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请您升级浏览器
为了更好的使用优志愿产品,点击下载

谷歌浏览器

360极速浏览器

360安全浏览器

QQ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全国服务热线:400-181-5008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开通VIP

收藏

分享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

| 来源:河南中医药大学 2451

河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20年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层次招生工作。

第三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四条 办学地点:河南省郑州市。注册地址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56号。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五条 学校全称:河南中医药大学,国标代码10471。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并有留学生、华侨、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公办高等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开办于1955年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

第六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管、工、文、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兼招专科生(单独考试招生)。办学形式以全日制在校生为主。

河南中医药大学设有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16个院(部)。现有33个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第三章 招生组织机构和人员

第七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成立了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委员会,负责对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第八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九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不委托任何社会性中介机构或个人从事招生工作。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生源状况、学科发展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本校招生计划编制情况,综合分析,制定本校招生计划,经校长办公会和学校党委会审定后,报河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审批。

第十一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根据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制定招生方案,并报河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审核备案。学校招生就业处同时将生源来源计划按要求及时报送有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院(招生考试办公室)备案,并通过相关渠道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我校安排少量预留计划,并报主管部门审核、教育部备案,主要用于录取调档比例大于100%时符合录取要求并服从专业调剂的进档考生。

第十三条2020年,学校本科面向河南、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广东、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重庆、海南、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招生录取。在河南省内参加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和本科二批等批次招生。

第十四条 河南中医药大学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开设有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本科专业;药学院开设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等本科专业;第一临床医学院开设有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儿科学等本科专业;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开设有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中医养生学、中医骨伤科学等本科专业;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开设有针灸推拿学本科专业和针灸推拿专科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护理学院开设有护理学、护理学(民族传统体育与保健英语方向)、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等本科专业;康复医学院开设有康复治疗学、中医康复学等本科专业;管理学院开设有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健康保险方向)等本科专业;外语学院开设有英语、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信息技术学院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等本科专业;国际教育学院开设有中医学(海外办学项目)(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合作)本科专业;体育学院开设有运动康复本科专业。

第十五条2020年,河南中医药大学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合作开展海外办学项目,开设本科专业为中医学,学制五年(采取“0.5+3+1.5”模式,即第一学期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本部学习,第二至七学期在马来西亚学习,第八至十学期回到河南中医药大学本部学习)。2020年招生计划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招生考试之友》公布为准。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录取体制:学校招生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学校负责、省招办监督”的规定。

第十七条 提档比例: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和有关规定确定提档比例。

第十八条 录取原则:对于进档考生,我校采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即先按分数高低排序,再按其专业志愿检索分档,分配专业(所有专业调剂考生的优先级均低于其他进档考生)。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语文、数学、英语。

第十九条 学校英语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中医学(海外办学项目)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同时要求英语高考成绩不低于100分。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请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

第二十条 退档原则:以下情况学校可予以退档: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所报考专业已满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体检不符合录取要求者;分数低于所有专业均无法满足者;不符合专业要求条件者;高考诚信档案有不良记录者。

第二十一条 体检要求:学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录取期间,根据高考体检表无法确定身体状况的考生,学校组织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不适合所报考专业学习的考生,学校予以退档。新生入校后,学校将进行体检复查,对在高考体检过程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者,将做出相应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二条 我校录取各专业学生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第二十三条 对经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认可、公示并已计入高考成绩,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我校原则上予以认可,并根据该省有关规定提档录取。

第二十四条 录取结束后,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网上及时向社会公布录取结果。

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其他

第二十五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学生入学时必须按学校规定的缴费方式和时间缴纳学费、住宿费。经河南省物价局、财政厅和教育厅批准,2020年学费收费标准为:

普通本科:医药类专业5500-6000元/生·学年,医药相关类专业4400-5000元/生·学年;第二批本科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办专业:护理学(民族传统体育与保健英语方向)、运动康复、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00元/生·学年;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18000元/生·学年。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单独考试招生):4800元/生·学年。

住宿费收费标准:

龙子湖校区为六人间人民币800元/生·学年、四人间人民币1000元/生·学年;

登封校区为六人间人民币800元/生·学年。

各项收费标准如有变化,以上级部门最新批复为准。

马来西亚海外办学项目各项收费标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详见学校招生网站《河南中医药大学关于马来西亚海外办学项目收费标准的说明》。

第二十六条 新生入学报到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全面新生资格复查。资格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冒名顶替、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按上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奖励资助体系,开辟有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学校的奖励资助项目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新生入学奖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学生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可充分激励优秀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二十八条 新生入学注册后,学校依据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培养,合格后颁发河南中医药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颁发学士学位证书。符合条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申请修读双学位专业,成绩合格者颁发双学位专业学位证书。

第二十九条 马来西亚海外办学项目学生,拒签处理办法:

因个人原因或非身体原因拒签者,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继续学习。若不同意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按退学处理;对于提供虚假信息造成拒签者,一律按退学处理。

因政策原因拒签者,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继续学习。若不同意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按退学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章程由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自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备案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二条 联系方式及地址:

学校招生网址:https://ptzs.hactcm.edu.cn/

招生专用邮箱:zszy@hactcm.edu.cn

招生录取咨询电话:0371-86667366(学校招生就业处)

招生录取监督电话:0371-65575590(学校纪委)

招生就业处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56号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邮编:450046。

招生就业处办公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56号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楼B1区S810室。

各院部招生录取咨询电话:

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0371-55321600 / 55321906

药学院:0371-56725598

第一临床医学院:0371-56680626

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0371-60908821

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0371-55696909

护理学院:0371-53622158

康复医学院:0371-56635368

管理学院:0371-65926538

外语学院:0371-86536532 / 60996051

信息技术学院:0371-60956306

国际教育学院:0371-65676792 / 65962930

体育学院:18039572515 / 13783590475

学校简介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4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占地面积1594.94亩。建筑面积62.34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

建校60余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层次和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现设有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16个学院。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900余人,留学生123人。

学校党委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先后有17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47人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学校党委被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8年在高校基层党建评估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在高校党建工作述职考核中荣获优秀,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荣获第一名。3个党支部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531人,专任教师1274人。硕士生导师688人,博士生导师110人。有国医大师3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4人,全国名中医3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7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1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有“中原千人”计划中原学者3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原教学名师2人,中原名医3人,中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青年拔尖人才2人。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7人,河南省教学名师9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4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92人;河南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20人;省名中医31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对象18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10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各级别人才项目获得者121人。先后有20多人次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140余人次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劳动模范”和“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汉语国际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软件工程、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临床医学、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骨伤科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运动康复、医学信息工程等33个本科专业和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2个第二学位专业。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4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3个;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依托仲景故里资源,开办“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传承班”。积极开展仲景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挖掘仲景学术,并使之发扬光大。我校先后完成了《伤寒论》教学片及电影《张仲景》的拍摄,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共同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河南省仲景方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编撰完成了600万字、5卷12册的《张仲景学术研究大成》,出版了系列研究专著,建立了目前国内一流的仲景学术研究论文目录数据库;举办了仲景科技文化节、百家论坛、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彰显了学校立足河南,突出仲景的办学特色。

