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重点建设高校 宁大敢问[路在何方]

| 来源:优志愿 9897

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

日前,宁波大学刚刚被列为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跻身省重点后的宁波大学将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转型,力争5年后,学校综合实力排名地方综合性高校前10名,全国高校前75名。

之前,我省正式启动“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列全国省(区、市)前6位,若干所高校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省、市属高校有20个以上的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

“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在全省遴选一批高水平大学,并规定入选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将不超过5所,且要求学校五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或前5名。对遴选入围的高校,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由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省内相关资源配置优先支持“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扩大重点建设高校在资金使用上的自主权。

省内共有16所大学申报竞争这5个名额。最终,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成为我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据介绍,5所入选高校每年将得到校均1亿元的省财政投入。入选省重点建设高校后,宁大怎么建令人关注。

关键词:三大学科群

学科群建设将推动宁波大学整体实力提升,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而学科群建设的着眼点在于“人才”。

“这既是浙江省高等教育中的大事,也是宁大发展中的大事”。得知宁大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大学名单后,宁波大学党委书记郭华巍说。

“纵观全省高校,大树下只有小草,没有树木。”郭华巍认为,浙江省内除浙大外,省内其他高校在全国的影响力都不够大,而老百姓都盼着家门口有好书读。他认为浙江省政府提出“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满足了浙江人民对在家门口读“好大学”的夙愿,同时对宁大而言也是一次发展的良机。

“这次重点大学建设,不是同高校过去发展进行纵向相比,而是要放到全国同类型高校中去横向竞争。”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介绍说,进入省第一批“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名单以后,要求5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或者前5名,这既是对宁波大学过去发展成绩的肯定,更是为将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责任与压力更大了。

据了解,“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面向省、市属普通高校,按综合发展型和特色发展型两类申报。宁波大学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申报了综合发展型高校。为了完成任务目标,宁波大学计划在未来5年里,围绕海洋、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着力构建“现代海洋科学”、“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经济”三大优势学科群,依托综合创新、基础共享和技术研发三大科研创新平台,实现三大学科群与三大领域有机对接和融合机制的突破,并在强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群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科学研究、高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及产业化应用等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对于三大学科群的建设,宁波大学着眼于“人才”上面。“学科的发展取决于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宁大不仅要引进高质量的教师,也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沈满洪说,他认为宁波大学要实现重点建设大学的合格目标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人才强校的战略,“在下一个阶段宁大在人才引进方面可能会采取一些特殊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越是优势的学科,准备要进入前10%或前5名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越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们整个重点大学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宁大各学院纷纷引进人才之际,有感于单个人才引进所产生的局限,宁波大学信息学院执行院长夏银水还看到了“打包”引进所展现的未来性。2014年12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吴柯及其创新团队被全员引进,十名国内外通信领域的教授及专家学者“组团”入户宁波大学。夏银水认为,群体性地引进可发挥人才集聚作用,而倏忽变幻的信息技术始终需要学校将眼光瞄准下一代通信技术,因此国外先进队伍的成团引进不仅能产生能量扩大效应,还能及早占领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实现产学研的强大能量输出。

关键词:六大工程

六大工程厘清了宁大重点建设任务,为宁大三大学科群的建设和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申报重点建设大学时,宁波大学抛出了酝酿已久的“六大工程”建设。

1.实施强势学科内涵提升工程

按照“做大做强-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学科梯度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优先发展外国语言文学和力学,加快发展应用经济学和物理学,推动强势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鲜明特色。以水产学科为核心,在现代海洋生物育种、海洋生物信息挖掘与海洋环境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核心,在毫米波通讯、信息安全与处理和智能装备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以应用经济学为核心,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及贸易开放提升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等方面取得理论创新和政策设计的突破,凸显强势学科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实施学科群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工程

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为目标,强化三大学科群的集聚效应,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群特色凝练。围绕服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重点突破海水养殖分子育种技术及产业化和海洋现代工程化装备等科技难题。围绕信息经济、智慧浙江建设,重点突破“机器换人”、“电商换市”,智慧产业和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关键环节。紧扣浙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求,重点突破港航物流、电子商务和民生事业等发展瓶颈,加强经济集成化和国际化的政策研究。

3.实施科研与育人协同推进工程

立足科研创新发展的协同推进机制,突破单向、封闭的科研组织模式,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建立“问题导向、任务牵引、产学结合”的协同创新组织和平台,推进“东海海水养殖产业升级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培育国家级重大项目和成果。完善以科研创新为主导的协同育人机制,重点推进校院校企联合、校际学分互认和国际开放合作等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4.实施高水平学科团队汇聚工程

围绕强势学科和三大学科群建设,瞄准国际前沿,实施国际与国内相结合的引才方式,汇聚高水平、国际化学科团队。把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团队作为强势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学科方向建立以学科领军人物为核心、学科骨干为中坚、青年人才为基础的学科队伍。

5.实施重点平台建设工程

重点建设市政府投入近6亿元的宁波高等技术研究院、宁波海洋研究院、MIT物流创新学院和宁波大学科技园等综合性创新平台;重点建设超级计算和移动服务等开放公共基础共享平台;实体化运营浙江高效健康海水养殖产业联盟成果孵化中心等技术研发、国际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平台。

6.实施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工程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平台条件、构建学科融合机制,围绕海洋经济、“两化”深度融合等重大需求,以项目为纽带开展联合攻关。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完善以创新质量和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迁建独立学院,建立办学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施资源使用绩效考核。

郭华巍认为,通过六大工程建设,学科交叉互动、聚力发展,宁波大学必将释放巨大的吸附力和“智库”能量,一批科研产业化成果会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而宁波这座临港城市亦会在学科产业落地中静待发展曙光。

“仅靠单个学院‘独门独户’建设是不够的,当前大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各个学科间通常各自为政,没有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和产学研无缝对接。”沈满洪认为,“六大工程”将寻找到一种合适的学科集聚方向,也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翅膀。

关键词:服务区域经济

宁波大学应宁波的城市需求而生,大学与城市有着血脉相连的关联度,以当前宁波发展面对的问题、需求为导向,宁波大学从服务宁波城市发展走向引领城市前行。

“宁波大学是一座与城市血脉相连的大学。这种互动、共赢、共生、共荣的良性互动,使宁波大学在服务城市的同时又为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郭华巍感叹道。

宁波因港而兴,宁波大学亦围绕海洋经济全面展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