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论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大连理工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始终将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坚持创新要素集聚、创新人才汇聚、创新成果凝聚,实施知识产权强校战略,不断提升学校知识产权的综合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深度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制度先行,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四梁八柱”
加强顶层设计,学校在国内高校中较早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开发、科研、人事、财务、资产、产业等11个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学校将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与辽宁省签署知识产权强省强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知识产权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构建由2个顶层方案、8个管理办法和5个实施细则组成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夯实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以人为本,构建知识产权评价体系“芯魂基”
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是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学校在国内高校较早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技术岗位,将高价值专利的运用纳入职称评聘条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考核评价的绩效权重,为知识产权评价铸“芯”。将知识产权作为衡量师德师风和学术行为表现的重要标准,为教师立德树人厚植“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理念,将高价值专利的创造与运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求实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渠道,勾勒知识产权评价之“魂”。聚焦师生需求,举办知识产权宣传月和成果转化院系行活动宣贯政策,简化科技成果资产评估提升转化时效性,为教师科技成果转化免税提供一站式服务,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建设,夯实知识产权评价之“基”。通过上述举措营造有序有效有活力的创新和转化氛围,引导教师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贴地气的社会服务工作,有效提升教师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质量优先,推动知识产权培育体系提质增效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加强知识产权“提质”管理,将一流学科建设植根国家重大需求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设立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四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专项,依托首批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为学校和教授团队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和全景扫描,为高水平科研和高质量转化提供有力支撑。聚焦企业和市场需求,推动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及时梳理并开展高价值专利的挖掘和布局工作,为重大关键领域技术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创新模式,夯实知识产权运营体系能力建设
学校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资金”,构建知识产权全要素运营体系。成立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构建知识产权商品化的全生命周期运营模式。在国内高校率先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运营,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营工作。设立知识产权运营专项资金,对具有转化前景的知识产权项目予以支持。设立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专员,为需求方提供完整的运营解决方案。组织校企对接、参加展会、项目路演等拓展推介渠道。通过上述举措有效解决科技成果供需渠道不畅的问题,提升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做“增值运营商”的服务能力。
坚守底线,做好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识评守”
学校在国内高校率先制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系统识别、评估和防范全流程风险。守住知识产权作为国有无形资产的管理底线,加强校企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审核管理。开展成果有效性、完成人真实性、受让方合规性“三性”审查,构建转化信息披露、交易挂牌定价、议事决策回避的风控三机制,建立国有资产账务处理、款项催收和纠纷处理流程。上述做法有效提升科研人员风险意识,规避了转化面临的技术、财务、管理、国资、法律和道德风险及相关纠纷问题。“强化关键环节风险防控”做法列入教育部高校首批科技成果转化典型经验,有效维护学校和师生权益。
夯基谋远,提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影响力
学校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辽宁)基地、知识产权学院,累计培训、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化人才千余名,培训基地多次获得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发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基地的国家级智库作用,承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工程院等多个重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批示和采纳,有效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扩大影响,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交流体系
学校实施知识产权国际化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强校的国际影响力。连续参展七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17项金奖。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与波兰华沙大学共建技术创新研究院。与英国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中英知识产权沙龙,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建立国内首个高校知识产权互访研修机制。获批辽宁省首个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关键领域的知识产权海外布局,相关成果在国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树典型立示范,知识产权工作得到上级部门肯定
近年来,学校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得到上级部门肯定,在全国高校起到示范作用。学校拥有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大连理工大学)研究基地(东北唯一)、国家知识产权培训(辽宁)基地。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首批高校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获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仅2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先进个人等荣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化工作连续两年入选教育部典型经验,成为入选经验最多的高校之一。教育部网站以“大连理工大学构建‘五个体系’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增效”为题进行报道,知识产权相关做法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创新之树枝繁叶茂,创新之果阵阵飘香
学校知识产权工作深度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助推学校海外布局有声音、成果转化有典型。学校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PCT申请公开数量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7位、国内高校第4位。学校获得中国专利奖14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2项,省市专利奖35项,累计为社会带来百余亿元经济效益。近四年学校孵化“工程与科学计算软件集成系统”“污泥高效干化及清洁燃烧”等8项千万级成果转化项目,其中4项在辽落地转化,深度支撑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转化潮平两岸阔,知产迈步新征程”。下一步,学校将深入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坚持“四个面向”,以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设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技术-产品-商品”的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政策保障引导科研人员做“有用的科研”,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做好全流程增值服务,提升科研人员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获得感。围绕辽宁工业振兴“三篇大文章”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深度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加速跑”。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开启知识产权强校新征程 助力世界一流大学“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