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为研究生分类培养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自1984年开展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试点以来,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江苏积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培养体系
一是明确改革方向。作为教育部首批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省教育厅围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协同,与全省34所高校签订40项《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任务书》,通过多年探索,打造了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大篷车”、江苏科技大学“产业伴生与企业嵌入”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示范样板和品牌。
二是构建培养体系。从江苏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大省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省高校现有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51个、硕士授权点558个,涵盖全部学科门类。5年来,全省专业学位博士、硕士授权点比例分别从2.8%、31.9%增长到13.1%、55.1%,形成了分类发展的格局。
三是注重学科引领。江苏全力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展应用转型类学科。2023年,首次在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中增设20个应用转型类学科,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由高校与政府、行业部门和领军企业共建,培养解决产业关键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专门人才。
二、加强多元协同,推进产教融合
一是打造实践基地。200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工作,累计认定省级研究生工作站6000多家,形成了校级、省级、省级优秀、省级示范的“四层级台阶式”建设模式,每年吸引近10万名导师和研究生进站开展科研活动。
二是注重“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2010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教授选聘,累计评聘2000多名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通过“引企入教、引企入研”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交替。
三是协同大院名企联合培养。全力支持高校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东南大学等3所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聚焦国家战略和江苏省重点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大院名企”联合培养,研究课程来自行业企业真实有效需求。
三、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质量保障
一是率先成立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指委对学术和专业两类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指导与评价,培养同质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构建专业学位论文多元评估机制。2014年起专业学位论文纳入省优秀硕士论文评选范围,2015年起纳入抽检评议范围。
三是建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开展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素调查研究,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
下一步,江苏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