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毕业后的生活感到迷茫,但对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2级测控专业的两个“学霸班”来说,七成学生获得个人专利,他们对未来早就有了自己的规划。
“霸气”导员
作为一所工科院校,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一直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12级测控专业的35岁辅导员康会峰深知学好知识、活学活用的重要性。康会峰2009年从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任教,虽然到学校的时间不长,却成了学校里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人。学校里流传这样的说法:“自打康老师来到学校后,学校的专利数量成‘井喷’式增长。”
康会峰到底有什么魔力?他说:“我们这样的专业,卖的就是技术。”
他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就业,从大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两个“出口”进行规划。所谓“出口”,是指适合考研的学生,重点从考研的角度进行应用技能的培养锻炼;而准备就业的学生重点从应用技术、实用技术角度进行教育培养。
一帮一带
康会峰是一位看起来胖乎乎的“理工男”,他教学的规划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标准又逻辑性极强。他的特色教学从大一军训过后的国庆长假开始。练习缠电磁铁,康会峰把没回家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白天练技术,晚上讲专业知识。
回想起当年参加的“魔鬼训练营”,学生王云印象深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也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以为只是缠上就可以。慢慢才知道有圈数、匝数和电阻的要求。”
短短7天假期,有10多个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脱颖而出,成为了班里的技术骨干。接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去“传、帮、带”。
康会峰设定了计算机方向、英语、数学方向、单片机方向和C语言等4个方向的学习小组。“当时也不知道哪些学生适合哪个方向,就让大家自愿报名。给每个组制定学习目标,还专门指定了几个骨干,作为组长‘一帮一带’。”
资源共享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学习热情是无限的。互相传授、交流的模式渐渐形成了,班级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还得从一次比赛说起。
大一时,第一批学习骨干就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学校的机器人大赛上。“康老师带了我们一段时间,把关键问题指出来,我们再去琢磨、改进。那次比赛我们得了特等奖。”参与比赛的学生阚小瑞说起来,一脸的自豪。
得了特等奖的消息一传出,不少其他学院的学生慕名而来,希望到班级里学习。“这就给资源共享搭建了平台。来我们这交流的学生必须要有特长,教会班里的几位同学,就可以参与课题研究或是比赛准备。”就是康会峰这样“资源共享”的理念,让知识、技术在学生间形成了对流。
收获满满
在学校里,见到几本《发明专利证书》,都是康会峰和学生们一起完成的。看起来有些难懂的程序,创意却全部来源于生活。
“像这个‘桥梁安全预警提示系统’就是在5.12地震时,我看到很多桥梁坍塌了,就想到设计一个预警系统来减少损失。而这个‘太空质量测量仪’,则是受到太空授课的启发。所以说,只要是用心,善于发现,其实创新无处不在。”在康老师的言传身教下,班里的学生也是创新能力爆棚。
在科技杂志发论文、在全国、河北省大学生科技类竞赛拿奖、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甚至由航天科技集团颁发的奖学金他们班里也占到了一半。马上面临毕业,学生们早已有了各自的规划。77人中有40余人考研,准备就业的更有人已经签订了合同。
阚小瑞就是其中一位。作为班里焊接技术拔尖的学生,经过面试,航天503所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将成为这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单位中的一员。
在康会峰看来,到学生们考研结束,他这个班级管理探索模式也将告一段落。这种将实验教师、任课教师、科研技术、学生管理融为一体,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培养出独特班级的教学方法,也将得到推广。
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