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聚焦交通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总体规划、分类建设、重点突破、促进交叉”的学科建设理念,立足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切实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
一、完善学科治理体系,构筑良好学科生态
把好“施力点”,联动发力。强化多方联动,坚持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和“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好,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直接领导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山东交通学院“十四五”学科建设规划》《山东交通学院学科(方向)带头人遴选及管理办法(试行)》《山东交通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山东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重点建设任务“揭榜挂帅”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形成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协同创新的工作机制,破除部门壁垒。
用好“考核点”,牵引发力。学校科学实施学科建设绩效,以学科考核和评价手段实行学科建设动态管理,多维度评价学科发展态势,不断提升资源投入与建设绩效的匹配度;注重用好经费牵引,通过出台《山东交通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优化学科经费使用管理机制,按照“日常经费+项目经费+统筹经费”模式支出,实施高水平学科经费项目库制度,突出学科建设质量和服务贡献,激发学科发展潜能和活力。
二、优化建设学科布局,建好“雁阵式”学科梯队
狠抓“关键点”,精准发力。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综合实力的关键,学校坚持发挥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全面调研和分析论证学校学科建设情况,开展常规化学科建设调研和跟踪,按照“强化特色、稳步推进”“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工作方针,秉持“打造高峰+突出重点+培育储备+交叉融合”学科建设思路,推进学科、二级学院(部)、学位点和专业一体化布局建设,打造“1341”型学科梯队。
把握“效应点”,集群发力。学校注重发挥高水平学科的“集聚-溢出”带动效应,持续建设、聚力打造交通运输工程高峰学科,加速建设工理交叉、工文融合“交通运输+”学科群,共同打造学校交通类学科特色;注重完善学科分类建设,打造高峰凸显、重点突出、梯次分明的“雁阵式”学科体系,形成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结合、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促进、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三、突出战略需求导向,优化“特色型”学科方向
选准“作用点”,全面发力。学校积极整合升级学科资源,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紧密围绕“交通强国”国家战略、山东“八大发展战略”“十强产业”“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交通运输+”学科交叉融合,将原有的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4个传统方向分别升级改造为方向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先进建养技术、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与智能管控、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与智能控制、新能源与智能车辆关键技术4个新方向。
瞄准“导向点”,持续发力。学校紧跟战略需求导向,瞄准山东“三个走在前”,尤其是“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及时出台《山东交通学院服务黄河国家战略行动方案》,立足学校服务综合交通运输的学科定位,打造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2个特色方向,服务道路、轨道、水运、通用航空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智能管控、载运工具与交通装备等领域,聚焦学科前沿更加明确,特色更鲜明,优势更突出。
四、遵循学科建设规律,提升“应用型”学科内涵
聚力“突破点”,融合发力。学校充分研究应用型学科建设规律,在服务社会中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以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提高横向课题质量和水平,在高效率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中将纵向科研和横向科研紧密结合,将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着力写好学科服务社会的“大文章”。在由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等单位统一编纂出版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中显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着力“支撑点”,提质发力。学校坚持将研究成果在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和项目中广泛应用,有力支撑交通行业和区域发展建设,提升学科建设内涵。近三年承担“运营期海底隧道混凝土裂缝渗漏水注浆扩散封堵机理与长期抗渗性研究”“移动式全环境智能路面加速加载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等纵横向科研课题2000余项,相关科研成果在北京大兴机场、西藏米拉山口隧道、青岛胶州湾大桥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攻克粉土路基长期服役性能差的技术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智能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装备”打破技术垄断,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