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锚定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加强“就业-招生-培养”联动,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西部、中小微企业等基层一线就业。
一、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学校发展“综合力”
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持续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进行学部改革,盯紧行业需求,按照学科归属开展学部制改革,将原有20个二级学院整合为13个二级学部和三个直属二级学院,实行“两级管理三级建设”,建立了竹学院、茶学院、质量与标准化学院等三级学院,促进学院设置与行业需求相融合。强化专业调整,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根据毕业去向落实率、转专业率等指标,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定位和特色等,动态调整专业设置,近3年撤销本科专业5个,新设置林学(竹产业方向)等4个专业,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逐年提升,实现学生“入口”“出口”良性互动。开展教学改革,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就业质量报告等每年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研究制定理论类、美术实践类、实验类、体育实践类、 舞蹈实践类、音乐实践类及在线课程的“6+1”类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适应行业发展。
二、强化指导服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强化就业课程引导,提升职业规划能力。把“专业+就业”的就业课程体系融入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择业就业。毕业生总体满意度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8%。以科研阵地助力学生求职,发挥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的就业育人功能,学校11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30余个科研团队,把学生带到田间地头和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把企业业务骨干引入团队进行共研共育,增进行业企业和学生双向认同。通过科研平台牵线搭桥,每年帮助800余名毕业生落实就业。强化产教融合提升就业适应能力,学校与企业创新构建横向合作、校企管理、课堂共育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引导各个专业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加入产教融合项目,提前介入企业生产。企业工程师走进相关专业学生课堂,开发适应企业需求的“校本教材”,把课堂教育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主动融入宜宾国家级产教融合示范城市建设,建立产教深度融合基地15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每年近500名学生通过基地就业。
三、强化精准帮扶,提升重点群体“保障力”
将重点群体毕业生一生一档分类建立台账,为重点群体毕业生精准困难资助、精准培训指导、精准推送岗位。通过联系一个团支部(学生班)、一名少数民族学生、资助一名贫困学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十个一”帮扶活动,搭建党委、总支、支部、党员联系学生的桥梁,形成全员帮扶育人格局,近年帮扶、资助重点群体学生5000余人。开展分类指导服务,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发编写就业指导教材,开展“一对一”简历修改、面试辅导,免费组织考研和考公培训,每年2000余人次参加培训。组织团队赴广元、自贡、泸州等地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家访,协同生源地人社、残联等部门进行定向帮扶。深挖各类岗位资源3万余个,2022届重点群体毕业生岗位供需比达7.9:1。
四、强化校地联动,提升本地就业“吸引力”
加强与用人单位协调沟通,全力挖掘岗位资源潜力,展示本地企业的吸引力。学校与宜宾市委市政府建立毕业生就业跨部门协调机制,依托产业园区建设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更加了解本地企业岗位需求和发展潜力。书记、校长带头进企业、进车间了解企业需求,开展访企拓岗和推荐学生,增进企业与学生的双向认同。宜宾市制定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八大工程”,每年为学校提供政策性岗位1000余个,中小微企业等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组织学校辅导员和毕业生参加“乐业宜宾”系列活动,走进宜宾各类企业进行实地感知,加深师生对宜宾及在宜企业的认同感,吸引毕业生留宜就业,2022届毕业生超过20%选择扎根宜宾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