学校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医学技术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药学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下设3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直属附属医院,开放床位5300余张。年门诊量达510万余人次,年收住院病人13万余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稳居全国同类医院前列。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8个,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开封市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其他教学实习医院55所。医疗联合体建设卓有成效,与143家兄弟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大了合作框架。一附院获批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仲景医院。二附院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区医院”。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临床研究基地及其他研究基地46个,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共建河南省协同中心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6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8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1个、河南省众创空间1个、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1个、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项目2个、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1个、河南省外籍科学工作室1个。校级科研平台26个,实验动物中心、电镜中心公共科研平台2个及医学类、药学类共享平台2个。以科技部国家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在仲景方药研究与开发、中医药治疗免疫和过敏性疾病、艾滋病的研究等方面与世界先进科研团队开展了深入的科技合作。加强了对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中医方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河南道地药材的标准化、现代化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建校以来我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8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78项;荣获全国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国家首批虚拟教学实验项目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1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14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4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97项;主编学术专著(译著)共2544部。发表学术论文50850篇,被SCI、EI、ISTP等收录2283篇;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821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项目165项,省部级项目451项,厅局级项目1195项,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计划经费24126.06万元。

学校主办有《中医学报》和《河南中医》两部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均为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中医学报》还跻身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行列,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优秀编辑部,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类一级期刊、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并且成为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图书馆各类图书162万册,中外文期刊3383种,中外文数据库113种,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40年,目前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作目标,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深入推进了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和中医药国际教育“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马来西亚仲景学院招生、意大利锡耶那大学的护理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相继获批,并顺利通过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绩效评价验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河南)”建设项目获得立项。服务国家外交的援外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在国际合作行业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医药医疗外派二十余名骨干医生、教师远赴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家进行援非医疗工作,涌现出多名“和谐医疗先进个人”,为河南省赢得了良好声誉。同时我校也积极探索将国外优势教育资源引进来,高效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有力推进国际化发展,形成了显著的特色与优势。来华留学生来源渠道和人数逐年递增,层次不断提高。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并成功获批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国税局联合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为争取个人和企业捐赠提供了便利条件,开拓了校、政、企多方共同合作的新模式。注册河南省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为学校十万余名校友搭建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平台。与驻马店市人民政府、许昌市人民政府、洛阳市人民政府、卢氏县人民政府、洛宁县人民政府、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红日集团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嵩山少林寺等签署合作协议,在卢氏、济源、西峡等地建有14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承担全省30多个、70余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任务,带动了近30万药农致富。被授予“河南省第四轮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省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文明单位。

历经60余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校训和“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精神气概,百折不挠、坚韧图成的精神品格,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为核心表现的大学精神,孕育并形成了“立德铸魂,德术兼备”育人理念,“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0万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名医大家、企业家、管理专家等。涌现出了国医大师、“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张磊、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中国好医生”徐立然、“河南最美教师”朱现民等教师楷模,以及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和“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学校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中原中医药文化品牌为目标,加大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拥有河南中医药博物馆、河南中药植物园、人体科学馆、中医源文化展厅、医德馆以及中原文化、中医药文化、药企文化展厅,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向各界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接待省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生等中医药爱好者5万余人。2015年6月,学校被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年9月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高校名义获此殊荣的单位。2019年6月,获批“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和师生先进事迹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获“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学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中原最具魅力大学”等诸多殊荣,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德育评估中均获优秀。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被评为“2018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微信十强”单位、“2019年全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试点高校”。

目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协力,不断进取,正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要求,突出中医、中原、仲景特色,以调结构为保障,以抓内涵促发展,以突出特色为优势,以求突破为工作重点,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

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前身为中医系(1958年建校之初唯一教学单位),2002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2017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仲景学院),承担全校中、西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110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万余名优秀中医药人才。2004年以来又陆续开办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中医学(仲景学术传承班)、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等本科专业,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计1500余人。

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72人,其中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50人、博士学位82人、硕士学位7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9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各类“教学名师”1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中医类院校优秀辅导员3人等。

教学改革。拥有省级教学团队3支、校级教学团队15支;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视频公开课3门、双语示范课程3门、在线开放课程1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视频公开课8门、双语示范教学课程2门、在线开放课程17门等。省级虚拟仿真试验项目3项。近三年荣获厅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41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3项、省级教研立项3项、厅级教研立项10项等。

学科建设。现有教研室16个;国家局级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特色学科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示范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科研实验中心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

人才培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力、增才干、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大学生“品德、知识、心理、能力、身体”五项素质提升为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其中50%以上毕业生考取985、211院校研究生继续深造,读研率位居全校首位,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各界好评。

科学研究。拥有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5个、校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2个;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1项、厅局级课题立项49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项、厅局级成果奖33项,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百余部。

对外交流。近三年来,承办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学科等国家级、省级学术年会20余次;积极选派优秀教师赴美国、日本、德国、新西兰等国外优秀高校、研究中心进行访学、研修;选派资深教师赴国(境)外讲学、授课、学术交流;推荐多名优秀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赴国(境)外进行专业学习及短期交流,逐步提升本院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学术影响和人才培养水平。

咨询电话:0371-55321600 / 55321906

专业介绍

中医学(“5+3一体化)

提前批本科,文理兼收,计划招生30人。分5年本科培养和3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两个阶段。大四第二学期,学生自主申请学校中医学一级授权学科涵盖的各专业硕士学位点,选择硕士阶段研究方向,经所在院部及研究生院审核批准并完成5年本科学习及考核合格后,进入我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3年专业学位硕士阶段学习。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外、妇、儿、伤科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研究生学位与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等;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包括9个月的专科规培。

培养目标:掌握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具备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双重要求,能够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等工作,具有参与国际医学科学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中医硕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类各级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及考博深造。

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

提前批本科,文理兼收,计划招生30人。分5年本科培养和3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两个阶段。完成5年本科学习并考核合格后,进入我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3年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阶段学习。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外、妇、儿、伤科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儿童保健学、儿童康复医学、研究生学位与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等;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包括9个月的儿科专科规培。

培养目标:掌握系统扎实的中医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具备较强的中医思维能力、传承能力、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双重要求,能够从事中医儿科医疗、科研、教学和对外交流等工作,具有参与国际医学科学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中医硕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类各级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及考博深造。

预防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20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最早开设该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核心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中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等医学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社区医疗保健中心、医疗信息咨询中心、学校、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企业等单位工作。

临床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80人。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卫生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掌握扎实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科研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管理、卫生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临床医学综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级综合性医院、医院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及卫生教育、管理、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及考研深造。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预防医学、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学、分子营养学、临床营养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食品工艺卫生学、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等。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中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能够在疾病预防、临床营养、社区营养、食品安全领域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人群营养管理、食品检测、食品卫生监督、医院膳食配餐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级综合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药品监督、卫生监督、海关检验检疫、动植物检验、营养与食品安全等行政机构及食品药品企业、健康管理与营养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科研机构等行业从事食品安全检测、人群营养卫生教育、管理、卫生保健等工作及考研深造。

