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试院下发的高考评价
1、对综合题的再认知
综合题顾名思义就是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考查题。通常一道综合题,既能够考查学生对自然、人文和区域地理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掌握程度,又能够考查学生的“四大能力“。
所谓”四大能力“是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由于综合题的综合性强,因此,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重中之重。
综合题一般由”文字材料和图像及若干设问“构成,情境性较强,需要根据“真实或仿真”的情境,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进行推理与分析、归纳与综合,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综合题一般都是在一定区域之上的综合,这种综合题均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其反映的是特定区域之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的问题一般是”分析影响某种人类活动的因素、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以及售后今后可续发展的策略或者措施“。如:2016年的综合题27题就是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为主题,探究的是这个区域的气候与河流水文特征、人类活动与河流水文特征关系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以区域为背景的综合题,需要关注“小区域所在的大背景”。
此外,也有围绕某一专题的综合题。如以中国的石油安全为专题的综合题,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专题的综合题等等。
2、综合题的思维方式
综合题的思维方式其实就是综合思维,即从多方面、不同的侧面去探讨某一主题。如面对“分析某地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的问题,既要从“有利与不利影响”两方面,又要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要素进行探讨。即可要运用“一般规律”去分析,又要考虑“某地”的特殊之处。
此外,综合题的解决,有着特殊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型(见图1、图2),其思维的起点应该从问题开始,逆向探究,正向解答。
实践表明,从问题开始的思考,特别要关注问题中的概念,这往往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与答题的路径。
如: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当确定了思维方向与答题的路径之后,应该结合材料信息与已有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任何一个问题,总会在材料中提供解决问题的“足够的”信息或者说总有足够多的“暗示”,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寻找。揭开材料中的面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然,要拿到高分,还有一个环节要特别关注,即答题策略。
3、综合题的答题策略---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
从问题开始,逆向探究完成之后,最重要的一步是正向解答。综合题的解答只有注意语言规范,才能提高得分率。规范答题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试题答案要层次鲜明。
所谓层次分明,是指答题的逻辑性,可以在草稿纸上写出关键的词语,并附加小序号。注意把你认为最关键、最准确的答案放在前面。
(2)要注意把理论观点与题目所给的材料有机的结合起来。
答案应该是你根据情境、分析推理的过程与结论,不是你背诵出来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针对性。
(3)认真审读草写答案。
当你完成草写答案之后,注意阅读答案,检查其逻辑关系如何,有无遗漏之处,有无错别字。
(4)要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清洁。
好的卷面,深受阅卷人青睐;再好的语言,其模糊的字迹、歪歪扭扭的布局,让评卷者看着吃力、费神,必然难得高分。
总之,综合题的解决应该慎之又慎,“慢思考、细作答、看分数、重思维”。这样才能获得高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