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2024年非全日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2909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2024年非全日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

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推进新文科新工科融合发展,促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我校优势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和工程创新,丰富我校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全球影响力,构建电子信息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9成立智慧治理学院,并于2024年招收首届非全日制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854。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

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点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牵头负责建设,由信息学院和高瓴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培养。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博士点(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的办学地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由智慧治理学院与信息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合作共建,博士生导师由信息学院和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两院遴选后的博士生导师担任。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并结合本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

一、共建单位介绍

(一)智慧治理学院简介

智慧治理学院是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的二级学院,办学地点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坐落于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苏州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

智慧治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最懂中国治理、引领世界一流。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立足长三角地区引领性实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人大贡献。

智慧治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智慧治理理论为牵引,以面向世界的基础人才培养”“面向未来的治理技术研发”“面向社会的治理创新设计”“面向发展的智慧治理咨政为愿景,培养掌握扎实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知识,具有卓越的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设计和智慧治理能力,能够解决治理领域现实问题的交叉复合型高端人才。

智慧治理学院的办学特色是:发挥学校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学科优势,多校区联动、一体化设计统筹布局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全方位整合师资力量,系统性规划本硕博专业贯通培养。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智慧治理基础学科的统计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14个学科入围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校知名学者云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政府决策、智慧司法方面有厚实的研究基础,数据库和大数据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为智慧治理学院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智慧治理学院的办学分两个层次,四个方向,其中专业硕士层次包含: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专业硕士;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与智慧治理方向)、数字经济(人文经济方向)专业硕士;金融(金融科技与智慧治理方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目前有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方向;以上专业由智慧治理学院与学校信息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等合作共建。

(二)信息学院简介

信息学院创建于1978年,前身是我国最早用信息来命名学科的经济信息管理系,现下设计算机系、经济信息管理系。四十多年来,信息学院始终立足学科前沿,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是国内最早开展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研究的团队之一,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信息安全、软件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伦理、社会计算、电子商务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承担了许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以及大量的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目前拥有教育部数据库与商务智能工程研究中心、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数据库产业化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的研究机构,成为我校文理交叉的一个典范。1981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为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博士点一级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方阵,跃升学校强优学科。数据库和信息系统领域学术研究位居全国领先地位,为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的挂靠单位。学院师资强大,多名教授获国家教学名师、中国信息化十大杰出人物、推动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25位功勋人物、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Fellow)、霍英东青年教师研究基金资助人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殊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渗透力逐渐增强,对于提升传统学科的研究水平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浓厚的人文社会学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我校现有的学科优势,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培养出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简介

自2019年4月正式成立以来,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以创新一流体制机制、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专业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为发展目标,目前学院拥有一支24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9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导师培养的多位学生已荣获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百度奖学金、微软学者奖学金、字节奖学金等奖项,展现出我校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生的强劲实力;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师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关,持续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根据国际计算机领域学科排名CSRankings,中国人民大学人工智能学科排名已稳定位于世界前列,在互联网与信息检索方向已连续两年排名位居世界第一。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华为、中国联通、快手、京东、腾讯、百度等企业开展了项目合作;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建有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一代智能搜索与推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同时,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积极探索AI+交叉学科建设,以数据、工具、算法赋能人文社科研究,持续推进与法学、新闻、经济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工作,开发系列课程助力新文科人才培养。

二、研究方向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渗透力逐渐增强,对于提升传统学科的研究水平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中国人民大学浓厚的人文社会学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专业学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专业将依托我校现有的学科优势,在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等领域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电子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

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智能信息检索、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交叉应用等几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培养国家亟需的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高端工程研发和管理人才。

三、招生信息发布

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https://pgs.ruc.edu.cn/info/1044/3221.htm)。

四、学习年限和学习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学习,原则上安排周末等其他非工作时间苏州校区上课,仅招收定向就业人员。

五、招生模式

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

六、报考条件

报考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4.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同等学力人员须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同等学力人员还须具备以下条件:报名时已获得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且成绩达到426分以上,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国家级外语考试成绩;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篇;

3)非学历教育的考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4)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综合考核时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及学历学位认证书。

5.在入学前达到2年或2年以上相关领域工作经历,具有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在同行业领域内有良好声望、取得较突出的成果。

6.现役军人考生,按有关规定办理。

7.经所在单位推荐,并同意考生按照定向培养的方式进行学习。

8.以主要作者身份在高水平会议或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并满足下列条件中至少一项(须给出证明材料):

(1)在相应研究方向上有组织或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经验;

(2)以前三发明人身份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或者第一权利人获得一项软件著作权;

(3)以团队负责人身份带领研发团队研发一款成果产品并落地,取得显著效益。

七、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

网上报名时间:

2023年12月8日10:00至2024年1月5日17:00

网上报名网址:

http://yz.chsi.com.cn

网上报名程序:

(1)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注册用户;

(2)在网上填报报考信息,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电子照片;

(3)在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

报名成功后,网上报名系统自动进行学历(学籍)校验。对于硕士学位获得时间过早,或国外学历的考生,系统可能会显示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请这部分考生报名时如实填写信息,并于综合考核时,将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学历认证报告交智慧治理学院审核。

根据学校统一政策安排,我院专业博士生按研究方向开展大类招生,报名时仅填报专业及研究方向,不填报导师。

2.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学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2)考生须按照规定时间报名,逾期无法补报名。报名结束后,考生报考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3)考生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综合考核录取时,智慧治理学院将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确定录取类别。录取名单公布后,录取类别一律不得更改,因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对于网上报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考生可在学校研招网查看《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前必读》相关材料,按照要求填报。

