脑院士结合国家能源结构现状,强调实现“双碳”目标需要遵循“立足国情、安全发展、科学创新、务求实效”这一总体思路,并阐述了能源消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提效以及现代化能源体系在推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高德利院士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宏观视角,阐述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油气行业的发展走向问题,勉励中石大学子学好专业知识,“石油行业依然大有可为”。
徐春明院士、李根生院士及李军教授分别介绍了各学院的目标定位、科研攻关方向以及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表示将紧抓机遇、无畏挑战,充分利用学校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的优势特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开展低碳能源技术和减碳技术创新,强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而不懈努力。
中石大学院“上新”,一起来认识它们——
聚焦能源转型升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升级加速。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要利用3-5年时间,在高校系统布局建设一批碳中和领域科技创新平台,汇聚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5-10年的持续支持和建设,若干高校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
中石大作为一所和行业联系紧密、特色鲜明的能源类高校,紧紧围绕国家能源革命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为己任,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能源转型要求,用行动肩负起推动国家能源转型升级的使命。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将深化与东营市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共建,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将进一步对接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的战略合作,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将与西部油气和炼化企业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学院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紧密衔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绿色发展。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在数字信息革命、能源结构调整、“双碳”目标背景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汇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中石大按照“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发展思路,拓展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优势特色,加快升级传统优势学科内涵,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构建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面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清洁化能源转型发展需求,大力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布局新兴交叉学科打造新的发展增长点。
学校通过整合相关方向的优势资源,在新学院设置碳储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油气资源绿色智能开发、低碳能源高效开发、智能油气勘探开发、智能炼化与新能源等学科方向,组建若干个多学科交叉的碳中和能源领域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以团队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立足前沿交叉能源技术领军人才培养,聚焦前沿交叉科学问题和国家急需关键技术,加强和深化与国外顶尖大学的合作,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打造教师队伍建设快速提升的教学科研高平台,助力学校加快 “双一流”建设。
瞄准科技前沿,着力培养未来能源技术领军人才。三大新学院通过聚焦能源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坚持“中国特色、面向未来、交叉融合、科教结合、学生中心、开放创新”的建设原则,通过实施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引导学生科学规划成长路径,培养一批引领未来能源发展,具有想象力、洞察力、执行力、领导力等核心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未来能源技术领军人才。
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建立以院士等杰出科学家为领衔的学业导师制度,按照“厚基础、重交叉、强实践、促创新”的建设思路,实施个性化定制化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一人一方案”,构建包含研讨课、案例分析课、科技前沿课的研究型课程体系,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审辩思维、持续发展、沟通合作等核心素养。
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依托碳中和能源领域的交叉学科方向和学校优势本科专业,汇聚校内外优质资源和高水平师资,开设“碳中和”能源创新班,培养具有战略性、交叉性和前瞻性的碳中和能源领域创新领军人才,促进在碳中和背景下学校传统油气学科的改造和升级转型,确保学校在碳中和能源领域抢占战略制高点。
数智油气现代产业学院实施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以专业型硕士、工程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为引领,创建本科-专业硕士-工程博士全链条、贯通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符合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需求的产教融合制度框架和体制机制。结合产业生产实际与人力需求,与合作单位联合制定实习实训计划,开发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配备企业现场教师,培养行业亟需的优秀人才。
图片来源:(摄图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