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常熟理工学院从“专业立院”到“学术强院”,高质量建设应用型特色学院

|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 4425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常熟理工学院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学校在新闻网主页和第四次党代会专题网推出“发展巡礼”专栏,展示各条线、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在对照高质量发展和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如何凝练发展特色、找准发展重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共同唱响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

  9月16日,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2年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拟认定名单公示”中,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省高值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位列其中,这预示着学院学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从“专业立院”向“学术强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抢抓机遇推进内涵建设,“专业立院”夯实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围绕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工程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及时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要求,着力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近五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共有1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点、2门课程获评省级一流课程,“医药生物技术学院”入选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

  专业建设内涵提升有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国家金奖1项、江苏省金奖3项、银奖2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江苏省一、二、三等奖共8项,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7项;考研率呈上升趋势,2022届达到24.57%;产业学院毕业生全部在规上企业就职,薪资同比提升32.5%,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专业建设内涵提升推进学院人才和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科技创新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十三五”以来,学院共引进高层次人才38人、专任教师新增36人、博士学位教师新增36人,师生比更趋优化;“生物医药产教融合育人工作坊”获评江苏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名教师先后在江苏省创新教学大赛中获一、二等奖;新增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333”培养对象1人,入选国家紫菜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建设省级外籍院士工作室和苏州市外籍院士工作站各1个,开展横向企业委托科研项目146项,横向科研经费累计到账2089.5万,校企联合制定国家标准5项,以第一单位申报和联合申报获得省级科技奖6项;生物工程“十三五”省重点建设学科顺利通过验收,并持续立项“十四五”省重点学科支持。

  过去五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通过专业内涵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干事氛围,为学院全面迈向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然而,学科建设始终是学院发展中的“短板”,表现在学科组织化程度不高,教师横向课题深入核心需求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问题不多,还做不到在某一方面引领产业技术创新形成学院的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学校提升办学层次、创建一流应用型大学为学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这种形势下,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重塑学科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路径,强化二级学院“学术心脏地带”的功能,努力实现基于学术根基的应用型特色发展。

  创新思路筑牢学科之基,“学术强院”推动特色发展

  “十四五”期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师科研学术能力提升为抓手,加快高水平学术成果积累,补齐学科建设“短板”,推动学科科研优势特色尽快形成,高质量建设应用型特色学院。在本学期初的学院大会上,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实现从“专业立院”到“学术强院”转型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重塑学术精神,把奋斗文化和质量文化落实到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在学院内广泛开展“学科科研思想大讨论”引导全体教师统一思想,重新认识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形成学科建设的共识,增强学术自觉,确立主动探究的理性精神、敢于质疑的批判精神和面对困扰的坚持精神。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大力倡导“能吃苦、能迎战、能贡献,科研有目标创新不畏艰”的奋斗文化和“不应付、不作假、不浮躁,研究有深度技术解真题”的质量文化,促进教师把“绩效驱动”的科研行为转变成“内生驱动”的科研行为,把“散装科研”和“文献科研”转变为有组织的科研和与产业难题深度对接的科研。

  打造产业学科,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推进“生物与医药”特色方向凝练与建设。学院紧密结合地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学术性与应用性融合的产业学科,规划生物与医药、食品加工与安全、应用生态与农业三个方向,服务苏南(及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环太湖现代农业发展、沿长江(江苏)流域生态保护的“一区一湖一江”学科布局。重点对接苏州市生物医药“1号产业”,汇集学院生物工程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值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重点建设产业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学院”的资源与平台优势,聚焦生物制药工艺改进、生物药原料挖掘、细胞规模化培养、生物大分子检测等关键技术创新需求,重点打造“生物功能物质挖掘和应用”“生物工程制药技术”两个特色方向领域,积极培育申报2023年“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

  做强人才队伍,实施“师资兴院计划”,建设治学严谨、学术精良的应用型学科团队。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学术能力为支撑、以转化能力为导向,引培结合、分类培养、考核促进,系统推动新进教师成长、骨干教师发展和卓越教师培育;积极探索“专职科研岗”制度,营造良好机制和氛围,创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包容性发展格局,鼓励老师根据自己的志趣规划学术和科研目标,潜心科研、潜心育人,释放创造活力;调整人才引进工作思路,着重引进学术带头人、领军人,切实推进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着力培养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高校工程技术专家以及具有浓厚教育情怀和较强教学能力的产业教授;依托医药生物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围绕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以平台为牵引、以项目为纽带集聚产业优秀人才,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产教融合技术创新团队。

  创新体制机制,改进科研评价与激励政策制度化,推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通过修订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机制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引导教师正确把握个人科研方向与学科建设方向的关系,积极投身学科建设,引进与“柔聘”相结合,加快培育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通过融合产业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构建学科建设的技术逻辑体系,创新知识生产,挖掘资源培育新的交叉学科方向和技术领域;通过点面结合,以生物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形成良好学科生态;通过出台《教师科研能力促进与成果奖励办法》改进学术成果评价标准,鼓励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引导老师们真做研究和做高质量研究,建立自己的“学术金字塔结构”,通过产教融合提高教师技术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消除教师科研“零贡献”。

  坚守学术道德,规范教师科研行为、倡导科研诚信,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学术积累是一个艰难持久的过程,尤其是在学院各方面条件和基础都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需要鼓励教师们既要有着眼于长远的持久定力,还要有只争朝夕的激情冲力,既要把学术成果经营好,促进学术成果转化,还不能为眼前的名利迷惑,迷失自我而触碰学术道德底线。为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学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常熟理工学院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常熟理工学院学术不端行为认定与处理办法(修订)》《常熟理工学院学术道德规范(修订)》等制度文件精神,要求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回归学术本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做“干净”的学术和“创新”的学术,坚决反对教师以商业的逻辑对待学术工作和科学研究。

  学术成果影响力和学科建设水平是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学科引领战略指导下,“学术强院”将是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今后一个时期需要坚持的发展路径。围绕此项中心工作,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加强基层党建凝聚人心,构建协同机制聚力改革,在工作中保持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精神、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的作风、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的举措、尊重师生以人为本的氛围,清醒坚定,勇毅前行。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