药学院

药学院是一个以培养传承、创新型中医药事业人才为目标的学院。其前身为中药系,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兴办最早的两个中药系之一,并于当年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四年制)学生,开创了我国中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先河。2001年易名为药学系,2002年更名为药学院。经过60年的发展,药学院以“立德铸魂,德术兼备”为育人理念,设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等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拥有1个中药学一级博士点,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中药学、药学2个一级硕士点,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5个二级硕士点,中药学、药学2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形成了涵盖本、硕、博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是中原地区中药学人才培养的领军力量,为社会培养了万余名优秀的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人才,为中医药的文化传承、中医药事业发展以及中医药产业的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师资队伍。学院经过一甲子的发展,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中医药界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支人才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现有教职工189人,其中高级职称86人;博士108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2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原学者1人,“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领军人才2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9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3人,培养了4名河南省教学名师,2支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名师荟萃的人才队伍为药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生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研究历来是药学院非常重视的工作。自“十二五”以来,药学院获批1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项,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6项,省级教改项目6项,其他厅级以上教改立项22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其他各类教学成果奖60余项。教育部中药学类专业和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药学院教师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教师组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学科建设。学院下设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资源与鉴定、临床中药与药理、中药炮制制剂与分析、生物制药工程、数理与化学等6个学科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医实验动物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学、药学、生物工程为第九批省级重点学科,化学为第九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中药学为校学科特区,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中医学的支撑学科,2019年度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人才培养。为不断改善教学条件,药学院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和购入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拥有现代化的炮制实验室、制药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生药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专业学科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设有丰富的实习内容和大量的实习就业单位。量身打造一些特色实习如“上山采药”、“药企锻炼”、“医院培养”、“科技研发”等项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择业、就业抗风险能力。为了更好的传承中药文化,药学院在现有的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上,开设了中药传承班。

科学研究。药学院以稳定的研究方向显示出强劲的科研实力,建有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4个省市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教师科研实验室面积达10000多平米,本科生教学实验室面积达20000多平米。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0余项;有10余项新药、新产品进入产业化生产,产生较好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80余项。

对外交流。近年来,药学院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太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项目合作协议;与华润三九药业、郑州瑞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开发配方颗粒项目、饮片开发及学生奖学金、助学金资助协议。同时还与日本金泽大学、中国军事医科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医科院药物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交流。

咨询电话:0371-56725598

专业介绍

中药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20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核心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方剂学、药事管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与法规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级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中医院校等部门从事中药研究、生产、检验、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

药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20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理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西医理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临床医学概论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药学研究、药品生产、经营、检验、临床药学、监督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药物制剂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20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药物分析、有机化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西医理论基础、物理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药物制剂工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剂型与制剂的研究开发,药物制剂的生产、制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药物制剂和制药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执业药师、GMP管理等方面工作。

制药工程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90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省级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机械制图、化工原理、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物理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制药过程自动化与仪表、药物合成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从事药品、药用辅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产品质量意识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和社会交流能力,能在制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和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或进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继续深造。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制药企业及相关部门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

中药制药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90人。

核心课程:机械制图、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中药炮制工程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学、中药化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成药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比较全面的中医药知识结构和中药制药的基本原理、生产工艺及基本知识,能够从事中药成药研制、生产和工艺设计及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工作,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制药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中药制药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各级中医药学校、中药经营管理部门、医院、药品检验与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中医药品生产、设计、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生物工程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药物分离纯化技术、基因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制药等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质量检测、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生物医药、农药、环保等部门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和科学研究,也可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生物制品的分析检测等工作。

中药资源与开发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植物生理生态学、中药资源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资源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加工与养护学、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资源与开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生产、保护、综合评价、开发利用等能力,能在中药及相关领域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鉴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中药材的种植基地、生产企业、科研机构、销售经营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中药资源的调查、鉴定、生产、保护、管理、开发等工作。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与第一附属医院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3年,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建院最早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中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6个国家中医(专科)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医院现为一院三区,分别为人民路院区、郑州新区院区、龙子湖院区。人民路院区开设临床科室38个、病区55个、医技科室12个,核定床位2600张,设有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会诊中心。

师资队伍。医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专业技术人员282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岐黄学者3人,国家级名老中医3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2人,中原名医1人,中原学者2人,河南省名中医14人。

教学改革。近三年医院参编教材35部,发表教学论文80篇,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研究57项,有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一流课程2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成绩卓著。目前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4个,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

人才培养。现拥有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儿科学3个本科专业。拥有中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个二级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医学技术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7个二级学科。有博士生导师43名,硕士生导师193名。中医学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有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三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现有在校本科生2907人,博士生35人,硕士生631人,是学校重要的临床教学院部和实践教学基地。

科学研究。医院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4项,心血管、肺病等病种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

对外交流。医院注重对外交流,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2019年选派优秀人才127人次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等39家国际知名医疗机构交流访学,接待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等6批次82人次在医院学术交流及洽谈合作,建立友好关系,探寻中医药国际合作。

咨询电话:0371-56680626。

专业介绍

中西医临床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360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中西医内科学、中西医外科学、中西医妇产科学、中西医儿科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有较为系统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能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各类医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医学检验技术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细胞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等。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临床检验技术和实验诊断能力,能够从事临床和卫生检验、试剂研发生产及应用推广等工作,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第三方实验室、试剂研发生产及经营企业、疾控中心、血站、医学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

中医儿科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120人。

核心课程: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四大经典、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儿科学、儿科学、儿科急救学、小儿推拿学等。

培养目标: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西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儿科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医疗卫生机构和中医院校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医疗机构、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管理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第二临床医学院 骨伤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基地、全国首批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河南省第八批重点学科8个,国医大师唐祖宣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9个。医院诊疗设备精良,拥有3.0T核磁共振、宝石能谱CT、四维彩超等高、精、尖诊疗设备,能满足现代检查治疗的需要。设有急诊、内、外、妇、儿、骨伤、针灸科、皮肤科、名医堂、传统医学诊疗中心等6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床位2000张。

师资队伍。医院现有职工24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省管专家、河南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142人,正副主任医师264人;担任省级学会任职副主任委员以上及国家级学会任职常务委员以上共150人次。

教学改革。医院重视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五年来共承担教育部卓越医师(中医)培养计划2项,河南省教学研究课题5项,厅局级教学课题15项;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厅局级教学成果4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60篇。

人才培养。医院设置中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医学影像技术、中医养生学、中医骨伤科学等专业方向。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每年承担近3000名本科生、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任务,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

科学研究。医院坚持“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中医院”的发展战略,注重学科建设及科技兴院。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篇;出版著作350部;发明专利55项,成果88项,其中省部级成果16项。

对外交流。医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工作,通过加强院际合作,以对口支援、建立医疗联合体、成立协作医院等形式与相关医院开展深度合作,扩大医院的区域辐射和影响力,打造医院的形象和品牌。医院通过中华(澳门)发展与合作促进会等民间组织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中医药产业合作、中药和保健品推广贸易等项目,交流与合作格局逐渐形成。

