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本文对西安交通大学历年强基计划招生情况进行分析。
一、2022年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分别为数学类、物理学类、工程力学、生物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和哲学等6个专业,“3+1+2”模式地区中对选科要求较高,数学类、物理学类以及生物技术等专业要求物理和化学两门必选,哲学要求历史和政治两门必选。
表1.2022年招生专业及选科要求
数据来源:院校本科招生官网
注:“/”在强基计划中表示在该地区无招生计划,在普通批中表示无招生计划或对应强基计划无招生计划
三、历年入围分数线对比
表3给出了强基计划历年招生地区以及入围分数线情况,可以看出,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在全国31个地区均有招生计划。计算2021年理科类专业最低入围分与本科省控线/一批线之间的分差,并与2020年的分差进行对比,发现除上海和浙江地区(浙江地区2021年批次合并)分差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地区分差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辽宁地区分差降幅最大,为108分。
表3.历年招生地区及入围分数线
数据来源:院校本科招生官网,第三方网站
注:“/”表示在该地区无招生计划,分数对比中不考虑江苏地区;北京、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苏、辽宁、上海、天津以及重庆地区为本科省控线,浙江地区为平行一段控制线,其余地区为本科一批控制线;本科省控线/一批线均为物理/理科分数线
四、申请条件及强基计划入围分与普通批最低录取分对比
2022年的申请条件将考生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第二类为高中期间获得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考生。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第二类考生: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金牌)或二等奖(银牌)。两类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表4.2022年申请条件
数据来源:院校本科招生官网
注: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参考其单独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因强基计划对考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其分数要求相对低于普通批次招生考生,表5给出了西安交通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各专业在各招生地区入围分数线和对应专业普通批录取最低分情况。可以看出所有地区对应专业普通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均要高于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核工程与核技术分差均值最高,为55分,其次是哲学专业,分差均值为41.83分,理科试验班等专业分差均值为39.23分,工程力学分差均值相对较低,为26.10分,辽宁地区理科专业最低入围分与普通批录取最低分分差高达147分,北京地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分差达到105分,山东地区哲学专业分差达到102分。
表5.2021年强基计划入围分与普通批录取最低分对比
数据来源:院校本科招生官网,第三方网站
注:“/”在强基计划中表示在该地区无招生计划,在普通批中表示无招生计划或对应强基计划无招生计划
五、考核安排
2022年申请报名时间为4月10日至30日,7月1日-7月2日之间完成考核,西安交通大学考核主要为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面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学科兴趣、学科特长、创新潜能和综合素质等;体育测试内容为:体质指数(BMI)、立定跳远和50米跑,原则上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拟录取的重要参考,未参加体育测试或体育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表6.考核安排
数据来源:院校本科招生官网
六、录取办法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85%+测试成绩÷测试满分×15%)×100(其中测试成绩为笔试成绩+面试成绩),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
对于第一类考生,学校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参考体育测试结果和考生所在生源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份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拟录取。
录取规则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专业。分数相同时,依次按考核测试成绩、考核笔试成绩、高考成绩等优先顺序确定。
七、培养方案
1、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及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构建基础扎实、专业前沿、知行合一、思维创新的强基计划培养体系。
2、汇聚最优秀的师资培养更优秀的人才。选聘院士等国家级领军人才,聘请校内外知名教授,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为强基计划学生授课。
3、科教协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基计划学生全面进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培养学生以学促研、以研促学的意识和能力。
4、实施过程跟踪、成效评价的退出补选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退出补选机制,每学年对强基计划学生学业、思想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将退出强基计划并转入相同专业普通班,同时选拔相同数量的优秀学生进入强基计划的相应专业。被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得转专业。
特别声明:本文为易度排名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