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双一流学科[机械工程]专业院校,值得你来报考!

| 来源:优志愿整理 6047

  机械工程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机械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专业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技术分析,从事各种机械、机电产品及系统、设备、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控制、编程,数控设备的开发、计算机辅助编程,工业机器人及精密机电装置、智能机械、微机械、动力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以及从事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其中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有11所,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这些学校的机械工程学科实力都是非常强的!

序号

学校名称

双一流建设学科

1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2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3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4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5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6

大连理工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7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8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

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10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11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11年,是浙江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中国最早从事机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单位之一、中国首批“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获评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百又十载的办学历程中,培养出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院士等13名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先进人物,以及两万余名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建成了一支以路甬祥院士为学科学术领导人,谭建荣院士、杨华勇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拥有我国首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首批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首批机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下设9个研究所: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研究所、精密工程与微纳技术研究所、机电控制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流体动力与智能控制研究所、设计工程研究所、制造技术及装备自动化研究所、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工业工程研究所、机械设计研究所。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和授权硕士点,机械工程1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专业于2006年通过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内首批通过认证的专业之一,并于2013年通过第二轮认证。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其教学质量及课程将被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协议国家的高校直接认可。

大学7.jpg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首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名列第8,在全国近200个机械工程学科点中位于前5%,第四轮学科评估A-。2017年重庆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成为学校三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截至2020年8月,机械工程学科上海软科国内排名12位,进入前5%,国际排名列第39名;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列23位。

  学院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工业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7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近2300人。有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及博士后流动站1个。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领域招收博士、硕士及专业硕士生。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前身系华中工学机械工程系,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1994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合校之后沿用现在的名称至今。

  本科生培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机器人方向、先进电子制造方向、测控仪器方向)、工业工程产品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两个特色班(机械卓越计划实验班、机械本硕博实验班)。研究生培养设2个博士点(机械工程学术学位、机械专业学位)、4个硕士点(机械工程学术学位、设计学学术学位,机械专业学位、工业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大学10.jpg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作为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机械工程学院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东南大学

  公元438年,六朝宋雷次宗集天下英才,泓教于金陵鸡鸣山麓,文、史、儒、玄学并建,国学大备。公元1382年,朱元璋设国子监于斯,是为明王朝之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暨最高学府。 1902年,著名教育家、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其旧址创三江师范学堂,是为东南大学之肇始。1916年,江南鸿儒江谦主政南高师其间,设工艺专修科,专施机械制造工艺之教育,开全国师范学校设立工科之先河,此即今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之源起。1921年,茅以升主持东南大学工科,首设机械工程系,此后历经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科、南京工学机械工程系,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承载了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发端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为今日之机械工程学院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院机械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站在新的起点上,机械工程学院正以昂扬向上、开拓创新的风貌,继往开来,奋力前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一流领军人才,为推动“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不断续写知识创新与英才培育的新篇章!

大学18.jpg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系)成立于1949年,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宗旨,秉承“明德格物,博学笃行”院训,以"培养一流精英人才、建设一流科研平台、打造国际一流学科、创办世界一流学院"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学院是大连理工大学体量最大和学科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现有师生员工总计3277人,包括教职工231人,博士后16人,本科生1427人,硕士生1242人,博士生361人。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进入A档(前2%~5%),为大连理工大学排名最好的学科之一。

  湖南大学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

  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湖南省重点学科2个。拥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以及特种装备先进设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轻量化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模具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先进复合制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汽车轻量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装备服役质量保障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运载装备智能网联系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11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和“111”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

大学5.jpg

  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是一个机、电、测、控多学科交叉的学院,下设4系2中心,分别是:机械自动化工程系、精密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电气工程系、无人艇研究院和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学院的教学科研涵盖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四个一级学科,并在以上大多数学科领域内实现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全覆盖。拥有9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十五”期间,机械电子工程被列入第一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现代制造系统、仪电自动化分别被列入第二期上海市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特色学科。1998年起,先进制造及自动化学科连续三期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十一五”期间,能源工程优化调控技术被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能源工程与新技术”学科三大方向之一。2013年机械工程学科获批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01年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15年获批上海市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高原学科,2016年建设上海大学医工结合国际一流学科方向。2017年机械工程学科作为主干学科,获批教育部一流学科“智能运载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20年的电气机械科,是哈工大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如我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和第一台点焊机器人、第一台数控超精密加工机床、第一台空间在轨维护机器人等,是全国首批硕士点(1981)和博士点(1986)学科、首批(1987)博士后流动站、首批(1998)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2007年被评为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现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国防重点学科、精密与微纳制造国防紧缺学科、工业工程国防紧缺学科。学院机械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档。

  近5年来,年均到款科研经费近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奖4项、国家教学奖3项、省部级奖励43项。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预先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及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的科研体系。哈工大机械专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凝练出了极端作业机器人及其自主行为和交互控制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制造理论及其相关技术、机械系统及关键基础零部件设计理论与技术、极限环境模拟与系统集成技术、复杂系统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及其寿命管理、微纳制造理论及其相关技术、生物机械工程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工业设计学理论与技术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方向。科研成果“空间机械臂技术”、“神光III激光装置中的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分别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空间折展与锁解机构”获中国机械工程领域十大重要科技进展。

微信截图_20220423143857.png

  上海交通大学

  在这近百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从无到有,从创建时的几十个师生、几间教室,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自动化、动力与能源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系及一个二级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6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位列A+(前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进入A档(前2-5%),核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B档(前20-30%),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名列第21,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北工业大学

  机电学院历史悠久,源于北洋大学、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和中央大学等当时众多著名高等学府的机械与航空制造等相关学科,汇集了南北两大工科学脉。在八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输送了众多领军人物和科技人才。

  学院建有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设计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四个一级学科,其中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院建有12个硕士点、10个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航宇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装备技术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极端环境智能微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空天微纳系统、工业工程与智能制造、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4个省部级产学研合作机构。

  学院依托一流学科优势资源,始终贯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立足服务国家航空、航天及其他领域高端装备研制重大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智能制造多学科知识,在机械工程等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

评论0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工作日 09:00-17:30)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