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由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先生任首任校长,创办伊始即实行本科招生。2019年,合肥学院更名合肥大学列入教育部十三五高校更名规划调整。2020年12月,学校大学更名报告经省委省政府上报教育部。2022年12月30日,合肥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推动合肥学院创成合肥大学。
办学规模
目前,学校一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近1500亩,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69.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2.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8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52.48万册、电子图书174.43万册。
专业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业设计
安徽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工业设计、通信工程、会计学、动画
安徽省重点试验培养专业:金融学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新闻学、会计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食品质量与安全
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是国内最早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高校。2016年,学校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德国大陆集团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陆班”,首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高等教育,《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将我校经验总结为“安徽现象、合肥模式”,在全国推广。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实施路径,与大众集团、大陆集团等单位开展合作,实施校企“大陆班”“大众班”“轨道班”“精工班”等“双元制”合作项目,《中国教育报》头版作专题报道。学校《2019-2020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被评审为A等级。2021年,学校中德“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试点示范项目立项。2022年,学校首批大众先导中心毕业生全部在大众优质就业,首届大众学院三个专业顺利开班,实现了在家门口培养“种子工程师”的目标。近5年,学校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7项、重大成就奖1项。“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省委深改委重点培育改革案例(第一批),在全省示范推广。
中外合作专业——物流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该专业是合肥学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专业。
本专业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2学期)为德语学习阶段。学生按规定完成德语学习,且德语语言达到Goethe-Zertifikat B1的60%,可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第3-8学期)为专业学习阶段。第3-5学期在合肥学院进行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的学习(部分模块课程由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教师授课),并考核合格,德语语言达到Goethe-Zertifikat B2的60%或TestDaf 4×TDN3、TELC-Test Deutsch B2 (欧洲语言证书)的60%且符合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审核条件;第6学期赴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进行专业模块学习;第7学期在合肥学院继续专业模块的学习(由中德双方教师授课);第8学期由中德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申请德方学位的学生要求用中德双语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2022年在安徽省的录取分数线
理科: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