咨询电话:0371-60908821。

专业介绍

中医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360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一定的西医基础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中医院、综合医院及中医科研教育机构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及卫生教育、管理等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模拟电子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医学影像防护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设备管理、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介入放射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较为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能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域利用医学影像设备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工作的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

中医养生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120人。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医老年病学、亚健康学、中医养生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中医药膳食养学、中医健康评价、中医养生产品的研发与推广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实践能力强,有创新意识,掌握系统的中医学和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中医养生源流及学术思想,全面掌握中医养生适宜技术,能够结合现代管理,构建中医养生学生命健康管理,熟悉中医膳食养生、情志养生、功法养生、生态旅游养生等养生理论与方法,培养具有“理论研究、教学创新、技术推广、健康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复合能力的中医养生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医院老年科、慢性病相关科室,各类养生、治未病机构,以及各类健康管理公司等,从事中医养生、治未病、慢性病、老年病干预治疗和防护、中医健康管理(成人及儿童)、养生保健相关产品研发与推广等工作。

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240人。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伤手术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备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与基本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中医传承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交流、适应能力和职业道德,做到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共同提高,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基本能力的中医学骨伤科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骨伤、康复医疗、科学研究及卫生教育、管理等工作。

第三临床医学院 针灸推拿学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始建于1984年,1999年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并,实行“院系合一”,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

师资队伍。医院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091人,其中高级职称160人,中级职称37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300余人。其中,国医大师1人,第一批至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26人,河南省中原名医、名中医8人,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8人。拥有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3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针刺手法工作室1个、河南邵氏针灸流派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级按摩师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

人才培养。医院现设立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6个学科,13个基层教学组织,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专科。针灸推拿学科是我国1979年首批中医院校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之一,2014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具有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专升本、专科多个层次的教育体系。2009年针灸推拿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被评为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针灸学科和推拿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针灸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针灸基础教研室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针灸推拿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平均43%,就业分布在十几个国家及地区,涌现出了众多名医专家、研究员、科学家等。

科学研究。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6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0项,国家局基地业务建设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合作项目2项,省科技厅课题37项,省中医管理局专项课题107项,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项,省教育厅课题4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厅局级科技成果奖41项。近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共发表论文1400篇,论著近200部,已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9项。

对外交流。河南是中医文化发源地,针灸推拿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先锋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建设,尤其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针灸推拿起到先导作用。近年来,学院的老师先后被派往美国、澳大利亚、韩国、英国、瑞士、意大利、波兰、赞比亚、沙特阿拉伯、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开展教学、医疗等学术交流取得圆满成功,并接纳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留学生来医院学习针灸推拿。

咨询电话:0371-55696909

专业介绍

针灸推拿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420人。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突出针灸推拿特色的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院校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及卫生教育等工作。

针灸推拿(单独招生)

面向中医传承人单独招生,高职高专,学制三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40人。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经典、针灸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比较系统掌握针灸、推拿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运用针灸、推拿技术治疗疾病的能力,能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养生和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应用人才。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养生保健机构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卫生教育、康复、保健等工作。

护理学院

护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59年和1993年开办的中医护理中专班和高级护理大专班。2003年开设护理学本科教育,2012年开始招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2003年至2015年,以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与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统一管理。2015年7月护理学院独立,现有在校生2009人,研究生40人。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护理院校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师资队伍。护理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09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32人,硕士生导师15人。学院设有1个学科、4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改革。护理学院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将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临床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临床操作能力,全面培养中西结合护理人才。积极探索护理专业特色教育,开办“南丁格尔”实验班并聘请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宋静担任兼职班主任。

学科建设。护理学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优先发展产业相关专业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点,河南省护理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急需紧缺专业建设点;护理学是硕士科学学位、专业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护理学实验中心为省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学为河南省教育厅第八、九批重点学科,中医护理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护理学基础为河南省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河南省2019年线下线上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小儿家庭护理技术为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人才培养。以培养服务社会的高级护理人才为主要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特色,使学生能够在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并具有一定职业发展潜能。近三年,护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0%以上,其中80%以上在省市三级、二级甲等医院工作,分布广泛,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科学研究。近3年来,护理学院专兼职教师发表学术和教研论文49篇,著作7部;主持省级及以上课题45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15项、发明专利13项。

对外交流。2011年起,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办学,招收护理学(民族传统体育与保健英语方向)本科生;2019年起,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联合办学,招收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

咨询电话:0371-53622158

专业介绍

护理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240人。省级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中医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中医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等工作。

护理学(民族传统体育与保健英语方向)

第二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90人,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办。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专业英语、护理伦理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民族传统体育与保健知识、外语语言知识,具有良好英语交际能力和民族传统体育与保健实际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外向型护理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社区教育、护理技术输出、涉外企业员工的健康保健以及满足涉外护理需要的各类护理工作。

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

第二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120人,与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合作。

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专业英语、护理伦理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熟悉国内外护理模式,掌握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中医辨证思维和基本的中医护理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服务理念,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的应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中医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涉外护理工作。

康复医学院

康复医学院成立于2015年7月,前身为依托于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康复中心及康复治疗学专业,最初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向)本科,是全国较早举办康复治疗学本科培养的院校;2012年起,设置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理学),学制4年,历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2020年1月批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开始招收中医康复学专业(医学),学制5年。现有三个硕士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康复学、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方向)。

康复医学院秉承“立德树人、学术立院”理念,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在全省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是教育部高等院校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单位,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等;三所附属医院和8所专业实习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后期临床教学及技术实力雄厚;与多家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形成教、学、医、研、践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目标明确,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条件完善。

师资队伍。康复医学院依托大学各学科优势,拥有一支集全校各学科优秀教师为基,中医、康复专职教师为魂,兼职专业技术教师为柱的师资队伍,其中专职教师17人,兼职教师32人,高级职称1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全院有博士9人,硕士40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杰出青年人才1人,河南省人民政府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1人,河南省卒中学会副会长1人。

教学改革。围绕一流专业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五个一流”。一流师资:2019年教师参赛获得省级教学技能二等奖1项、伯乐奖1项,校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改课题5项;一流教材:康复专业系列教材,学院主编2部,占1/5;一流课程:已建成2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思政校级重点培育课程;一流条件:康复专业实训室面积3600㎡,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室6400㎡,可使用实验室40000余㎡,设备先进齐全、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高;实习基地全部为三级甲等医院;一流教学模式:实施专业课小班化、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增加实践机会和订单式培养等,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学科建设。康复医学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康复学、河南省重点学科——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方向)和校特色优势学科——中医康复学等3个重点学科。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与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杜肯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增加青年教师、学生海外学习机会。

