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文化之心不死,诗歌方活
“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诗刊》发行量与阅读量的渐长,诗人身份的重提,无不在宣告:诗歌复苏了。沉寂多年的传统文化经过现代的雕琢,以触摸的亲近和平易唤醒了潜藏于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引起了人生斯归斯的血脉感动。
由诗歌的复苏可以看到,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诉求空前迫切。彼时,我们能手握菜票、粮票排队购生活之需,今时,我们能在故宫等位只为饱览五分钟《千里江山图》。这与生存无关,而是人们在物质文明之外寻求的真正归属感、认同感,是对自我身份的明确,是立于迷乱红尘中而岿然不动的信念来源。而对于诗歌来说,它不是阳春白雪的寂静文化。叶嘉莹先生曾说过,在吟诵中感受不死的心灵。放声恣情地朗诵,在平仄中韵味自现、情感自明,诗歌便在琅琅声中显现超越千年的不死性。可见,诗歌与人,双方需要互相成全,互相成就,在这种良性的需求关系中,文化的精髓奥义也就绵延下去,以最真朴的形式,最终脱离节目的包装,而深入内核。
诗歌复苏了。在几十年前,随着“出版业火了”的口号声大起,“复兴”的意义背后已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浮躁,不再纯粹。浮躁不可怕,就像鬼脸上的雪花膏,在日光下的灼目引人揪心,刺痛着社会去扭转现状。怕就怕是掩映在欣欣然向荣中悄悄然的衰退,那是伪饰了的浮躁。诗人的称号,什么时候来得如此轻易?志趣爱好与身份的混淆何时变得如此之重?诗歌的火爆是真,媒体的热搜也是真。迎合众口的文章收获了点击量,但也亵渎了诗文化。洗涤心灵的至纯至圣染上铅华,不免让人痛心。
当下的诗歌兴盛还能延续多久,我不知道。人们许有厌倦繁华包装的一天,要重追真朴,这我也不能预料。但,我知道,只有敬文化之心不死,诗歌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永生。当它以最原始之貌呈现时,依然能打动人的内心,引起共鸣;当一人独吟独诵时,依然能潸然泪下,诗歌方活。(
本文从诗歌热看到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诉求,肯定了其存在的意义,但又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热”的忧虑甚至痛心,从中能深刻感受到作者本人对诗歌的热爱。但该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一正一反的议论,也不试图去解答自己难以解答的问题,而是大方地承认自己的“不能预料”,从矛盾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回归到诗歌本身:只要还有一个人懂诗,诗就还活着;只要对文化的敬畏代代相传,诗歌就会永生。(涂梦纯)
全民诗歌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曾几何时,诗歌是黑暗夜空中的繁星,宁静地点缀着人们心灵。时过境迁,如今,夜空不再黑暗,而是亮得刺眼——人人都可以拿着写有“诗歌”二字的镁光灯,把天空投照得一片亮白,真是好不热闹。我想如今全民诗歌狂欢的背后,有识之士应该进行理性的冷思考,诗歌不应热闹。
诗歌是内心情志向外投射的载体,内心情志的存在,是诗歌成立的前提。然而诗歌又是隐晦的、含蓄的,内心情志不便直述,故而通过意象的铺展而表现。比如《天净沙·秋思》,全文不着一“愁”字,以意象的连缀描述一幅断肠人浪迹天涯图,把那种游子的断肠之愁、切肤之痛挥洒得淋漓尽致,内心情志得以表现。可见诗歌是朦胧的。
内心情志是隐约的。要想通过诗歌外显,就要经过细腻的触摸、冷静的体察。为何有“穷而后工”的现象?困苦窘厄,便工于诗歌。这是因为人在得意时,受牵于外物,不能向内求索心灵的情致。遭遇困厄,就像当头一棒,一盆凉水,使人冷静下来,进而向内发现自己内心的深情,才有可能使诗歌外显。
诗歌,正因是内心情志的产物,所以隐约、含蓄、朦胧。即便是抒写心中激越的情绪,体验旷达的胸怀襟抱的,也像和读者隔了一层透明的薄纱,其中真味留待读者细细体会。
诗歌就像一个内向的、含羞的、腼腆的小姑娘,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虽然诗体变化,诗意常新,但内涵不曾改变。
然而如今,怕羞的小姑娘被强行带到公众面前,任公众肆意评判。怕热闹的小姑娘从未面对过如此热闹的场面:这个诗歌节刚结束,就被主人带到下一个诗歌节。总得让她休息吧,谁知道就连一个旅游胜地也要让她吟诗助兴。逐渐,诗歌这个小姑娘眼睛中不再闪烁灵动,颇有一丝狡黠的光芒,她的脸上蒙上世俗之灰土。她每天听到的是功利的宣判,是恭喜“某某先生”的诗歌获得第一名,尽管她知道诗歌本无所谓高下,只是内心情志的表露而已。她每天看到的,是人们拿她作为炫耀文采、展示品位的工具。她伤心、无奈,再也回不到宁静的夜空,化作一颗星点缀黑暗。在全民狂欢背后,诗歌这位向内、安静的小姑娘,眼在流泪,心在滴血。
不可否认,诗歌节的开展体现了人们对诗歌的重视,这是一桩好事,意味着人们对文化的认同与归属。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当一个个诗歌节走向流程不走心,寻求热闹不寻真,变得同质化甚至空质化,昔日承载着隐晦内心情志的诗歌,也失去了它的灵动、灵气与灵魂。诗歌本不该热闹,因为它的归属是宁静、含蓄与朦胧。
亲爱的诗歌,可爱的小姑娘,我愿拭去你面容上的尘土,让你的双眼重新闪烁灵动的光芒。(
本文题目已足以使读者窥见作者的写作功力。审题准,自不必多言;结构清晰,一目即可了然;令读者眼前一亮的,是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将诗歌比喻成“小姑娘”,准确而生动地体现了诗歌内敛含蓄的特点。然而,由于人们的盲目与功利,让这原本安静可爱的“小姑娘”不堪其扰,黯然神伤。神伤的哪里只是作者笔下的“小姑娘”,分明还有作者本人。理性思考、温情表达是本文一大亮点。(江红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