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渠道,努力保障岗位供给稳定。畅通与行业企业沟通渠道,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校企恳谈会,邀请知名企业进校,探讨人才培养反馈、校企合作空间等。根据用人单位专业需求,积极开展重点单位专场对接会。汇聚校董校友资源,协同助力学生实习就业。持续举办“就业战‘疫’‘职’等你来”系列招聘会,通过学校就业网、就业系统、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信息、互动咨询,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面向2021届毕业生,共举办企业招聘、实习线下宣讲会166场,举办线上招聘会7场、线下招聘会19场,累计吸引全国知名企业逾2500家,提供就业及实习岗位近万个。
聚焦重点,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帮扶。坚持“下沉学院、精准帮扶”的工作理念,建立“一生一案一策”帮扶台账,为毕业生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有重点的就业指导服务。在初步排摸毕业生就业去向基础上,针对不同就业意向群体提供不同类型指导服务,全过程监测求职进程。对出国(境)留学学生,排摸意向学校,关注升学进展;对报考
思想引领,不断完善就业引导体系。把就业教育、就业引导纳入大学生
统计监测,精细打造就业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各项服务功能,为毕业生、用人单位、校友、就业工作人员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学生可查阅各类招聘信息,预约个体咨询、报名生涯辅导活动等;用人单位可快捷发布招聘信息、预约宣讲会、招聘会,并将招聘信息推送给目标学生群体;校友可通过绿色通道回母校招聘人才;就业工作人员可查阅各类实时统计
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生涯教育建设。在“第一课堂”上,坚持上好职业发展类课程,开展分层教学;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调整升级,围绕价值观塑造、生涯决策、团队合作等主题,着重强调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增加诚信与责任、基层成长等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工作与生涯教育相融合的新模式。在“第二课堂”上,以“生涯规划月”“就业服务月”打造双核实践教育平台,依托主题讲座、主题沙龙、主题工作坊、主题咨询、就业活动五大载体,密集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以“解锁人生密码,探寻生涯宝藏”为主题,陆续推出生涯辅导工作坊、生涯辅导讲座、企业开放日、职业测评、职场沙龙、生涯创新活动等六大类活动,切实做好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形势、提升能力、尽快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