人才培养。康复医学院秉持“以德树人、学术立院”的理念,围绕岗位胜任能力,瞄准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趋势,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坚持实施红色基因传承育人工程教育,创办有星光研习社、精诚英才班、创新创业实践班等组织,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的培育;围绕岗位胜任能力,瞄准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趋势,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全国省市级以上医疗机构。2018年星光研习社荣获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学院大学生在2018年河南省康复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和单项第一。2019年“大学生创新学习项目”学院7项作品获校级、3项省级、1项国家级立项;在2019年河南省挑战杯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科学研究。近年来康复医学院科研成果喜获丰收,获得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立项的省级平台——河南省康复器械工程研究中心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5项;河南省杰出人才项目1项;获得省级项目10项,厅级项目55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厅级成果奖17项;国家专利16项;发表论文242篇,其中SCI 12篇、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68篇。

对外交流。学院与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赴美进行学习交流,青年教师和毕业生前往深造;已申请海外课程9门。2019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次,国内学术会议17人次等。

咨询电话:0371—56635368

专业介绍

康复治疗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120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核心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理论基础、针灸学、推拿学、运动学、康复评定学、康复工程学、临床康复学、临床作业疗法学、言语治疗学、运动疗法技术学、理疗学、康复技能综合训练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康复科,中医院校、康复研究机构,社区医疗保健等从事康复评价或康复治疗工作,也可从事康复设备研究机构的研发工作。

中医康复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180人。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运动学、人体发育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康复学、神经病学、康复评定学、临床康复学、康复疗法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康复学基本理论、治疗方法及其应用、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开展运用中药、针灸、推拿、传统功法以及食疗、自然疗法等多种方法,针对各类疾病和功能障碍的病理特点,进行辨证康复,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趋向:中医康复人才需求的主体主要为综合医院、中医院的康复科及康复专科医院,中医院校、康复研究机构等。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前身为人文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2017年10月更名为管理学院。学院秉承“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共荣、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以“强学科、上层次、重特色、拓空间”为发展思路,以培养优秀的医药管理人才为目标,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开办有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健康保险方向)、市场营销、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五个本科专业,设置医事管理、药事管理、公共管理(MPA)等三个硕士点,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总计872人,研究生20人。

师资队伍。学院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结构日趋合理。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39人,硕士生导师8人,博士12人,在读博士2人。学院多名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被评为“师德标兵”、“教学标兵”、“仲景教学名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

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目前拥有公共事业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场营销省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1个、省级精品资源课程2门,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厅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4项,获得省级优秀教改成果奖1项、校级2项。

学科建设。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扎实开展学科建设工作。现有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下有四个研究方向。MPA硕士学位点获批并招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人才培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建院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医药相关毕业生3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科学研究。围绕专业学科及国民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研工作。近三年来,管理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09篇,编写科技著作64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17项,厅局级6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二等奖2项,厅局级15项。

对外交流。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不断提升学院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近三年来,共举办国内学术会议3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作学术报告60余场,选派学术骨干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近200人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14人次。

咨询电话:0371-65926538。

专业介绍

市场营销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60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销售管理、商务谈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医药拉丁语、药事管理学、医药商品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了解医药学知识理论,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医药企业、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营销、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医药企业、医院等从事药品营销及管理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60人。省级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医理论基础、西医理论基础、卫生统计学、卫生经济学、药事管理学、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一定医学卫生知识,能在文、教、科、卫等公共事业单位,尤其在卫生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卫生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管理工作。

应用心理学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史、咨询心理学、团体辅导、认知与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心身医学、中医心理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强的心理学知识运用能力和相当的医学、中医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心理学及所学医学知识,能在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身心健康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测评与心理援助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各类机构中从事身心健康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员工测评与心理援助等工作。

健康服务与管理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健康管理学、健康心理学、健康管理技术与实训、健康监测与评估、慢病健康管理、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健康保险、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中医药膳食养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基础理论、西医基础理论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健康管理需求,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念,掌握扎实的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能在卫生企事业单位、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及健康管理相关企业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卫生企事业单位、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及健康管理相关企业等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工作。

文化产业管理

第二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90人,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办。

核心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现代服务业管理、媒介经营与管理、会展策划、影视文化、创意设计实验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一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广阔视野,熟练掌握文化企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相关政策和法律,能够在文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运作、项目策划、经纪、贸易、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等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市场运作、项目策划、经纪、贸易、咨询等工作。

外语学院

外语学院成立于2004年,设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公共外语、翻译4个基层教研室和1个外语实训中心,有13个语言实验室、1个同声传译室和1个笔译训练室。学院秉承“助我中医,走向世界”的办学宗旨,不断汇聚队伍,凝练方向,科学管理,发展创新。2004年以来陆续开办有英语、汉语国际教育两个本科专业和一个翻译硕士专业(MTI)学位点。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600人。在完成外语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承担着全校本、专科生、硕、博研究生的公共外语教学、ESP英语教学和英语专业双学位教学,以及学校对外交流的各种口译、笔译任务。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市场,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为教育、外事、经贸、文化、旅游等行业培养了数千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5年来,外语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学位5人、博士后人才1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学位50人。学院重视内涵建设,按照“引进、培养、调整、优化”的队伍建设指导方针,不断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逐步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敬业爱生、师德高尚、业务良好、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具有扎实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潜力的教师梯队。

教学改革。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为目的,以专业建设、大学英语改革为重点,加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信息技术的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第二课堂活动建设,开展小班教学,推进PBL教学及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医药发展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学科建设。坚持以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为依托,通过学术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强化学科团队建设,凝练学术研究方向,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强化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力争把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打造成为省级重点特色学科。

人才培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按照《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要求,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的海外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精外语、懂中医、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院积极开展“台湾交换生”、“赴美带薪实习”和“新梦想出国就业工程”等项目,建院以来,已为社会输送出了十二届优秀毕业生,部分学生分赴欧、美、非、日等国留学就业。

科学研究。学院重视科研工作,强化科研意识,加强科研管理,制定科研激励政策;全院教师在科研立项、论文、著作、获奖等方面均逐年递增。近四年来,承担省部级课题19项、厅局级课题立项88项,发表SCI、CSSCI、EI等高层次论文3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篇,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

对外交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每年邀请多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到学院开展学术讲座,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和参加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有教师赴英国、美国、加拿大、菲律宾、新西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学习、进修、深造。

咨询电话:0371-86536532 / 60996051

专业介绍

英语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90人。省级特色专业。

核心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语听力、英语语法、英汉笔译、英语口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与文化入门、第二外语、医学英语阅读、医学英语翻译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和医学知识在英语教育、国际交流、医药卫生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外事、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和研究等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古代文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汉语写作、语言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课堂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综合英语、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扎实的汉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外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中医药文化知识,在外贸、新闻出版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在外贸、新闻出版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

信息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承担着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学院的办学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基础,以能力素质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把培养医药信息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博士12人(其中在读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硕士生导师2人。学科师资梯队合理,有一支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三个教研室,并以教研室为依托开设有四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其中,2020年新增一个四年制本科专业为医学信息工程。

