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四川省高考改革承上启下的一年。为维护广大考生切身利益,今年四川省将分步推进使用全国卷。2016年高考,语文、文综、
作为指引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考试说明》是广大师生高考复习备考的“纲领”和风向标。日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全国卷”《考试说明》)和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四川卷”《考试说明》)已经正式发布,“全国卷”《考试说明》和“四川卷”《考试说明》对四川省2016年普通高考各相对应学科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均作出了详细介绍。
为此,特别邀请了四川省知名中学的一线名师、省市教科所(院)
解读语文:把准特点 灵活选做
成都市教科院 四川省特级
2016年全国卷《考试说明》已经出台,与去年相比,今年《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作为四川考生,却需要认真阅读,与四川卷《考试说明》进行细致比较,明确具体的区别。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提升复习效果。
一、明确必考与选考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全国卷《考试说明》明确规定,考试分必考和选考。选考又要求在
明确范围界定,避免错误理解。四川卷《考试说明》和试题,缺少选考内容。在试题中只出现具体的文章,而无文章类别的明确提醒。在考试内容规定中,“传记”作为教学中的选修内容,也纳入考查的范围,加上这几年全国卷选考的实用类文本中只出现了“传记”,这样容易认为选考内容就是
二、把准全国语文课标卷的特点,明确高考趋向。
全国课标卷作为国考,有其自身的特点。这里只谈几点。
1.蕴含深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
全国卷作为国考试卷,体现出国家的正能量,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语
2.立足能力考查,着眼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课标卷与四川卷相比,没有将语音与汉字识记纳入试题中,突出的是能力的检测。这些能力更多的是语文的核心能力,突出阅读与写作能力,侧重在理解、概括、分析综合、评价鉴赏、探究、观察(如图表)与表达上。同时着眼于语言的应用。比如对词语(含成语)使用准确与否、语句表达正确与否、语段中上下文衔接恰当与否的考查,尤其强化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
3.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从2015年全国课标卷涉及的内容,不难看出试卷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比如全国课标卷甲第5题涉及“进士及第”“兵部”“庙号”“太子”等内容;全国课标卷乙第5题考查了文化常识,涉及了对古代男子的名和字、谥号、嗣位、阙的把握;全国课标卷乙小说阅读材料《塾师老汪》中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释,传记阅读中戴安澜赋诗《远征》两首,借诸葛亮、秦始皇事迹表达壮志,不仅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一套试卷适度地体现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醒人们重视。平时在复习时不要忽略传统文化。
4.渗透创新意识。
在全国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试题也有所渗透。比如2015 年全国课标卷甲传记阅读中体现的朱东润在传记
5.突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全国课标卷注重与社会生活联系。比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甲第14题涉及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食品安全法》,第15题涉及的“尾气排放”,第16题涉及的“电商网购”,第17题涉及“保护水环境”;全国课标卷乙第14题涉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第17题涉及“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主体图形,暗扣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这些内容都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意在引导学生要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复习时要将生活联系起来。
6.作文题增加任务驱动元素。
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作文的真实能力,避免套作,在作文命题上增加了任务驱动元素。如2015年全国课标卷甲,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在作文形式有书信体限制。全国课标卷乙针对三位“当代风采人物”,要求优中选优,让考生在深入思考推选标准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规避宿构和套作。这一命题趋向要求考生平时要踏踏实实写文章,不要投机取巧。
三、有效备考,提高复习的效果。
1.加强自我追问,充分了解自己目前的语文状况。
要想在复习中快速而有效地提升语文成绩,必须充分了解自己语
(1)我语
(2)试卷中哪一个板块是我的强项?
(3)我的困惑点、弱点或模糊点在什么地方?
(4)我在知识和能力上真正的短板在哪里?
(5)我分数的提升空间在什么地方?突破点在什么地方?
(6)我在语文上用心没有,如果用心了有没有效果?
