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启动仪式暨学术研讨会10月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举行。
地理科学学院段玉山教授领衔的“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第二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是国家级教材研究专业机构,服务于国家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重大战略,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二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云龙,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杉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教育部教材局原一级巡视员申继亮,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上海开放大学校长贾炜,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韦志榕等嘉宾出席。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文科院院长朱军文,校教务处处长周先荣,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二批国家教材基地成员以及地理科学学院师生等1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启动仪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主持。
梅兵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教材建设,华东师大在教材建设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和基础,于2019年成立了教材研究院,力求统筹相关资源力量,合力推进教材建设、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她表示,华东师大地理教育学科一直是国家地理课程教材建设与研究的重要力量,人才辈出,学校将全力支持地理基地的建设工作,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在教材建设研究、教材数据、咨询服务、成果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谋划、扎实推进,提升教材建设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支撑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启动仪式上,傅伯杰、梅兵、申继亮、杨振峰、尹后庆、贾炜共同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揭牌。随后,梅兵为教材基地主任段玉山、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颁发聘书。
傅伯杰在致辞中表示华东师大是我国地理学传统的优势学科单位,为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以及地理学的教育作出重大贡献。他指出地理学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地缘政治、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密切相关。他希望基地将地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教材与教学实践、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国家发展、教材建设、科学普及作出重要贡献。
袁雯表示地理教材与国家发展理念密切相关,具有国情教育的独特价值,并期待两校一起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做贡献。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建珍期待基地通过智力引领与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地理教材培育国家认同意识的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杨振峰在讲话中,对华东师大在地理教育领域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教材基地的建设需要做到研究为基、实践为要、成果为本。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上海市教委将在资金、人力资源、组织架构、运行形态上,积极支持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他表示上海将认真落实国家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的要求,提高教材建设规划水平,为国家教材建设贡献上海智慧。
陈云龙在讲话中提出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应成为研究高地、成果高地、人才高地和数据高地。他强调,教材基地建设应纳入单位发展总体框架,研究和部署好人财物等有关工作。教材基地应做好统筹规划,明确建设的目标及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他期待在华东师大的领导和全力保障下,在上海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地理教材基地取得更大的成绩。
启动仪式上,孟钟捷宣读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和兼职研究员聘任名单。
申继亮、王杉杉为基地学术委员会颁发聘书。杨振峰、尹后庆、贾炜为基地兼职研究员颁发聘书。
启动仪式后,基地建设研讨会、专题学术报告和两场学术交流会分别举行。基地建设研讨会上,教育部领导、上海市教委领导、校领导、基地学术委员会成员、基地成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基地未来的建设计划。专题学术报告围绕核心素养与教材改革、地理信息系统最新进展与教材布局等内容展开。两场学术交流会以“中小学地理教材建设与研究”为主题,探讨了中小学地理教材研究的关注要点、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不同版本教材编制的实践经验等内容。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简称“国家教材基地”,是国家级教材研究专业机构,服务国家教育发展和教材建设重大战略,推动提高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教材建设、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及智力支撑,发挥筑牢思想防线的重要作用。
地理科学学院一直是国家地理课程与教材建设与研究的重镇。主编的高等院校教材是全国地理学畅销教材。本次获批的基础教育地理教材基地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地理教材编制与研究的学科高地。几十年来,先后主编发达地区版、地图版、上教版、华师大版等中学地理教材,编写湘教版、上科版等地理以及科学教材,发行总量上亿册。多年来,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得到教育部基础司以及国家教材局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