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优秀学生和一般学生的差距在哪里?其实就两点:计划与习惯。
有计划意识、善做计划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不盲从不慌乱,老师称这类学生“心里有数”;习惯好的学生,效率高,同样的学习时长收获的成绩远高于没有好习惯的学生,老师称这类学生“会使巧劲”。
如何让自己成为“心里有数”“会使巧劲”的高中生?一是要知道高中三年每个阶段什么事情最重要,所以心中得有3年的重要事件表。二是要知道哪些学习习惯需要养成和坚持。今天就用3张表和9个习惯告诉大家答案!
高一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时间节点 | 高一大事件时间表 | 重点目标 |
9-10月 | 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 | 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节奏 |
10月中 | 第一次期中考试 | 高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进行第一次月考,性质不变) |
11月 | 绝大部分学校会把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上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高一上学期学习 | 如何提早预习和适应 |
12月 | 期末考试备考 | 为期末考试做好充足准备 |
1月初 | 期末考试 | 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规检验,一些保送、直招、自主招生名额选定也会以这次考试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如果学校有月考习惯,那么每次月考成绩也是标准之一) |
1月末-2月中下旬 | 寒假 | 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
3月 | 高一下学期开学 | 学生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
4月底 | 学校期中考试 | 以数学为例,应重点复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知识 |
6月初 | 重点中学开始讲解大部分高二知识点 | 跟上学习节奏,如果期中考试成绩理想,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不要沉浸在一次胜利之中;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尽早做调整,并对自己之前的问题做有效的分析总结 |
7月初 | 学校期末考试 | 这次期末考试是对高一一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高二两级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
高二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时间节点 | 阶段 | 重要事件 |
9月-10月 | 高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高二的学习状态 | 由于每课时知识量大大增加,以及文理综合的出现,学生不适感增强;十一长假,学生容易出现松懈情绪。 |
11月初-11月底 | 高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 | 学生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高二上学期的学习情况逐渐定型。 |
12月初-1月中旬 | 高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 | 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两极分化现象初步显露。 |
1月下旬-2月中下旬 | 高二寒假阶段 | 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 未雨绸缪,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高二下的压力。 |
2月底-4月底 | 高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 | 理科学习由具体定量逐渐转化为抽象定性;学生成绩下滑明显,导致学习兴趣开始下降,厌学情绪有所滋生;学生两极分化程度开始加深 |
5月-6月 | 高中学习能力和高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 | 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很多同学前期积累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
7月初 | 高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学生实力基本定型阶段 | 两极分化达到高峰;高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学生学习习惯和实力基本定型。 |
高三全年成长历程事件表
时间 | 重要事件 |
9月 | 学校做学期分析,制定合理计划,重点中学一轮复习已过半 |
10月 |
特殊招生,期中考试备考 |
11月 | 期中考试,大部分学校开始总结性复习 |
12月-次年1月 | 期末考试 |
次年2月 | 全面进入总复习,全面开始二轮复习 |
次年3月-4月底 | 一模考试,全面进行二轮复习,二模考试 |
次年5月 | 三模考试,重点专项复习,查缺补漏 |
次年6月初至中旬 |
6月7、8日高考,各种大型招生咨询会 |
习惯一
高中的预习和复习,真的很不一样
文理科预习侧重点不同
高中的预习不再是简单提前看一看书而已。
文科:
对于文科生,预习的时候要注意理解、搞清楚问题的实质,文科性质比较强的科目(需要大量记忆背诵的科目)要通过看书本,了解文章的内容、概要和观点等实质性问题。英语科目除了看之外还要听配套的朗读磁带,并朗读课文,要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
理科:
预习时重点通读课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划在书上。不一定要把所有内容完全弄懂,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上课的时候认真听。对于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在纸上列一个图表,分层次地将这章的知识点列举出来,这不仅可以在听课时头脑清晰,还会降低复习时的难度,一举两得。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及时复习
高中复习的形式很多,主要有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中/期末复习等。
课堂复习有三种:
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
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
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
期中/ 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
习惯二
一定要适应老师,而不是让老师适应你
不同的老师授课方式不同,学生们要学会适应老师,很多同学往往会因为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而不能把课堂的效果给体现出来,这是很可惜的。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讲课风格,主动灵活地适应老师,才能更好地获得理想的课堂学习效果。
“教科书派”老师
说明:指老师上课时讲解的内容基本上以教科书为主,基本上是照本宣科。
建议:提前一天晚上预习这位老师要讲的内容,弄清楚两点:(1)这一堂课将学习什么内容?(2)这一堂课的重点是什么?
