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因此,我国很注重农业高校的发展,农学有很多分支,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探讨一下宁波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的水产学科哪个更好。宁波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都是我国第一轮“双一流”高校,作为新晋国家重点大学,两校最好的学科都是“水产”,在该领域的研究底蕴都非常深厚。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张謇、黄炎培创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
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上海水产专科学校等校名。
1952年升格为中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
1972年南迁厦门集美,更名为厦门水产学院。
1979年迁回上海,恢复上海水产学院,保留厦门水产学院。
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
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设14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12000人、全日制在籍研究生3600余人,2019年有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在校就读的国际生共计802人。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90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20余人,校内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500余人。拥有国家级各类人才28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212人次,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职)9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等。
特色专业
水产方面的成就
建有国际海洋研究中心、中澳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院等一批校级科研平台。拥有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我国唯一的CNAS、CMA、DNV GL和USCG资质认定的船舶压载水实验室,建设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动水槽,研制万米级着陆器成功到达10918米深渊。是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指导单位。
学校发挥学科与科研特色优势,服务社会成果显著。2011年以来辅导台湾地区苗栗县农户养殖大闸蟹,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范例;组建“渔业科技教授博士服务团”遍及全国开展科技服务,助力西藏、新疆、陕西、贵州等地精准扶贫,成效显著,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代表国家全面承担履行区域渔业管理公约任务,为维护我国远洋渔业权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宁波大学
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3家直属附属医院。
历史沿革
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
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
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
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
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
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
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
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9467名,各类研究生11593名(含留学研究生195名),国际学生1741名(其中学历生1603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7946名。现有教职工3112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093名),其中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2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704人,博士学位人员1611名。
特色专业
水产方面的成就
建有2个一级博士点、6个二级博士点、2个一级硕士点、1个二级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学士学位专业,其中水产专业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点。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等,水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三、动植物学科全球ESI前1%,与国内外多所知名学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学院科研水平一流。拥有“海洋生物技术与工程”国家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省、市级重大科研平台12个,近5年分别承担国家、省部项目164、151项,经费超1亿;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00余篇;成果获奖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2项;申请发明专利400多项。在海水经济物种保种、繁育、养殖、疾控等领域连续攻破世界级科研难题,引领产业颠覆性技术革命,为国家生态农业做出重大贡献。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科在1993年被批准为农业部重点学科,而宁波大学的水产学科不是国家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也不如上海海洋大学的A+。因此,我认为: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产”上的研究肯定比宁波大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