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2.语病+3.衔接+4.连贯+5.得体+6.默写+7.传记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雷厉风行,体现的是果敢坚决;久久为功,体现的是沉稳坚韧。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只讲雷厉风行,在没研究透彻之前就急着上手,就可能欲速则不达;如果只讲久久为功,少了“案无积卷、手无积事”的紧迫感,就可能动作迟缓、效率不高。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避免,又避免节奏拖沓,才能把事业向前推进,让梦想照进现实。雷厉风行,重在“抓紧”。俗话说,铁遇快刀软如泥。政策一经制定,措施一旦出台,就要出“快刀”,以的勇气、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厉风行的作风抓落实。如果等待观望、拖拖拉拉,就可能把正常工作拖延成应急工作、使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久久为功,重在“常”“长”。()用功就像挖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只要始终保持那么一种静气志气、痴劲钻劲,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短平快”,喜欢搞“速成”,殊不知,真正能经受时间考验的业绩,不是靠“”刮来的,而是以“浩荡长风”涵养的。雷厉风行是“蹄疾”,久久为功是“步稳”,“步稳度关山,蹄疾走日月”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应有节奏,只要我们保持风风火火的激情,积累点点滴滴的进步,才能把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相映成趣 急于求成 势如破竹 风雨如磐
B.相得益彰 急功近利 势如破竹 暴风骤雨
C.相得益彰 急于求成 披荆斩棘 暴风骤雨
D.相映成趣 急功近利 披荆斩棘 风雨如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步稳度关山,蹄疾走日月”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应有节奏,我们只要保持风风火火的激情,积累点点滴滴的进步,就能把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B.“蹄疾走日月,步稳度关山”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应有节奏,我们只有保持风风火火的激情,积累点点滴滴的进步,才能把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C.“蹄疾走日月,步稳度关山”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应有节奏,我们只要保持风风火火的激情,积累点点滴滴的进步,就能把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D.“步稳度关山,蹄疾走日月”是推进各项工作的应有节奏,我们只有积累点点滴滴的进步,保持风风火火的激情,才能把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说:“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
B.司马迁有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C.李白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D.诚如“韬光养晦十年磨剑,厚积薄发一朝扬名”。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复杂的社会现实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通过学习践行国学经典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呼声,究竟应如何有效地传承国学经典中的精髓?几千年教育史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古代,从私塾到书院,学生便是通过反复阅读和背诵经典,受到人文修养方面的熏陶,实现了培养知书达礼的儒雅君子的教育目的。
A.通过长期诵读经典,人们能在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B.不仅要长期诵读经典,还要在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C.只要长期诵读经典,就可以在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D.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是需要人们通过长期诵读经典,在耳濡目染中逐步形成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为响应市委、市政府“送温暖、送服务”的号召,我们几个志愿者向老人惠赠棉鞋。
B.您不久就要回国了,周六在阳光俱乐部我们会为您举行一个欢送会,请屈驾前来。
C.刘秀莲为了照顾舍弟,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的她回到家乡,在当地超市当收银员。
D.医生奉告我,我的伤口感染非常严重,骨头已经被细菌严重腐蚀,要赶快住院治疗。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烘托了山峰陡峭幽邃的特点。
(2)《离骚》是屈原用血泪所凝成的生命挽歌。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是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的深深同情;而“__________________”,是对坚守美好德行至死不渝的追求。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言阿房宫占地之广;“____________”一句,状阿房宫楼阁之高。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朱光潜先生
张金言
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写作认真严谨。他非常重视文字的洗练,认为行文中一字之差,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他在《咬文嚼字》中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又说:“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朱先生这种在写作上不放过一个字的认真态度,也反映在他的教学上。他开翻译课之前,每一篇指定学生翻译的英文散文,都自己先译出来。他常对学生讲,在将原文译成中文后,首先要问自己:“中国人有没有这样说的?”