借助这些追问,对自己的语文现状进行一次反思,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和语
2.明确试题结构的差异,适应变化。
四川卷和全国卷分值一样,都是150分。虽然都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且选择题融入其中,但具体的布局不一样。四川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非单项选择题,整个试卷是按照基础知识、现代文小阅读(科技文或社科文)、文言文阅读(含断句)、诗歌鉴赏、名言名句默写、现代文大阅读(散文、小说、传记等)、语言运用、作文的顺序组织整个试卷结构。而全国卷第Ⅰ卷为必考题与选考题,第Ⅱ卷为表达题,全卷按照现代文小阅读(一般为社科文、科技文)、古代诗文阅读(含断句)、名言名句默写、
3.注重与教材的链接。
2015年全国卷强化了与教材的链接。比如课标卷甲要求鉴赏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时,要求与初中所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说明该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命题思路,避免了单一的诗歌考查,要求考生调动原有的诗歌积累,而且是对初中诗歌积累考查,学生只有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关内容比较熟悉,才能准确地在对比中进行回答。课标卷乙在
从2015年考查看,链接的内容是初中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只限于初中内容。因此,在语文复习中,要重视初中教学内容和高中教学内容的融合,要加强对初高中教材内容或课外阅读材料链接的训练,要有链接教材文本和课外材料的意识,在考场上才能够从容应对。
4.注重现代文训练的四个“兼顾”。
全国课标卷在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和材料选择的范围上更加全面,多样兼顾。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兼顾。一是论述类文章、
5.用好教材资源。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材就是一个资源库。用好这个资源,不但可以更好地节约时间,而且能够提高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这个资源的利用是多样的,因篇幅关系,这里只强调两点。
(1)借助教材诗词,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四川卷一直是8分,而全国卷却是11分,这一分值的变化,必须引起复习的重视。而复习中,就可以利用自己对教材熟悉的优势,进行有效复习。除进行诗歌基本知识的建构外,可从教材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深度的复习。比如可用《雨霖铃》《赤壁怀古》为例,进行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训练,同时也可借这两首诗歌中虚实用法,把握好虚实的特点。可用《登高》为例,进行写景方法的复习,借助这一诗歌,进行动静、点面、听觉与视觉多角度写景的训练。可用《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为例,把握诗歌用典特点。可用《扬州慢》等为例,把握对比在诗歌运用中的特点。恰当的选用教材诗歌进行复习,会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2)提炼并积累教材内容成为作文素材。
让教材文章中的内容成为考场作文的资源库,弥补生活材料的不足。比如,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可以将这篇文章内容巧妙用在逆境中的“坚持”、“磨砺”、“逆境中奋起”、“人生储备”为主题的作文上。即使是《短新闻两篇》,也可以将其材料灵活地用在“忘记与铭记”为主题的作文中。
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挖掘,每篇课文都可以成为相关的作文素材,将会大大的丰富我们头脑中的作文资源库,弥补课外阅读的不足,在考场上将这些素材灵活地用在不同的作文中。
6.抓好资源的收集与整理。
复习中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是很重要的。这里的收集与整理主要是根据全国卷的考试特点与体现的价值取向而言的。在此,强调考试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的两个方面。
一是教材的收集与整理。琢磨教材与考试的联系——把准考题与教材的对接。比如梳理文中相关文化知识,增强链接历史知识的意识,立足过手。二是现实生活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可以从报刊杂志收集,从优秀文章中积累,也可以从社会热点和生活细节中挖掘,力求丰富、鲜活,也可以适当关注流行文化。只要我们用心,就能更好地完善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素材储备。
7.重视对试卷的分析,强化得分意识。
对每次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尤其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知识上还存在的模糊点;二是解题中的易错点、混淆点;三是解题上的得分点或失分点;四是阅卷中的扣分点;五是进一步提升的优化点。如果每次
8.加强快速选定选做题的训练。
面对考场选考题的选择,如果犹豫不决将会影响整个答题时间和答题质量。从命题者角
度看,
面对新的高考语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冷静地应对。要加强对全国卷语文课标卷试题的研究,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其高考的特点及趋势,找准方向。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点适当调整学习内容和复习思路,尽快地适应新的高考要求,以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心态迎接新的考试。
当然,面对新的高考语文试卷,我们也不必紧张,要相信,高考不管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语文的基本考查方式和核心能力的考查不会变。只要我们抓实抓好每一个环节,注重过程的实效,提高每一次训练的效果,抓好全面,突破弱点,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推荐阅读:
2016全国自主招生院校及招生简章汇总 2016自主招生自荐信写作要领 如何解读《高校自主招生简章》
关注微信及APP,小编每天推送最新高考资讯、政策和大学信息、大学专业解读。
优志愿微信公众号:youzy_cn
扫描二维码可快速关注:
微信公众号 优志愿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