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
2011年浙江首批260名学生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方式进入大学就读
2015年,第一届“三位一体”生毕业了,他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入校时高考分比统考生平均低34分
离校时成绩和综合素质整体胜出
2011年,
2011年秋天,260名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选拔的浙江省内新生,成为了浙江素质高考破冰的试水者。
2011年至2015年以来,“三位一体”招生越来越火。2015年共有52所院校参与招生试点。其中有
2015年夏,第一批“三位一体”同学们毕业了。我们不免好奇,他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三位一体”
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如果没有“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楼柯辰现在可能是一名刚从军校毕业的军校生;褚欢欢可能会选择留在老家高校,学一门语言。
但如今,他们分别是浙工大计算机专业本校保研学生和宁波李惠利医院刚入职的护士。
不夸张地说,“三位一体”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轨迹。而他们的故事也是其他258个和他们作出同样选择的“三位一体”生的缩影。
褚欢欢路过学校高考信息栏看到杭师大“三位一体”招生信息时,已是2011年的三四月。“杭师大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我的文化成绩和杭师大历年录取线还有一点差距。”褚欢欢几番权衡后,报考了
彼时,离高考只有2个多月,正是冲刺时,家里人并不支持褚欢欢的这个决定。欢欢说,自己属于拿定主意后就比较坚定的。
与此同时,楼柯辰的父母也正在反对儿子去杭州考浙工大的“三位一体”招生。“我当时已经过了一个军校的初选,正在抓紧练身体。”楼柯辰说,因为父亲从事的是计算机领域,所以自己最后定职业规划时,选定了浙工大“三位一体”的计算机专业。
时隔四年,楼柯辰还对面试时的紧张感记忆犹新。“5个专家对1个考生,我全身都在出汗,后背已经湿了,手也在发抖。”
而杭师大
通过“三位一体”考试后,260名同学凭借自身优秀的综合素质,当年以低于统招同学的高考成绩,进入心仪高校。在他们中的许多人看来,这是从前连想都没想到过的好运。
高考分比统考生平均低34分
一两年后普遍优于统考生
首批“三位一体”生进校后,浙工大和杭师大也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
统计显示,浙工大2011年“三位一体”录取学生高考平均分比统一高考招生文科低约27分,理科低约20分;杭师大文科低约33.5分,理科低约56 分(两校“三位一体”生高考分比统考生平均低34分)。而据接受采访的学生了解,因为这是“三位一体”第一年招生,好多考生不敢尝试。当年通过“三位一体”进校同学中的最高分,也比统招学生的最低分要低。
但“三位一体”学生的后发力很足。以杭师大
而褚欢欢和楼柯辰都提到了“三位一体”学生的共同特质:个性更放得开,综合素质相对更好。褚欢欢是杭师大的
他们的说法也在高校的跟踪
就业率与统考生差不多
但他们更忠诚于本专业
2015年夏天,首批“三位一体”学生毕业了。
以浙工大为例,进入毕业环节的“三位一体”学生中,有24个学生选择深造,保研率达到了14.44%,高出全校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浙工大
据了解,“三位一体”学生就业比例和统招生差不多。“但我发现,这些敢于吃螃蟹的同学个性都比较鲜明,这点也体现在选择就业上。”徐西蒙说。
而在对就业同学的跟踪调查中,高校也发现,“三位一体”学生对于专业的忠诚度更高。杭师大
“这些学生也比较关注自身职业规划。”浙工大招生办副主任朱老师说,浙工大从首批“三位一体”学生开学三个月后就开始首次调查,发现“三位一体”学生对学校专业兴趣度、专业忠诚度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关注就明显高于统招录取学生;到大三时,“三位一体”学生对于自身职业规划认真设计并付诸行动的比例已高于统招录取学生16个百分点。
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