(5)学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码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6)考生须保证身份证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等信息与户口本一致,如不一致,须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因信息不一致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7)考生应在安全场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环节,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账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学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八、报名材料提交

考生报名后须将申请材料于2024年1月8日前将纸质版送达或顺丰快递到我院(申请材料严格按以下编号顺序编号并排序), 请在快递信封正面注明姓名+智慧治理学院2024年申请考核制专业博士生招生申请材料。快递时一定要确认将报名材料直接送到苏州校区开太楼A204室。

快递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开太楼A204,邮编:215123,

联系人:马老师,招生电话 0512-62605818。

电子版材料每个文件以材料名称+姓名命名并整体打包,以姓名+智慧治理学院2024年申请考核制专业博士生招生申请材料为文件名和邮件主题发送至邮箱szic@ruc.edu.cn。

材料包括: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需单位人事部门意见并签字盖章)(纸质版及电子扫描版),注意要下载完整,不要缺页(包括封面及签字盖章页);

2.个人自述。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研究经历、工程实践经历、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模板见附件一,总字数不得超过3000字)(纸质版及电子版);

3.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纸质版及电子扫描版)

4.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须同时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综合考核报到时审核原件)(纸质版及电子扫描版);

5.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综合考核报到时审核原件)(纸质版及电子扫描版);

6.个人信息表(见附件二)(纸质版及电子版);

7.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构想。内容包含拟研究或尝试解决的问题、知识和能力储备、主要研究和实践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拟实现的创新点、主要参考文献等。(模板见附件三,总字数不得超过3000字)(纸质版及电子版);

8.科研情况一览表(见附件四)(纸质版及电子版);

9.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其他代表性科研成果原件或证明资料(纸质版及电子扫描版)(纸质版放在一个材料袋里);

10.硕士学位论文(纸质版);

11.两名与报考学科领域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专家推荐书用信封密封,并由推荐专家在封口处签名。未密封、未签名的专家推荐书,一律无效(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见附件五)(无需电子版);

12.亲笔签字的《诚信应试承诺书》(见附件六)(纸质签字版及电子扫描版);

13.智慧治理学院专业博士考生情况汇总表(见附件七)(电子版)。

九、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招生工作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如考生在报考过程中有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即取消录取资格。

(二)选拔模式

所有报考我院的考生均采取申请考核制的模式进行选拔,考生申请并报名后,由学院对报名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还需要提交《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定表》,通过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定方可进入综合考核阶段,考核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重点考察考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基础,以及科研和工程实践潜力。

(三)组织管理

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申请考核制专业学位博士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的制定、报名材料的集体审核评议和筛选及整体组织工作。

(四)资格审查

材料审核评议小组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评分,综合考察申请人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以往学习情况、英语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潜力、专业兴趣等方面,确定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名单。

(五)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比例:根据生源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综合考核人数之比约为1:1.2至1:2.5。

2.综合考核名单将于2024年3月下旬在我院网站上公布。

3.综合考核时间一般为2024年4月中旬。具体时间和地点根据国家和学校要求,将在学院网站另行通知。

4.综合考核报到提交材料

(1)《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鉴定表》(纸质版及电子扫描版);

(2)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原件(备查);

(3)身份证原件(备查);

(4)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原件(备查)。

5.综合考核内容与形式

内容包括:外语水平(100分)、专业水平(100分)和综合素质(100分),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各项成绩均合格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最终成绩排名。

(1)外语水平(100分)包括:

笔试:专业外语(50分)考试内容涉及英文论文的阅读、翻译、写作等内容。

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50分)

(2)专业水平(100分)考核专业核心科目,采用笔试的形式,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电子信息基础(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50分)

第二部分:专业方向基础(机器学习)(50分)。

我院不指定参考书。

(3)综合素质(100分),采用面试的形式。

6.同等学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达到60分即为合格。

7.综合考核成绩计算

综合考核成绩均合格者,将其各项成绩加权求和得到总成绩;外语水平考核、专业水平考核、综合素质考核权重分别为20%、40%、40%。

(六)确定录取

综合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综合考核期间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替考、或政治思想道德状况不符合录取要求、或弄虚作假的,视为综合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体检不合格经复查仍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录取。学术不端者,一经发现不予录取。

学院将根据学校规定开展录取工作。根据加权成绩等综合因素,确定拟录取名单,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名单,在学校研招网予以公示。

非全日制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方向)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定向就业,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学习期间不调档,不转户口,不安排学校宿舍,不享受奖助金,毕业后回原单位就业。

十、学费标准

学费标准为45000元/生/学年,学费总额为18万元。

十一、材料提交地址及联系方式

书面材料请邮寄【顺丰快递】至或工作时间交至: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开太楼A204室

电子版材料请发送到:szic@ruc.edu.cn

编:215123

联 系 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512-62605818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pgs.ruc.edu.cn

研究生院联系电话:010-62515340

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62511301

智慧治理学院网站:szic@ruc.edu.cn(将在学院网站公告相关信息)

注:考生所提交的材料不再退还,如有需要请自行复印留存。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

2023年12月

附件1:个人自述(模板)

附件2:个人信息表

附件3:学习期间研究构想(模板)

附件4:科研情况一览表(模板)

附件5:专家推荐书(模板)

附件6:博士研究生诚信应试承诺书

附件7:智慧治理学院专业博士考生情况汇总表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