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与新技术结合
造船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当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带着一两艘一、二百吨小型帆船在海上探险时,郑和早就出动百余艘“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的巨轮航 行在太平洋上了。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从海洋中获取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享受着海上
今年的《中国制造2025》发布之后,业内有关专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技术将促进我国船舶、海工的设计创新。尤其是对设计环节来说,新技术会引 发船舶设计方法、手段、工具、流程等一系列改变。未来,造船业和海工装备制造业必然是融信息化、
企业到学校抢人才
船舶工业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船舶工业对其中的97个产业有直接消耗,关联面达84%,其中尤以机械、冶 金、电子等行业最为密切。以钢铁行业为例,2014年我国造船用钢需求量为1300万吨,其中造船板需求量就为1000万吨左右。据统计,每建造一万载重 吨船舶,可以解决船舶及其上游产业3000个就业岗位。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新南说:“造船与海洋工程工业是一项周期长、资金密集、科技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 才,目前的人才远达不到市场需求,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我国从2002年以后,
毕业生就业去向
船级社,也就是船舶质量检验所性质的地方,负责检测新船性能。国际上有十大船级社:美国ABS船级社、法国BV、挪威DNV、德国劳氏船级社GL、韩国KR、中国CCS船级社、英国LR、日本NK、俄罗斯RS船级社、意大利RINA船级社。我国船级社的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可以去船厂做船舶设计师或在造船厂当督工工程师,工程师须现场督工,相对较苦,但报酬丰厚。理论研究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可以去研究院搞研究,或在大学任教,这类工作要求条件比较高,基本要考到博士水平发展空间才比较大。
未来需要两种人才
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从收入也可见一斑,钱秘书长举了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在北京,一个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也就是3000元左右。而船厂的一个好的焊接工,月收入平均则在8000元至10000元,技术一般的也有5000左右。
“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是两种学生。一种是技师,也就是技术工人;另一种就是高水平的技术设计人才。”钱秘书长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 机、雷达、遥感技术的应用,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以及对能源的更高效利用,船舶的动力装置、船舶电器设备、轮机
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