朱先生是位严师,上课时不苟言笑,有些严肃,但更是一位敦厚长者,对青年学生饱含热情。他总是抱着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态度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位同学对翻译课不够重视,作业做得不好,因而受到批评。事后这位同学到朱先生家当面请教。朱先生对他非常客气,主动将自己的多篇译文交给他看。朱先生告诉学生,听他的课一定要有准备,随便来听是不会有真正收获的。
一谈到朱先生的学问,大家自然不约而同地想到他的美学。在其美学著作中,有最早留学欧洲时期用英文写的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回国后写成出版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谈文学》《克罗齐美学述评》,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大学教材《西方美学史》。正是这些著作,奠定了朱先生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美学家的地位和声誉。与此同时,朱先生还译出了大量西方美学经典著作。
美学对朱先生来说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他观察人生的重要视角,同他的道德修养密不可分。他在《论美感教育》中说:“儒家认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有道德修养。”在朱先生看来,美学与伦理学始终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供完美的人生理想。
朱先生认为,人们要以艺术家的眼光观察人生,做到超功利的观赏。这样人生才有情趣,才能从狭隘的功利束缚下解脱出来。他在《谈美》一书中说:“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先生平时每天打一趟太极拳,晚上喝一点酒,过着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活。他之所以能够保持平淡宁静的心态,自然得力于平素的道德修养功夫。朱先生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人生”,也就是“有情趣的人生”,所以他一直以求真务实、豁达开朗的精神去看世界,不管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然处之。 在20世纪50年代初,大学教师刚刚开始改造,朱先生一时间成了被批判的“典型”“重点”。但是他却处变不惊,事后也不为此耿耿于怀,而是表现出心胸开阔、豁达大度,照常上课。此后朱先生虽在历次运动中经受打击,多次受到批判,但他仍以其特有的睿智,走完了他卓有成果的一生,成为20世纪中国少有的道德、学问都值得后世景仰的大师。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说朱先生做到了三不朽,绝非溢美之词。说句实话,人们似乎更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一些朱先生的书。他的书能向你揭示人生的真谛,不让各种引诱将你带入迷途。
(摘编自《人物》)
(1)下列对朱光潜先生提倡的“无所为而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主张“无所为而为”,表明朱先生信奉的是老庄哲学。
B.“无所为而为”是指人生应摆脱狭隘的功利束缚,活得“艺术”而有“情趣”。
C.以求真、豁达的精神看世界,顺境逆境都能坦然处之,这便是“无所为而为”。
D.朱先生认为,一个人有“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他做学问或是做事业才能有一番成就。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朱先生非常重视文字的洗练,认为一字之差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为更改了文字,便更改了思想感情,所以,不能更改文字。
B.朱先生教学非常认真,严于律己,在上翻译课之前,他会把要求学生翻译的文章自己先翻译一遍,并按照中国人的说话习惯来翻译。
C.朱先生认为,美是一种善,善也是一种美,美学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美学与伦理学相辅相成,两者结合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
D.在20世纪50年代初,朱先生成为重点批判对象,此后也多次受到打击与批判,但他却能逆来顺受,这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格修养。
E.朱先生睿智、豁达、淡泊,人们应该多读读他的书。读他的书,有助于培养人高尚的情操、艺术的情趣,提高人的道德、品格。
(3)作者为什么认为“说朱先生做到了三不朽,绝非溢美之词”?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思。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相得益彰”。急于求成:指急于达到目的或取得成功。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急于求成”。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势如破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披荆斩棘”。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风雨如磐:风雨交加,像一块大石压在头上。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暴风骤雨”。)
2.B(“只要……就”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只有……才”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根据语境,“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答案应在B、D两项中选;“激情”是取得“进步”的动力,所以“激情”应放在前面。故选B项。)
3.A(根据语境可知,此处是说做事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到底,用来说明“久久为功”的意义,所以应选A项。)
4.A(根据原文最后一句可知,“反复阅读和背诵经典”同“实现培养知书达礼的儒雅君子的教育目的”是过程和结果、条件和目的的关系,只有A项“通过……能”符合。B项是递进关系,将两者等同起来且侧重后者。C项说法绝对,不符合语意。D项不符合语意连贯的要求,一方面,横线前一句提出“如何有效传承”的问题,横线处应该直接鲜明地强调方法,而D项表述先强调结果;另一方面,横线后一句的解读顺序是先方法后结果,那么横线处的概括总结应该一致,而D项表述的解读顺序是先结果后方法。)
5.B(屈驾:敬辞,委屈大驾,用以称别人来临。表达得体。A.惠赠:敬辞,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即别人赠送给自己东西时,一般要说“谢谢惠赠!”此处使用不得体。C.舍弟: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而语境说的是刘秀莲为了照顾她自己的弟弟。此处使用不得体。D.奉告:敬辞,意为“告诉,奉劝正告”。此处使用不得体。)
6.(1)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2)哀民生之多艰 虽九死其犹未悔 (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7.(1)A
(2)B E(A.“所以,不能更改文字”的分析于文无据。C.原文为“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提供完美的人生理想”,而不是“成就完美的人生”。D.面对批判与打击,朱先生是“处变不惊”,而不是“逆来顺受”。)(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3)①朱光潜先生不仅写作、教学认真严谨,对待青年学生饱含热情,而且一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看世界,保持着平淡宁静的心态;(2分)②他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家;(1分)③他完成了《文艺心理学》《谈美》《谈文学》《克罗齐美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等著作,成果斐然。(1分)
【阅读导引】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20世纪中国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为人处事以及研究美学的理念。朱光潜先生不仅写作、教学认真严谨,对待青年学生饱含热情,而且一生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看世界,保持着平淡宁静的心态。他一生著述颇丰,成果斐然。朱先生一生做到了“三不朽”。文末,作者建议人们静下心来,多读一些朱先生的书,他的书能揭示人生的真谛,使人不至于误入歧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