学院深入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不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在教学中善于创新、敢于实践、勤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目前,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河南省第九批省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院有一个省级中医药信息化培训基地,有“智能算法在中医药的应用研究”和“健康大数据及生物医学信息学”两个校级科研平台,有专业实验室及实训室16个、计算机教学机房7个,有17家省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几年,获厅级以上各类奖项89项,承担各级科研项目7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横向课题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284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63篇、中文核心30篇,出版著作28部,参编教材62部。

学院注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与医疗信息化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联合举办综合素质提高班、共同指导毕业设计,使学院中医药信息化办学特色更加凸显。建院以来,信息技术学院毕业本科生11届,专科生9届;本科生平均就业率为96.2%,专科生平均就业率为95.1%;为社会培养本专科人才2740名,得到社会充分认可。

咨询电话:0371-60956306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Web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工程、中医理论基础、中医方药学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医药学知识背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程序编写、算法设计、应用软件研发、建设和维护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在IT公司、科研院所、机关、学校、尤其是医疗行业,从事应用软件研发、数据库管理、计算机网络设计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软件工程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项目实践、软件建模技术、软件体系结构、中医理论基础、中医方药基础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医药学知识背景,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相关经验以及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医药及相关领域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IT行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医疗卫生相关行业,从事医药及相关领域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

医学信息工程

第一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60人。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程序开发、医疗软件测试与应用、人工智能导论、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用物理学、医学统计学、医学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医学信息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学、中医药学概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医学和计算机科学双重学科背景和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医学、计算机、信息学和统计学等专业技能,具有医学数据存储、集成与分析挖掘处理,医学智能信息系统开发、医学数据平台搭建与维护,医药信息系统建设、开发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交叉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当今社会对“新工科”、“新医科”和“医工结合”人才需求,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与医学结合的行业背景,入职国内外IT企业、医学信息企业、医院、药企、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医学信息数据统计、分析、研发与管理等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第二批本科,学制四年,理科招生,计划招生90人,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办。

核心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库规划设计、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Web与APP开发、C#与ASP.NET程序开发、计算机网络、网络应用技术、网络运维管理、操作系统、云计算技术、信息与网络安全以及中医药基础课程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中医药学知识背景,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相关的理论基础,具有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系统运维管理等技术能力,具备数据管理和大数据应用水平,能够进行信息系统和互联网应用的研究、开发和运维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各类企事业单位、互联网行业、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是医疗卫生相关行业,从事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与大数据、IT运维管理等工作。

国际教育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自1993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是国内较早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之一。国际教育学院前身为海外教育学院,主要承担河南中医药大学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录取、教学与管理工作及马来西亚海外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工作。自建院以来,国际教育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创新办学模式,强化内涵建设,围绕学校“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办学定位,整合学校与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河南中医药大学国际化水平。

国际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16人,1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下设有党政行政办公室、招生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及中医药国际教育教研室。

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4-2019年间获得省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二十多年来,国际教育学院努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培养的各类留学生遍及五大洲,目前共来自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摩洛哥、赞比亚、德国、瑞士、智利等29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河南中医药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国际教育学院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承担河南中医药大学海外办学项目的学生管理工作。2017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河南中医药大学在马来西亚开展海外办学项目。

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MSU)位居亚洲最佳大学之列,拥有两万多名学生,其中有四千多名学生来自四十多个国家。2020年QS的世界排名中MSU位居第541位,亚洲排名中位居第179位。2016年QS对管理与科学大学在教学、学校设施、毕业生就业能力、社会责任和包容性方面给予5星的最高评价。管理与科学大学在医学领域拥有国际医学院、药学院、生命健康学院等二级学院,多个医学类专业受到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管理与科学大学在印尼雅加达和印度的班加罗尔建有国际医学院和药学院的海外分校,在马来西亚的主校区除了有实训实验室外,还建有中西医结合附属医院,可为中西、西医等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临床实习基地。

河南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扎实推进与马来西亚高校合作的海外办学项目,逐步完善适合国际化中医药市场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并培养专业化双语师资队伍、壮大熟悉国内外高等教育规则的管理队伍,最终实现培养精中医、强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国内外就业市场。

咨询电话:13526580545

河南中医药大学马来西亚海外办学项目

一、项目介绍

为了积极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促进两国中医药事业的共同发展,根据中马两国关于高等教育合作的整体思路和《河南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实施方案》精神,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河南中医药大学和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合作开展海外办学项目。

二、招生专业

中医学,第二批本科,学制五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100人。

三、培养模式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模式为“0.5+3+1.5”,即第一学期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本部学习,第二至七学期在马来西亚学习,第八至十学期回到河南中医药大学本部学习。学生在马来西亚学习期间,由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按照马来西亚国际学生的管理办法全权负责项目学生的教学、生活及其他管理;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由河南中医药大学按照中国高校学生的管理办法全权负责项目学生的教学、生活及其他管理。

四、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标准

1.学费

马币29000令吉/生·学年(约合48000元人民币)。

特别提醒:马来西亚马币汇率高于人民币。1马币约合1.65元人民币,具体汇率请参照国内各银行每日的外汇牌价。

2.住宿费

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学习期间:马币650-700令吉/生·月(基础标准),具体住宿标准及配置详见附件1。

中国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学习期间:六人间人民币800元/生·学年、四人间人民币1000元/生·学年。

3.申请费

第一学年4800令吉/生,第二、第三学年1500令吉/生·学年。包括注册费、签证申请费、马来西亚体检复查费、留学生强制保险费、设施使用费等,第二年、第三年续签费1150令吉/生·学年。

4.其他费用

如往返交通费等。所有费用自理,详见附件2。

五、办学特色和优势

中马两校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师资队伍优良。医学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中医课程用中文授课,西医课程用英文授课)。强调学术与个人能力兼修,知识与实践并重。国际化的大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培养懂语言,精中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医药国际人才。

六、新生报到须知

1.准备好办理学习签证申请材料

在户口或毕业学校所在地的地市级公证处办理学历及成绩单中英文公证书,并在来河南中医药大学校本部报到之前办好个人因私护照。在学生报到后,统一在郑州市指定的医院进行出境体检(很多县级医院不具备出境体检的资质)。

具体需要材料如下:

(1)高中毕业证或毕业证明中英文公证书两份。

(2)高中三年学习成绩单中英文公证书两份。

(3)高考成绩单中英文公证书一份。

(4)白底两寸护照照片十六张(照片尺寸:高50mm x宽35mm)。照片要求端正严肃,不可以遮挡眉毛,不可以戴眼镜,不可以露齿。

(5)整本护照复印件(包括空白页)。

学生录取后由马方委托相关机构统一办理赴马学习签证。

2.学习地点学校根据情况变化可能进行调整。

3.不可报考本项目的有关疾病

根据马来西亚国家移民局的要求,有以下几种疾病者(主要包括传染性疾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等)会导致被拒绝申请或拒签,请勿报考本项目。

序号

Diseases

疾病种类

1

HIV/AIDS

艾滋病

2

Hepatitis B

乙肝

3

Tuberculosis

结核病(尤指肺结核)

