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位于素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誉的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菁菁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史沿革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校成为202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专业建设
学校现设有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4个(美术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历史学)、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农村区域发展)、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视觉传达设计)、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学前教育、英语、园林、农村区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省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1个、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铜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
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美术学、学前教育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村区域发展
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专业:园林
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城乡规划、园林、农村区域发展
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园林、旅游管理、视觉传达设计
贵州省特色专业:应用物理学、农村区域发展
铜仁学院学科建设一览表
序号 |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1 | 区域一流(培育)学科 | 教育学 |
2 | 省级重点学科 | 教育学、民族学、林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 马克思主义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 |
铜仁学院校级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名单
序号 | 学科名称 | 所在系部 | 学科类别 |
1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重点学科 |
2 | 音乐学 | 音乐系 | 重点学科 |
3 | 应用数学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 重点学科 |
4 | 理论物理 |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 重点学科 |
5 | 材料物理 |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 重点学科 |
6 | 旅游管理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重点学科 |
7 | 汉语言文字学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重点学科 |
8 | 生物学 |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 重点学科 |
9 | 应用经济学 | 法律与政史系 | 重点学科 |
10 | 教育学 | 教育科学系 | 重点学科 |
11 | 应用物理学 |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 重点学科 |
12 | 化学 |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 重点学科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 重点支持学科 |
14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系 | 重点支持学科 |
15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体育系 | 重点支持学科 |
16 | 思想政治教育 | 社会科学部 | 重点支持学科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1月,铜仁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1万册,电子图书300万册,各类数据库60余个,2011年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CALIS)成员馆。
师资良好
学校现有在校生8793人,教职工993人,博士199人,硕士409人;正高级职称181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校内研究生导师57人,校外兼职硕导1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5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市管专家12人,“梵净文化人才”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18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4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4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3个、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1个;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贵州省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铜仁学院基础教育创新团队、铜仁学院民族学创新团队等校级人才创新团队22个。
铜仁学院近3年在贵州省的院校录取分数线——文科
铜仁学院近3年在贵州省的院校录取分数线——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