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举措,按照“素养为先、融合创新、优质协同、首善引领”的工作理念,以信息化建设推动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方式、完善教育治理、促进优质均衡,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统筹谋划,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教委设立教育信息化处,先后出台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教育数据资源管理办法等文件,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编制《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11项主要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实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新型“互联网+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教育大数据支撑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设立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等6个创新研究平台,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库支持。
夯实基础,优化信息环境。建设北京教育信息网,对接教育专网国家主干网,联通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单位,持续优化市、区、校三级基础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各类教育管理、教育教学、考试招生等应用程序。制定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规范,明确基本功能和选配要求,指导学校按照标准规范、需求驱动、目标导向等原则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研制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开展达标评定,遴选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不断优化信息化基础环境,有力支撑教育改革发展。持续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健全组织领导、检查督查、预警通报、应急管理等机制,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切实筑牢安全防线。
业务驱动,提升应用效果。建成教育服务统一门户“京学通”,面向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各类教育服务,推动实现教育资源一站汇聚、教育服务一键直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搭建起汇集教育网站、企业技术平台等多种类型的支撑服务体系,有力保障“学校不停课、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建立覆盖全市教育系统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防疫指挥和工作调度线上开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推进“互联网+校园安全”管理,建设覆盖固定和移动应用场景的“一站两端”校园管理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探索“掌上督导”新模式,升级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督导工作全流程信息化运行。实施教育支援协作“云帮扶”和“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项目,为对口支援地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受援地区教育发展。
选树典型,注重示范引领。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双百”示范行动,推动学校深化信息化融合应用和创新研究,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应用成果。总结凝练“北京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通过多种形式在全市范围推广,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教育信息化建设标杆。东城区、海淀区入选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朝阳区、海淀区、房山区、通州区、密云区入选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获批国家“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切实带动区域和全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
汇聚数据,助力教育治理。建成北京教育大数据平台,构建“1+6+N”的教育大数据体系,即1个教育数据全息基础库,6个包含数据共享交换在内的子系统,N个基于数据的应用场景,指导各部门有序采集数据、主动共享数据、合理利用数据,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搭建教育大数据“驾驶舱”,以灵活可拓展的方式呈现多种专题分析、教育发展指标指数、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同步搭建业务部门专题分析模块,开展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学位预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生流向分析、教师发展评价、学校全息“画像”等大数据应用,服务驱动教育治理变革、教育科学决策和教学模式创新。
技术赋能,服务人才培养。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推进北京市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特色资源汇聚,将国家和北京市优质数字资源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中,助力教育质量提升。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全程辅助,通过构建学习诊断系统、多维度评价分析系统等,提供分析评价报告,绘制学生个性化知识图谱,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智慧体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聚焦体育运动大数据、体育教学、体质评测、课后运动、家校共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等五大场景,构建“人工智能+智慧体育”解决方案。通过采集教师备课、听课、评课以及学生学业发展等数据,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及参考案例,实现教学诊断与改进,以智慧教研创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文章来源:教育部 北京市以教育信息化建设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