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高中历史选择题“秒杀”小技巧!

| 来源:网络 5192

  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

  1、排除法

  这是解题时最先用的方法,一般可以排除1-3个干扰选项。首先是选项本身的表述与历史史实不符或不完全相符的情况。然后是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可细分为时间不符、地点不符、性质不符。这类题本身不难,但稍一马虎就会弄错。

  例如: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A和B都是列宁时的政策。但是既然要利用资本主义,B明显不符(性质不符)。而C和D是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要政策,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时间和性质都不符)。所以只有A是正确答案。

  最后在组合式选择题中,排除法很有用!有一个表述错误的,包含这个的选项就都可以排除。

  2、抓关键字

  乍一看与所学知识关联太少甚至毫无关联的题目。首先抓住关键字词,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的信息,了解它所要表达的大概意思。然后在自己的知识储存里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信息,化未知为已知。最后锁定相关知识点再经综合判断得出正确答案。考察的就是知识的迁移。

  例:下列4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记.食货志》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

  分析可知,甘薯是明朝中期从外国引进的农作物,那么只有明朝及以后的相关著作中才能有记载。则题干相当于“下列4本书哪本是明朝或以后的著作”,从而答案(D)。

  3、选最全面的

  所有待选项都符合题干之意,但是之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则那个包含其它的选项是最佳答案。也就是说要找说的最全面的,这个也适用于做其他科目的选择题。

  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分析可知,四个选项所述均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但“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明显包含了其它三个目的,由此确定C是正确答案。

  4、逆向思维

  在正面思考无法取得突破时,进行逆向思惟,“反其道而行之”。此法尤其适合否定式选择题。

  例、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对外贸易(含鸦片走私)所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扭转了英国的贸易逆差 B.为英国工业品打开了市场 C.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D.危及清政府的财政

  从正面来考虑,即使《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签订后,英国工业品也不能打开中国市场,由此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所以选择B。

  5、理论分析

  在做评价型、因果关系型、史论结合型和程度型选择题时,需要用点哲学的东西了。常用的理论有:原因和结果,本质与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重点论,两点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其实说白了,就是拔高到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找最本质的原因。

  这种题其实很常见,比如说评价一个人,前三个选项都是说他做过什么事情,最后一个正确选项说的是这个人他对那个时代对以后时代的长远影响。一般都会选最后一个。再比如说评价一个事情的原因,几个选项可能是背景或者导火索,有一个一定是从经济层面来说,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者是生产力的发展。

  6、抓时代特征

  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抓住时代特征或阶段特征,然后在这个大背景下去判定正确答案。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关闭
优志愿 | 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APP 备战高考志愿 !

学业测评 全免费

政策公布 实时提醒

互动社区 专家答疑

扫码下载APP

教APP备3100148号

扫码下载APP

实时资讯 互动答疑

教APP备3100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