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六个聚焦”为抓手,着力提升资助育人成效。学校参与制定教育部资助育人成效指标体系,《用信息化推动资助工作“有的放矢”》案例入选《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信息化工作典型案例》。
一、聚焦制度建设,健全资助体系
成立资助育人工作领导 小组,研究制定资助育人相关制度,指导推进资助育人工作落地落实。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规范“申、谈、议、 比、定”五步认定程序,做到精准认定。建立教师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定期联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和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出台《资助育人实施细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一次性生活困难补助实施细则》 等制度文件,构建起“奖、助、贷、补、勤、免、偿”全方位、 多元化、资助与育人有效融合的发展型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二、聚焦平台搭建,做好精准资助
搭建“一站式智慧学工大厅”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全面对接学工、 教学、财务、实习、就餐等9个业务系统,同步数据近2亿条,实现信息数据全采集。构建多维度全生命周期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精准画像,实现学生学业发展、理论学习、第二课堂、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实习实践及校园消费、作息、社交等行为特征的全程追踪、详细记录、科学评价、精准认定。将新生入学调研前置线上开展,入学前完成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就业意愿等方面信息收集,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发现低保、特困救助供养、边缘易致贫户等家庭以及有应急保障需求的学生,实现目标群体早锁定。学校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宁入选首批全国学生资助信息化工作专家库。
三、聚焦思政教育,强化价值引领
着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培根铸魂为核心,通过主题讲座、研学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活动,邀请中共蒙阴县委党性教育工作中心讲解员入校作专题报告,讲述“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军民团结一心、拥军支前奋勇抗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进一步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开展“四史”研学活动,先后组织180名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走进红色革命圣地临沂、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青岛,开展实地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做先锋、当闯将,成长为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的“强国青年”。
四、聚焦励志成长,提升综合素养
坚持帮困与扶智、助学与扶志相结合,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道德涵养、能力培养、素质拓展,实施发展型资助育人行动计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励志精神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每年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诚实守信、感恩奉献主题讲座及优秀校友分享会等活动10余场,引导学生做规划、树目标、有诚信、懂感恩、讲奉献、强本领,参与活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达2000余 人次。定期组织家庭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前往济南南部山区开展户 外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抗压能力,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决心。
五、聚焦学风建设,发挥榜样力量
坚持每年举办奖学金颁 奖典礼,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倡导勤勉之风,传递奋斗情怀。表彰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综合素质奖学金等获奖学生,表彰弘扬工匠精神、勇攀技能高峰、服务区域发展、品德高尚正能量的“山职之星”获奖学生,表彰学业共进、生活互助、团结有爱的“全奖学金宿舍”。组建获奖学生宣讲团进书院、进宿舍,宣传奖助学金政策,分享个人学习成长经历,进一步发挥学生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向先进看齐, 激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热忱,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六、聚焦助困温度,提供暖心呵护
量身定制个性化助困方案,实现困难帮扶有温度。实施困难新生入学“七个一”工程, 通过一条绿色通道、一个爱心礼包、一本资助政策、一场心理讲座、一次谈心谈话、一个勤工助学岗位、一份临时生活补助,让学生入学无忧。把学生尊严放在心上,坚持每年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定制多款式棉衣,不举行赠送仪式,避免“贴标签”;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全程线上办理,注重保护学生隐私。在新年、国庆、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发放加餐券、返乡补贴、流量补贴、疫情补贴、基层就业补贴等专项补贴,全时段提供温暖呵护。全力打造“精准关爱护航青春·实践育人助力未来” 资助育人山职品牌,让广大青年学生真正感受到资助育人工作的 力度、深度和温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