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建35年了,贯穿自考35年时空的是光彩熠熠的“创新”二字。这一由北京开先河的制度,诞生之日就携带着创新的种子,经由首批2686名自考生播撒,继以35年年年岁岁自考人耕耘收获,到今天已蔚成900多万人次参加自考的洋洋大观,其中29.9万余人获得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成为北京学习型城市上空颗颗闪亮的自考之星。
而自考制度的创新,催发了北京在教育制度方面的创举,奠定了自考永续发展的基点,找到了自考永续发展的核心,安上了自考永续发展的驱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自考制度在创新中永续发展,是时代赋予自考人及全社会的光荣使命。
让自考制度在创新中永续发展,是时代的要求。
自考区别于其他考试形式的特点在于办学形式灵活,宽进严出,不设入学门槛。
高考恢复后,少数天之骄子通过高考独木桥,步入高等学府的殿堂,而大量上山下乡的返城知青和城市在职职工却难以圆大学梦。1980年10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核制度的决定》,同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由副市长白介夫首任考试委员会主任。1981年6月7日,中国考试制度改革掀开了震惊世界的一页,人类历史上覆盖面最大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诞生了。北京首开
从此,自考制度摸着时代的脉搏,从单纯学历教育补充的创新,到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教育的创新,再到构建学习型社会重要支撑的创新,与时俱进,不断顺应时代大势,不断调整自身功能,不断满足时代要求,在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自考制度在创新中永续发展,是考生的愿望。
自考生是自学考试制度的主体,如果考生没有自学考试的愿望,也就没有了自考的教育形式。35年来,自考生人数有升有降,但依然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学生比自考生人数多;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比自考生年龄跨度大,最小的十几岁,最大的年逾古稀;也没有任何一所大学比自考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更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即使高考落榜,即使残疾无助,即使贫困交加,即使失足进高墙,即使种种原因无法敲开普通高校的大门,即使所有学校的大门都关上时,自考的大门也始终敞开着。
选择了自考,就意味着选择了金字招牌,自考培养质量之高,国内外公认;就意味着选择了坚韧不拔、千锤百炼,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很难走完自考之路;就意味着选择了自学成才的人生梦想,那种“一览众山小”的美景,促使自考生不断奋发向上;就意味着选择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终身学习境界,那种充实的学习人生充满奋斗的快乐。35年来,北京自考凝聚了一批高质量的主考院校和专家队伍,建立了具有自考特色的专业课程和体系,在不断满足考生的愿望中实现创新。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大学肄业生选学自考、博士生再选学喜欢的专业,在职职
目前,北京瞄准自考生学习需求,开考专业90个,开考课程799门,几乎涵盖普通高校开设的所有学科。
让自考制度在创新中永续发展,是服务区域发展的需要。
区域发展空间是中国未来五大发展空间之一,也是北京自考拓展发展新空间的战略选择。北京自考诞生于北京,服务于北京,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下,自考必须在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继承、完善、创新、发展”。
35年来,自考为北京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人才。“首都职工素质提高工程”和“市民学习成果认证工程”两大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在职职工的学习热情,彰显了自学考试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重要支撑的强大功能。“三个衔接”实现自考部分应用型专科与中职全日制在校生、部分应用型本科与高职全日制在校生以及1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本科二学历的衔接,构建了终身学习“立交桥”。
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北京加强与天津、河北在教育考试资源规划布局上的协调对接。根据产业升级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人员群体和转岗升级变化,立足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尤其在京津冀实现交通一体化、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推动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等方面,突出区域特色,推动资源共享,谋求在自学考试专业共建、题库共建、学习成果互通等方面协调发展。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十三五”布局之年,更是承上启下之年。
北京自考将直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生源下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有差距,考试内容形式相对滞后,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教育功能发挥不够等等,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如既往“提高教育质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走内涵发展创新之路,推动自考事业全面升级、不断创新,服务首都和京津冀发展需要,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再创辉煌,永续发展。
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