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和全球合作伙伴康奈尔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希伯来大学、开罗大学、格拉纳达大学等共同启动北京大学“全球课堂”项目(Global Open Courses Program)。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出席并宣布项目启动。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早稻田大学校长田中爱治(Aiji Tanaka)、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校长马泽毅(Yuri A. Mazei)、希伯来大学副校长奥龙·沙格利尔(Oron Shagrir)、开罗大学副校长贾迈勒(Gamal Elshazly)、格拉纳达大学副校长多萝西·凯利(Dorothy Kelly)出席并致辞。早稻田大学副校长弦间正彦(Masahiko Gemma)、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执行主任程嘉树,“全球课堂”平台提供方ClassIn首席执行官宋军波,北京大学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启动仪式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主持。
郝平宣布“全球课堂”项目正式启动。面对疫情,北京大学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实现与全球共享北京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作为“线上北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课堂”项目将北京大学的优质课程分享给海外学生,使中外学生“云端”相聚,共同学习。2021年秋季学期,“全球课堂”项目选取“中国经济”“国际发展政策”“中国商务”“中国与非洲:全球性的相遇”“全球卫生领导力”“专业汉语”等六门课程,面向北京大学五所孔子学院和海外友好合作院校的学生开放,并通过线上教育平台ClassIn同步直播给海外学生。
“全球课堂”的推出是世界高等教育携手应对疫情的共同努力。王博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大学迅速做出回应,依托先进技术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技术在这个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相信技术将更好地帮助学习者丰富知识、提升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不仅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解决之道,更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补充传统的教学形式。北京大学推出“全球课堂”项目,向全球各地的学生开放优质的教育资源,体现了大学服务人类社会的责任担当,兑现了我们对教育国际化的承诺,北京大学将联合国际合作伙伴,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混合式教学课程。
田中爱治指出,早大与北大有着多样的学术交流,这次有25名早大学生参加“全球课堂”,他相信“全球课堂”项目不仅会推动大学之间的交流,也将成为疫情新常态下打造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的一个重要契机。
马泽毅指出,北京大学和莫斯科国立大学长期以来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双方共同运行许多高端项目,莫斯科国立大学有数百名学生正在学习“中国学”和汉语课程,“全球课堂”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莫斯科国立大学很高兴加入这一项目。
奥龙·沙格利尔认为,“全球课堂”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线上学习机会,而且有助于强化国家与国家、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希伯来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这一项目。
贾迈勒表示,创新与教育是一项全球事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对高校具有重大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技术赋能教育,使得教育形态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全球课堂”项目借助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实现高质量课程共享,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多萝西·凯利认为,“全球课堂”是北京大学在国际化和教学创新方面一项重要的新举措,通过疫情我们认识到可以从技术驱动的学术资源共享中获益,格拉纳达大学目前有36名学生参加,希望未来继续扩大这方面的合作。
“全球课堂”项目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教师们的大力支持,目前共有来自五大洲36个学校的近200名学生选修287门次课程。
启动仪式结束后,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教授在理教楼310教室为来自全球各地27所高校的70多名学生讲授“全球课堂”“中国经济”一课,运用经济学的“破窗理论”阐释了疫情的影响。他鼓励线上线下学生结成小组一起开展讨论、研究,并在课堂上积极引导线上学生发言,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都有良好的互动。
选修“中国经济”的中国传媒大学的李依娉表示:“老师提出了八个研讨主题,鼓励我们跟国外学生一起结组,我们和线上的同学也保持着密切交流。”同一课上的开罗大学中文系的何月(Nourhan Mohamed)表示对中国的经济很感兴趣:“在我眼中,中国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国家,所以我参加了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课程,想了解中国的经济和发展。”来自拉德堡德大学(Radboud University)的科恩(Koen Smeets)表示,很高兴能参加由中国著名专家讲授的关于中国的课程,这些课程为他这样的国际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机会,通过在线平台,他与老师和同学们保持密切联系,可以经常开展交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覃诗雯选修了“中国与非洲:全球性的相遇”:“这门课聚焦中非之间‘全球性相遇’的故事,审视全球化世界中国家、发展、种族、文化等方面的碰撞;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共聚一堂,分享不同视角下的中非关系;全英文授课,用数据、新闻、图片和国内外学者的学术研究,佐以客座讲座来展现中非关系的方方面面——从主题、学生结构到授课方法都很符合‘全球课堂’的定义,相信对于全球视野的培养有很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