4

Typhoid

伤寒

5

STD

性病

6

Malaria

疟疾

7

Epilepsy

癫痫

8

Cancer

癌症

9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

10

Urine Drugs Positive

毒品尿检呈阳性

11

不符合申请要求的其他严重性疾病

七、颁发毕业证书及学位授予情况

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符合河南中医药大学毕业条件,颁发河南中医药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颁发河南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符合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学位授予条件,颁发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

1.语言要求

(1)海外办学项目本科专业要求英语高考成绩不低于100分。

(2)学生应在赴马来西亚后一年内取得合格的语言成绩。

根据马来西亚教育部2020年最新实施的国际学生英语要求规定,所有国际学生(包括中国籍学生)必须在满足下表所示录取专业要求的雅思、托福、PTE学术英语考试或MUET(马来西亚大学英语测试)成绩之后才能正式注册学位课程,开始学位课程学习(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公共课),学校接受有效期内的雅思(A类)、托福、PTE学术英语考试或MUET成绩,学生可在其中任选一种参加。

适应专业

项目

雅思

(学术)

MUET(马来西亚大学英语测试)

托福

(纸考)

PTE

中医学

合格成绩

5.5

BAND 3

550

36

有 效 期

两年

五年

两年

两年

备注:建议有意报考我校的学生高考后尽早在国内参加英语考试(雅思、托福或PTE学术英语),提前满足马来西亚教育部的英语要求,以便于2020级学生赴马来西亚后在学期开始就能及时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2.拒签学生处理办法

(1)因个人原因或非身体原因拒签者,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继续学习。若不同意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按退学处理;对于提供虚假信息造成的拒签者,一律按退学处理。

(2)因政策原因拒签者,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继续学习。若不同意转入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按退学处理。

3.语言考试不能通过学生的处理办法

学生需要在进入马来西亚MSU学习的一年时间内取得有效期内的英语能力证书(雅思、托福、MUET等,见上表)。MSU为学生提供英语强化课程帮助学生尽快通过语言考试。若没有在规定时间通过语言考试则有可能影响学生签证续签,造成毕业延迟。

若因语言问题无法获得签证,则转入校本部同批次允许就读专业或选择退学。

附件1

住宿标准及收费

项目/类别

标准一(双人小标间)

标准二(双人大标间)

标准单人间

收费

马币650令吉/月·生

马币700令吉/月·生

马币1250-1400令吉/月·生

基本条件

3室1厅标准户型,带厨房和卫生间等

独立房间,大小不同费用不同,房源有限需提前申请

设施配备

情况

床1张(高低床)或2张(上床下桌)(每个房间)

衣柜2个(每个房间)

桌椅2套(每个房间)

空调1台(每个房间)

空调1台(客厅)

微波炉1台(每套公寓)

冰箱1台(每套公寓)

热水器1台(每个卫生间)

餐桌1套(每套公寓)

成套橱柜+操作台

床1张(高低床)或2张(上床下桌)(每个房间)

衣柜2个(每个房间)

桌椅2套(每个房间)

空调1台(每个房间)

空调1台(客厅)

微波炉1台(每套公寓)

冰箱1台(每套公寓)

热水器1台(每个卫生间)

餐桌1套(每套公寓)

成套橱柜+操作台

床1张

衣柜1个

桌椅1套

空调1台

微波炉1台

冰箱1台

热水器1台

餐桌椅1套

成套橱柜+操作台

备注

1.入住时需缴纳押金2500令吉/生,退房时押金退还(详情参照宿舍管理规定内容)。

2.首次入住时需缴纳新生入宿手续费500令吉/生(此项收费为一次性收费),费用包含提前提供服务费,统一提供的床垫、枕头、床单、被罩或毛毯、枕套等配套物品费等。

3.住宿费中包含水电费,但有一定水电用量限额,能够满足学生的正常使用需要;非正常使用情况超额部分产生费用由学生自行承担。

4.免费WIFI,周围配套洗衣房、餐吧、健身房等。

5.学校将为项目学生保证充足的基础标准住宿房间数量,学生需提前申请住宿房间。

附件2

学费、申请费等收费项目标准

项目/类别

马来西亚海外办学项目(中医学本科,学制五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总计

货币单位:令吉(马币1令吉折合人民币约1.65元)

学费

29000

29000

29000

29000

29000

145000

申请费(包括注册费、签证申请费、马来体检复查费、留学生强制保险费等)、设施使用费等

4800

1500

1500

0

0

7800

续签费

0

1150

1150

0

0

2300

考试费

自理

自理

自理

自理

自理

自理

保证金

1800

0

0

0

0

1800

总计

35600

31650

31650

29000

29000

156900

注释:

1.以上收费标准仅适用于参加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并由河南中医药大学正式录取的学生。

2.以上收费不包含以下费用:

(1)英语培训费3000令吉/生·期(每期3个月,不含语言考试费);

(2)雅思考试费845令吉/生(据实收取);

(3)马来西亚大学英文测试费(MUET)101令吉/生·次(据实收取);

(4)第一年马来西亚驻中国大使馆贴签费(约600令吉/生);

(5)能力培养费2600令吉/生。

3.国内体检费、签证贴签费、赴马交通费、杂费等,由学生据实另行支付。

4.按规定保证金学业结束予以退还。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优势,立足中医特色,秉承中医传统理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转化为可操控的技术与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临床”三位一体的特色发展模式,有效地服务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健康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为目的,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硕士14人;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以上裁判8人;全国青年优秀体育教师称号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教育厅通报表扬及通令嘉奖5人;同时,多人荣获校“三育人”先进工作者、青年教师课堂大奖赛等。

学院目前拥有省一级覆盖二级重点学科运动医学(2013年)和校级培育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2002年);下设球类教研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运动健康教研室、基础教研室及训练竞赛、体测、场馆中心;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啦啦操健身操(舞)协会主席单位;主要承担运动康复专业教学、公共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与校内外体育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运动场馆的管理与使用、体育科学研究等工作。

体育学院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与业务培训,举办优质课评比,研究分析前沿科学动态,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座;同时完善制度建设,全方位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近年来,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支、校级教学团队1支;出版国家级、省级论文130余篇,教材、著作50余部;获厅局级以上教学竞赛奖14项,厅局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厅局级以上科研奖10项。

体育学院代表学校共获省级以上比赛金牌103枚、银牌65枚、铜牌59枚,团体奖22项;其中,具有优良传统的河南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武术代表队,多次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比赛,成绩优异。

学校体育设施完备,现有体测及训练中心1个、田径场3块、篮球场18块、排球场16块、网球场2块、乒乓球场20块、羽毛球场13块及其他配套训练设施,综合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同时,拥有康复评定实训室120平方米、运动疗法实训室260平方米、物理治疗实训室120平方米,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千元以上)90(台/件),可满足正常教学、实践需要。

咨询电话:18039572515 / 13783590475

专业介绍

运动康复

第二批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计划招生90人,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办。

核心课程:运动生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概论、病理学、康复评定学、医学气功理论与方法、康复心理学、针灸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运动损伤学、伤科推拿、体育专项技术课等。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医学理论基础、运动康复知识、运动专项技能,能够从事常见疾病、慢性病运动康复治疗、评定、预防等工作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应于医药卫生系统、健康与康复科研所、运动训练基地、体育科研机构、体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健身指导、医疗监督、科学研究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答考生问

1.你校属于什么样的办学类型?

