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优选、赋能、严考、增效”四个方面下功夫,持续完善选聘机制、优化培养模式,健全考评体系、建好平台载体,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完善选聘机制,建好人才“蓄水池”。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系列制度文件,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助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团队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坚持高要求选聘、高标准配备,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要求,严把入口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凝聚育人合力,按照“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鼓励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专业教师、党政干部等担任兼职辅导员,推动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局面。结合辅导员自身优势特长,注重人岗匹配,在政治理论宣讲、学业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指导、创新创业赛事指导、“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等方面配备专项辅导员,进一步提升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优化培养模式,打造队伍“强引擎”。实施“增信计划”,组建辅导员理论巡讲团,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辅导员专题学习的首要内容,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实施“增能计划”,探索建立“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的“菜单式”培训模式,积极组织开展辅导员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等,搭建辅导员主题沙龙、辅导员特色工作室等研学提升平台;编印《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学生工作实用手册》等指导教材,确保辅导员“培训提升有平台、日常学习有教材”。实施“增效计划”,连续10年设立辅导员“专项课题”,累计立项课题318项;实施“思政博士”专项计划、举办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努力推动辅导员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整体提升,先后涌现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江苏省最美辅导员”“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典型。
健全考评体系,畅通成长“立交桥”。深化考核评价改革,构建涵盖学生测评、学院评议、部门评议、学生测试等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全面考察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成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评奖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挂钩。单列辅导员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实行差异化绩效薪酬待遇和岗位津贴。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健全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对辅导员职称评聘单设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注重从辅导员中选拔培养干部,努力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建好平台载体,奏响育人“交响曲”。成立“红色领航”“青春导航”等9个辅导员工作室,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交流、体验参与、案例模拟等方式,凝炼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成立辅导员理论宣讲团,定期开展“信仰公开课”“开学第一课”等,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成立学业规划、法纪与安全等7个成长指导研究室,开展“成长指导类课程”授课与研学活动,鼓励辅导员在指导学生学业规划、成长指导、就业创业、心理帮扶等方面下功夫、展作为,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制定辅导员全员入驻学生社区方案,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经常性走访学生宿舍、走进学生课堂、开展谈心谈话等,引导辅导员努力成为青年学生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