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承担起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聚焦于高职院校非遗传承体系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融合的难题,以“非遗传承创新+专业匠造培养”融合共生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开展“五新”改革。
一、提出一个新理念:“非遗+专业”相融合的育人理念
融合职教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理念与传统非遗文化,创新性提出“依托高水平‘非遗+专业’相融合的平台,校政企协同培养文化素养深厚、技术技艺精湛、工匠精神凸显、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理念。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挫琴社、空竹社、古琴社、花毽社、威风锣鼓社、太极拳社、 陶艺社、剪纸社、烙画社、茶艺社、安塞腰鼓社等传统文化研究传习社团在学生中反响强烈,参加社团学习和兴趣小组的学生达到 2000 余人。
二、建立一个新体系:凸显“三融合”的复合型育人体系
凸显“通识教育体系与非遗知识体系融合、专业实训体系与非遗技艺项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创产品研发融合”的复合型育人体系。
1.通识教育体系与非遗知识体系相融合:开展课堂革命,将通识教育体系的文史经典与非遗历史知识相融合;科学探索与非遗研究相融合;生命关怀与非遗保护精神相融合;艺术审美与非遗项目体验相融合。
2.专业实训体系与非遗技艺项目相融合:实施模块化教学,专业基础实训与非遗传统技艺训练相对应;专业能力实训与融入现代技术的非遗技艺相对应;专业拓展实训与非遗研究相对应。
3.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创产品研发相融合。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将古琴、风筝等传统非遗项目作为创新创业的项目载体,采用现代科技衍生非遗相关产品,研发“清和”系列古琴等新型文创产品,通过非遗文旅空间进行市场推广,实现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
三、构建一个新模式:“一平台、一体系、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平台:学校与青州市文旅局、山东华艺雕塑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大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山东省首家非遗产业学院,引进30余个非遗项目,实行实体化运作,建成非遗传承与专业培养相融合的“非遗匠造培训基地”,下设具有欣赏与体验等功能的非遗传习坊、技艺传承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的鲁班工坊、非遗传承创新研究和文创作品研发的非遗研究所。
一体系: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与非遗知识体系融合、专业实践实训体系与非遗技艺实践项目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创产品研发融合”的复合型育人体系。
一体化:非遗传承人与名师协同开展“依托非遗传习坊进行与专业相结合的非遗项目感知体验;依托鲁班工坊开展与非遗技术技艺项目相结合的专业实训;依托非遗研究所进行融入文创作品研发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体化培养。依托非遗传习坊和鲁班工坊成立了12个非遗社团,开设非遗课程班,每个社团20余名学生。定期聘请大师、传承人以讲座的形式给社团做报告,举办线上线下非遗展览活动,将古琴制作、陶艺、茶艺、烙画、葫芦丝制作与演奏、书画装裱、古籍修复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让学生去参观体验,亲身实践,通过举办非遗大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打造一个新的资源库:“传统技艺+现代科技”虚实结合的教学资源库
优化“非遗+专业”相融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引进和培养国家级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30余名,校政企合作共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青州花键》等70余门非遗课程,开发《古琴斫制与数控加工技术》等40余门“非遗+专业”融合课程,编写教材30余部;深挖非遗技艺与专业技术的结合点,开发“隆盛糕点制作技艺”与“食品加工技术”相融合的实训项目60余个;开发山楂白兰地果酒技术等多项非遗创新技术,独创多项非遗外观设计专利;牵头制定全国山楂酒行业标准,开发柿子酒、装饰摆件等100余种文创产品。
五、创建一个新机制“一学院、两原则、三主体、四保障”的体制机制
一学院:围绕齐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立山东省首家非遗产业学院,下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和非遗匠造培训基地,统筹非遗传承与专业融合育人工作。打造了 5 个校外非遗实训基地,分别是山东华艺雕塑校外实践基地、山东大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校外实践基地、青州古城古街校外实训基地、青州博物馆校外实训基地、金宝乐园古琴实训基地。校内实践基地包括13个工坊(篆刻、烙画、陶艺、斫琴、风筝、扎染、花艺、茶艺、皮雕、制砚、砸铜、装裱、葫芦丝)和4个非遗相关研究所(隆盛糕点制作研究所、古琴研究所、国学研究所、书画研究所)。
两原则:紧密对接区域优势非遗产业,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为原则,共担人才培养、非遗传承、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三主体:学校出标准,政府出场地,企业出设备和技术,校政企协同推进“非遗+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工作。四保障:围绕人才培养和非遗产业发展,校政企协同建立平台运行有序、教学管理规范、质量监控到位和协同创新服务有力的四个保障机制,确保文化素养深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