“教师用书派”老师
说明:指老师依据一本或几本教师备课参考书来授课。讲课的内容由于在教科书里找不到,造成整个班级集体记笔记,没有课堂互动,抓不住重点知识。
建议:找到该老师所用的参考书,或者自己去书店买一本质量较高的参考书。
“脱轨派”老师
说明:指老师追求课堂效果,上课时他也许会一连说好几个笑话,逗得大伙笑声不断,很能调动大家的兴趣,但同学们往往下课后一看笔记,什么也没记下来。
建议:首先,提前预习;其次,将老师要讲的知识按点列出来;最后,在上课时,对照自己的知识列表听课,听到的打钩,老师没讲或者自己没听到的打叉。下课后,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没听到的知识点。
“天书派”老师
说明:指老师的知识水平较高,多使用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同学们对本来就新学的知识更加是一知半解,一节课下来脑袋昏昏沉沉,像是听天书一般。
建议:首先,不懂就问,疑难点一定不要留到第二天再去解决。其次,听课时有意识地强迫自己跟紧老师的讲课思路,并且记下笔记,将每节课的讲课体系列成纲目。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特点,只要你针对不同老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每节课都能变成你的知识舞台。
状元经验谈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文科状元
我们有一学期的历史老师喜欢照着课本讲,听课效果特差。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来应对这位老师。
首先,前一天晚上认真预习,弄清这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基本框架
其次,以教导主任听课的心态来听课,这样就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
河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针对上课喜欢东拉西扯的老师,我想了一个往回“拽”、往回“拉”的听课办法。这个办法的具体做法是,预习时将该课的知识点列成表,听课时,我一边听一边看我列的知识点表。讲到了,就划掉一项;没讲到,下课后去问老师,或者自己再认真看看。这么一来,总算是沙里淘金地能记忆一点儿东西了,一节课不至于稀里糊涂地混过去。
习惯三
学习要有全局观
所谓的“全局观念”,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这一章、这一阶段、这一学期的学习内容。很多同学学习时“糊涂”了,主要原因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被动的机械阅读和背诵,不如动脑串起知识点。
所以不管是在复习还是做改错本的过程中,你要关注的都不是眼前这一道题、一个错误,而是不断地回溯、归纳知识点。
习惯四
随身携带记忆卡片
利用闲碎时间也是培养恒心和平常心的重要手段。将一些学习内容制成学习卡片随身携带,利用闲碎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显著。比如将单词、短语、重要公式等内容记在学习卡片上,每天利用零散的时间去进行复习和预习,会达到你想不到的效果的。
而且人在较轻松的状态下记忆效果也会更好,比如你在纸上抄无数遍背的单词,可能不如在电影、游戏中学的一个生词记的牢固。
习惯五
科学地记笔记
其实记笔记是有很多方法的,不同的学科间可以用不同的记笔记方式。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以方便标记重点。懂得排列色彩的重要性,按照重要性递减的方式去标记内容,如红—粉红—橙黄—黄,当然要注意避免使用过多的颜色。
英语笔记可以将内容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可以分为语法、词汇和作文等内容去进行整理。其实笔记是个知识的框架,记笔记可以帮助你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也会让自己明白什么内容是重点、易错、容易混淆的地方。
笔记记什么?
一、记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备课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
二、记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高中物理,把问题弄懂弄通。
三、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
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五、记总结
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另外,一定要注意,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很多,如果只顾做笔记,也会影响听课效率。所以,上课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同学们把握好时机。一般情况下,老师在黑板上写东西时,同学们可以抓紧时间记笔记;老师讲到重点内容时,同学们要认真听讲,课后再补记笔记。
一定要注意,记笔记不是一字不落地全记上,而要简明扼要,利用短语、数字、图案等适合自己的方式把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记下,课后再认真整理。
习惯六
做各种“标点符号”
这一点也可以和记笔记很好的结合起来,对以下内容我们要标记不同的符号:
老师讲课时的重点、易错点,他人的错点,
老师讲课时点出的“题眼”,错误的题目,
不会的题目,
经他人提示后会的题目等。
做标记符号是使书“变薄”的重要手段,是我们复习时的重要资料。
习惯七
经常整理和浏览错题
有的同学怕麻烦不愿意整理错题集,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学习需要不断地查找漏洞,弥补漏洞。错题集的整理和浏览就是查缺补漏的一个手段。
什么样的错题本才好用?
错题本好不好用,取决于题目的类型是否分类清晰。很多人错题本的问题在于它的分类是线性的而非结构性的,举个例子,一次物理模考,你分别错了试卷中的8、12、22、24题,你把这些题按顺序copy到物理改错本上,以供重新做或者备考,这就是线性的分类。
而正确的分类方法是,8题是关于力学,12题是关于加速度,22题是关于小球受力…你把第8题放在力学区域,12题放在加速度区域,下一次模考同理。
慢慢的,你就会明确看出什么区域的题最容易让你栽跟头,你应该着重去清理哪一块的知识点死角,这才是所谓的结构性分类。
什么样的错题本是高效的?首先,它是对犯错原因的归纳和总结,而不是错题的罗列;其次,它必须是高效的系统,是对错误原因的集中处理。
怎样做能让错题本高效?
错题本一定要分学科,再细致,甚至可以按照如上所说的结构性分类分为几本。在把错题复制到错题本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认为是浪费时间,会让父母帮忙,其实没必要。在做结构性分类的时候,也是对知识点重新梳理的过程,会让你的知识体系更清晰。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做的更细致,我们可以在每一道错题旁边标注错误原因,比如某一道题出错是因为知识点死角,我们可以去教材上找到该知识点,直接标注在旁边;
比如某一道题出错是因为思维定式,看到这种类型的题就想当然的按照固定套路去做,结果题中却有陷阱,这类题目需要标注陷阱所在,也督促我们提高警惕。
与思维定式相反的,还有一类错误是来源于我们没见过,或不熟悉这类题型所以出错,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庆幸,毕竟在高考之前,见识和积累的题型越多越好。这类题型可以经常拿出来看看。
可以使用活页本,会为分类提供便利,用不同颜色的笔、不同的字号标记,也会让改错本高效,你投入的精力越多,它会越好用,觉得没啥用-懒得付出时间-觉得真的没啥用,这会是个恶性循环。
希望改错本会成为你复习时的重要资料,也希望在高考之后,它成为你认真细致拼搏过的证明。
普通人想办法逃避问题,学习高手死皮赖脸解决问题。遇到知识盲点或是死角,别假装没看见,不管是问老师、问同学、找辅导书、去辅导站,都一定别让它就这么过去了,因为你心里很清楚,它自己会在分数上找回来......
习惯九
多思、善问、好学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