答: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并有留学生、华侨、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公办高等学校,学校国标代码:10471。

2.你校2020年招生计划是多少?招生范围包括哪些省市?

答:2020年我校计划招生覆盖河南、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广东、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安徽、重庆、海南、广西、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招生录取。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33个,招生计划4540人;专科招生专业1个(面向中医传承人单独招生),招生计划40人;专升本招生专业1个,招生计划160人。具体详见附表。

3.你校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答: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所有专业调剂考生的优先级均低于其他进档考生。在投档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者。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语文、数学、外语。学校不委托也不允许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介入学校招生工作。被录取的考生信息将在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网公布。

4.你校参加第几批次录取?提档比例是多少?

答:2020年,我校录取工作分批进行。在河南省参加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等批次的录取工作。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和有关规定确定提档比例。

5.你校对考生体检有哪些要求?

答:学校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规定。录取期间,根据高考体检表无法确定身体状况的考生,学校组织进行复检,复检结果不适合所报考专业学习的考生,学校予以退档。新生入校后,学校将进行体检复查,对在高考体检过程存在弄虚作假行为者,将做出相应处理,直至取消其入学资格。

6.对学生有哪些奖励、资助和保障措施?

答:我校是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院校之一,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可获得8000元国家奖学金,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可获得5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另我校设立了新生入学奖学金,高考成绩在本专业特别优秀者给予每人5000元的奖励;设立了在校学生综合奖学金,根据每学年综合测评成绩,给予优秀学生1000元的奖励。

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每年有20%左右的学生可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8000元以内的国家助学贷款;20%左右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可获得2000-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学校还通过绿色通道、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措施对特别困难学生提供帮助。此外,学校还积极采取措施,争取社会各界的捐助与支持,设立相应的奖励或资助基金。学校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长甲基金将对2020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共60名新生的2020-2021学年学费进行全额资助;同时对150名符合条件的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学生,资助其2020-2021学年全部学费和住宿费(最高不超过8000元)。

咨询电话:0371-69318892。

7.新生入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报到后如何取得学籍?

答:凡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录取的新生,持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准考证等有关证件按规定时间到学校报到,因故不能到校者应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报到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凡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学籍。因病不宜在校学习的凭县级以上医院有关证明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不具有学籍,一年后体检复查合格,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8.你校本部学生的住宿条件如何?

答:目前学校共有宿舍楼14幢:东明路校区有学生宿舍楼4幢;龙子湖校区有学生宿舍楼10幢,其中6号楼专设有留学生公寓。龙子湖校区学生宿舍楼为河南省教育厅评定的“标准化学生公寓”,分别设有4人间和6人间;我校学生宿舍整洁明亮,并有浓厚的中医传统文化氛围;配备有暖气、监控等基本设施设备,并安装有空调、纯净水、洗衣机、自动售货机等有偿服务设施设备,有宿管、保洁人员24小时服务。

9.你校就餐条件如何?

答:目前学校共有学生食堂三座:东明路校区一座,龙子湖校区两座。其中龙子湖校区杏苑餐厅被河南省教育厅评定为“标准化学生食堂”和“十佳食堂”,共有三层,总面积12000平方米,食堂一楼为基本大伙;二楼有福建、山西、湖南、四川等各地风味小吃;三楼有南北风味小吃。龙子湖校区橘井餐厅共有两层,总面积4000平方米,开设有清真食堂,并有各种特色小吃。我校食堂各项设施设备齐全,餐厅整洁明亮,装饰格调高雅,中医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全部配备有校园卡电子购餐设备,可以满足就餐者不同口味的需求。

10.你校学生入学后能否再转专业或修读双学位?

答:允许学生转专业,具体办法按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符合条件、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申请修读双学位专业,成绩合格者颁发双学位专业学位证书。

11.你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答:我校坚持特色办学,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育中医药传承型人才、中医药应用型人才和医药相关人才,毕业生专业技术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社会的好评。毕业生就业不受岗位和地域限制,大部分在省内外各级医疗卫生、医药生产经营单位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工作,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医药行业的骨干、经营管理的专家和地方医疗建设的主力军,部分毕业生在国外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在河南省教育厅开展的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连续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品牌高校”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最具国内就业竞争力的高校”等荣誉称号。

12.你校有哪些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计划招生多少?

答:我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医学技术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中医、中药学、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35人(含推免生6人)、博士研究生47人。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长学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今年将分别招收30人。

13.你校招收免费医学定向生吗?报考有什么具体要求?

答:我校今年有30名中医学专业的免费医学定向计划,面向河南省内招生,文科5人、理科25人。免费医学定向生是国家从2010年起,实施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为乡镇卫生院培养“下得去、用得上、有作为”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全科型临床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免费医学定向生只招收农村学生,一本线上择优录取,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符合2020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河南省规定的其他条件。

考生被录取后,须与培养学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的县级卫生健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签署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在学期间户籍仍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毕业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定向就业所在地。免费医学定向生毕业后须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包含毕业后参加全科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拒签协议的取消录取资格。报到入学后,免收学费、住宿费,给予生活补助。各项政策如有变化,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要求执行。

14.你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考生有专项计划吗?如何录取?

答:作为省属重点高校,我校今年安排有专门面向贫困地区和农村考生的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单设批次,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

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批次安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之前,我校计划招生90人,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本人具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2)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3)已参加2020年统一高考报名且通过报名资格审核。

地方专项计划录取批次安排在本科一批结束后、本科二批开始之前,我校计划招生60人,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1)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我省的农村;

(2)已参加2020年统一高考报名且通过报名资格审核。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具体投档和录取等工作按省招办安排进行,我校依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专项计划是对贫困地区和农村考生的特殊政策,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积极报考我校。

15.学费收费标准是什么?

答:2020年收费标准为:

普通本科:医药类专业5500-6000元/生·学年,医药相关类专业4400-5000元/生·学年;第二批本科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办专业:护理学(民族传统体育与保健英语方向)、运动康复、文化产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00元/生·学年;护理学(中外合作办学):18000元/生·学年。

高职高专:针灸推拿(单独考试招生):4800元/生·学年。

海外办学项目本科收费:马币29000令吉/生·学年。

各项收费标准如有变化,以上级部门最新批复为准。

16.联系方式及地址:

学校招生网址:https://ptzs.hactcm.edu.cn/

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在线微信公众号:hnzyzszx

招生专用邮箱:zszy@hactcm.edu.cn

招生录取咨询电话:0371-86667366(学校招生就业处)

招生录取监督电话:0371-65575590(学校纪委)

招生就业处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56号河南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邮编:450046。

评论
说点什么吧
发布

手机扫一扫下载APP

400-181-5008

优志愿将竭力为您提供帮助

(免长话费 )

教APP备3100148号